课件25张PPT。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简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3.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基础知识导学重点难点探究随堂达标检测栏目索引基础知识导学答案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的人口现状
结合右面的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种群数量增长的方式有哪几种?图中,我国人口增长的方式类似哪种类型?
答案 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是“S”型和“J”型。图中,我国人口增长的方式类似“J”型。 (2)我国人口增长曲线中,近几百年来人口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答案 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出生率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答案(3)目前,我国人口有何特点?
答案 已进入低生育国家的行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4)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我国相继制定了哪些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
答案 我国相继制定了以下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
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
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答案2.我国的人口前景
(1)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①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亿以内。
②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亿以内。
③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 亿左右)。
(2)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达到峰值,该峰值是否为我国人口容纳量?
答案 该峰值不是我国人口容纳量,而是按现在人口增长情况将达到的数量。 答案13.614.515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类的需求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 包括人类对粮食需求、水资源需求、精神需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一定的生存空间需求等。
2. 其中哪些需求是有限的,不能过度利用?
答案 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其大量减少。答案3.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随着社会人口增加、工业发展,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归根结底,大部分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等的压力,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答案4. 为维护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其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案 (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2)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4)推进生态农业等。答案返回重点难点探究一、例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观察下面的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模型的图解并回答相关问题。答案1.大部分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什么引起的?为什么?
答案 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增长增加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的压力,增加了对许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2.为维护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下做法合理的有哪些?
(1)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2)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3)为促进经济发展,大量提倡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6)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
答案 (1)(2)(4)(5)。答案1. 2010年比1953年人口总量变化明显,计算此段时间的增长率。
分析 人口增长率为:(13.40-5.94)÷5.94=125.6%。
答案 125.6% 二、辨析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区别
下面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解析答案2. 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中0~14岁所占比例如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比例在下降;主要是计划生育的原因。答案3.我国目前已全面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原因是什么?放开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有何变化?
答案 原因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缺少劳动力;放开单独二孩后,人口数量可能会增加。答案答案4.根据以上分析,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相同吗?为什么?答案 不完全相同。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口增长还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返回1.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 )
A.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
B.淡水资源日益丰富
C.人均粮食资源日益丰富
D.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 随堂达标检测1234A解析答案5解析 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A正确;
人口增长会导致淡水资源短缺,B错误;
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均粮食资源减少,C错误;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上升,D错误。2.某国家妇女的生育年龄大都在20~35岁,如果使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那么该国家的人口将( )
A.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基本稳定
B.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下降
C.出生率不变,人口数量下降
D.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量基本稳定解析答案12345解析 生育年龄大都在20~35岁,如果使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长速度比36岁以上年龄段慢,且每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长期保持现在水平,这样会造成育龄妇女减少,使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人口数量下降。B3.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乱砍滥伐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合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濒危或面临灭绝。
答案 D12345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
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B.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西北部地大物博,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口
C.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因此我国人口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且
增长规模很大
D.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
来势很猛 12345解析答案解析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A正确;
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西北部地大物博,但人口较少,东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口,B错误;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因此我国人口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且增长规模很大,C正确;
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很猛,D正确。
答案 B12345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高峰,然后才有可能下降返回12345解析答案解析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A正确;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降低人口出生率,B正确;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C错误;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然后才有可能下降,D正确。
答案 C返回12345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