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5张PPT。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章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__用地、休憩及________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相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工业 住宅 绿化 集聚 (2)特点。
①功能区之间________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_______________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无明确 土地利用方式 (3)主要城市功能区:最为广泛 市中心 点状或条状 河流、铁路、公路 分布和组合 交通便捷程度 (2)社会因素:________、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________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发展变化: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收入 土地利用 1.判断正误并思考原因。
(1)城市内部各功能区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 )
(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 ( )
(3)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中心,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 ( )(4)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的核心地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 ( )
(5)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是市区工厂外迁的重要原因。 ( )
2.问题思考。
(1)城市的中心一定是商业区吗?
(2)距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就一定越低,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 1.(1)× 城市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2)×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3)× 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面积大,环境好;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面积狭小,质量低。
(4)√ 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的核心地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5)√ 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纷纷外迁。
2.(1)不一定。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除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就与历史因素和行政因素有关。
(2)不对。因为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虽然有些地方距市中心较远,但由于交通通达度较好(尤其是干道与环路的交会处),会形成地租的次高峰。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 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而城市地域结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是什么?【答案】 归纳提升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1.三大功能区的形成2.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3.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便利的交通: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2)减少工厂对城区环境的污染: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同时要注意与盛行风和水源的关系,如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若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风向的郊外。对水源有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3)设置卫生防护带: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以对居住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对点演练
1.(2014·惠州高一质检)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左图)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右图),回答(1)~(2)题。(1)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2)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A.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
B.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C.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声污染
D.远离农田 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答案】 (1)C (2)B【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选择及原因。第(1)题,城市的住宅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因此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而住宅区多临近城市的中心地带——商务区的周围。据图示,图中①的占地比例是最大的,故①为住宅用地。第(2)题,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废弃物进入环境,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据图示,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多吹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因此有严重大气污染的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和钢铁厂等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探究活动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在商业、住宅和工业三种经济活动中,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最大的是哪个?为什么?
(2)图中A、B、C对应的城市功能区的名称是什么?分别说明其成因。
【答案】 (1)商业,因为商业受市场和交通的影响最大,离市中心远,距离市场就远,交通成本增高,获取的利润降低。(2)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A处位于市中心附近,地租最高,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在此布局可接近最大消费群且交通便利。B处地租水平较高,住宅区付租能力较强,在此布局既便于居民购物,也便于工人上下班。C处地租最低,工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弱,工业区布局在此可降低成本,又可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归纳提升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2.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2)城市地租的变化规律:
大致从市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主要受距市中心远近的影响),在市中心形成地租最高峰,在交通干线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峰(主要受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对点演练
2.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I、Ⅱ、Ⅲ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何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 (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2)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①②③
【答案】 (1)B (2)A【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I、Ⅱ、Ⅲ三条曲线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递减速度最快的是I曲线,其次是Ⅱ曲线,最慢的是Ⅲ曲线,所以它们分别代表的功能区付租能力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第(2)题,商业区付租能力高的地方,一般是因为该地交通通达度高,能吸引较多的消费人群;图中①、③、⑤地区商业付租能力较高,可以形成商业区。【例1】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2)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 读懂图例、分析地图是本题做题关键,从图中可以获取几个方面信息:①中心城区位于城市岛国南部;②主要几条交通干线从中心城区向北部延伸;③公共住房沿城市快速交通线、站点分布;④其他功能区,如工业区、自然保护区、绿地分布状况。第(1)题,分析如下: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获取公共住房沿交通线分布,因而布局应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因素,且公共住房区解决80%以上公民居住问题,应该方便上下班和出行,以交通干线联系着工业区、住宅区、中心城区等,交通干线建设避开了绿地、自然保护区,可见公共住房建设并没有考虑休闲娱乐、产业结构、环境质量和历史文化。因而公共住房区布局应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分布。
【答案】 (1)D (2)A【例2】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第(1)题,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第(2)题,城市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此处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为低级住宅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应为中高级住宅区。E为别墅,为高级住宅区。第(3)题,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第(4)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内部空间结构。【答案】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一、单项选择题
(2014·肇庆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
A.交通干线经过 B.人口稠密
C.距离市中心近 D.地形平缓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地租高低,可确定A、B、C分别代表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第2题,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说明M处地租高于两侧地租,可以推出该地区交通方便,即该地区有交通干线经过。读下面“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3~5题。
3.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5.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A.a B.b
C.c D.d
【答案】 3.B 4.A 5.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功能区属于扇形模式。第4题,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第5题,在该城市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中心商务区。6.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
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
B.城市的边缘地带
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答案】 C
【解析】 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通达度最高的地区。(2014·苏州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7.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极差 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 D.设施不全
8.③区域可能属于(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答案】 7.B 8.B
【解析】 第7题,①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最高,为商业区,故常住人口少。第8题,③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大,为住宅区。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9~10题。9.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B.aC.a=b>c D.a>b=c
1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城市中越靠近市中心,地租水平越高。第10题,在交通干线附近,交通通达度提高,地租水平随之提高,使图中等值线在公路附近向外凸。二、综合题
11.下图为“某地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市用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
(2)在①、②、③三处中,最有可能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工业区主要沿________及________布局。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围扩展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住宅区 商业区
(2)③ 面向大海,背靠青山,风景优美;远离工业区,环境较好
(3)海 铁路 降低工业用地成本,保护城市环境【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可以看出住宅区面积最大,商业区位于海湾处,有铁路、公路相连,交通便利,地租水平最高。第(2)题,高级住宅区要求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图中①、②都靠近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③地面海靠山,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且有公路经过。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且大都临海布局。工业区向城市外围移动主要考虑地价、污染两方面。12.(2014·山东省青岛市高一质检)下图为“某城市地形与交通线路图”,利用城市功能分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交通网来判断: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从城市工业区移动的趋势看,B地与C地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更适于新建稍具规模的工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和D地的住宅区,________地为高级住宅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是低级住宅区,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B 该地交通网密集,位于市中心
(2)C B地土地利用紧张、租金高、环境问题较严重;C地在城市的外缘,土地资源充足,靠近铁路,交通便捷
(3)D 在城市的外缘,地势较高,空气较好,交通方便
A 低级住宅区地势较低,往往在中心商务区与工业区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及交通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首先,正确判读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图中为一等高线示意图,中部低、周边高;A、B处交通通达度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C、D离市区稍远。其次,对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三个基本功能区的分布区位要理解,特别是住宅区的背向发展的原因及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