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课时
一、选择题(12小题)
1.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理信息仅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B.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C.化学信息仅在同一种群内部传递
D.行为信息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
2.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
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
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
4.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果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5.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6.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意的表达错误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
B.②代表生态系统的种类
C.③代表食物链和食物网
D.④代表信息传递
7.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
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雌蚕蛾释放性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9.黑核桃树能向外界释放抑制邻近木本植物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发育的克生物质——阿魏酸,它能使邻近木本植物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并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周内减少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阿魏酸为物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可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该地黑核桃树的丰富度
C.微生物的减少,会使该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减少
D.土壤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细胞计数板抽样检测
10.某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会出现“化学防御”,即苔草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降低旅鼠的繁殖力,以此来抵抗旅鼠的采食压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苔草“化学防御”时产生的可能是促性腺激素类似物
B.苔草与旅鼠的这种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化学防御通过影响旅鼠的出生率来降低旅鼠的种群密度
D.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11.萤火虫在夜晚是依据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器官所发出的闪光来寻找配偶的。有一种萤火虫雄萤到处飞来飞去,但严格地每隔8s发光一次,雌萤则停歇在草叶上以发光相应答,每次发光间隔时间与雄萤相同,但总是在雄萤发光后才发光。据研究,每一种萤火虫的发光频率都不相同,这极好地避免了种间信号混淆和种间杂交。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萤火虫的发光属于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
C.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D.萤火虫发光是由ATP水解导致的
12.下列属于利用信息传递的作用对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是
(
)
A.喷洒农药
B.利用天敌防治
C.人为驱赶
D.在田间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雄虫
二、综合题(3小题)
13.加拿大一枝黄花(简称黄花)原产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现为华东沿海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植物之一。有人调查了当地轻度入侵区不同优势种的植物群落中黄花密度和黄花株高情况,并与重度入侵区植物群落做对比,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黄花与当地植物构成
关系。在重度入侵区,黄花初期的种群数量变化呈
曲线,将可能造成当地
锐减。
(2)调查黄花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法。上述结果显示,在当地轻度入侵区不同优势种的植物群落中,黄花密度越高,黄花株高越
,优势种为
的植物群落的黄花密度最小。
(3)黄花根部分泌的一种物质可抑制多种草本植物发芽。这属于生态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
14.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草园”的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不会大量堆积,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
(3)“百草园”中某昆虫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____信息,说明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请再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一个例子:
。
(4)下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下图为某稻田生态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的能量流动图,该系统采用了在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数量,鸭粪作为水稻肥料的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除水稻、杂草、害虫、鸭和分解者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成分外,稻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
,鸭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至少占
个营养级。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这部分能量最多有
%传递给害虫。
(3)写出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数量的目的是调整
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循环。
(5)农民经常利用黑光灯诱捕稻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害虫,这是
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了
。
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课时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2小题)
1.
【答案】D
【解析】信息传递不仅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错误;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B错误;化学信息也可在不同种群之间传递,C错误;行为信息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
【答案】B
【解析】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属于行为信息;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都属于物理信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3.
【答案】D
【解析】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都属于行为信息;看家狗外出时撒的尿属于化学信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4.
【答案】B
【解析】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体现了行为信息的作用;某植物根系分泌一种化合物可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5.
【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小囊虫在发现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6.
【答案】B
【解析】由概念图分析可知,①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生态系统的结构,A正确;②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③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④代表信息传递,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
【答案】B
【解析】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体现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未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蝙蝠通过回声定位对被捕食者进行捕食,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8.
【答案】A
【解析】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非性激素,A错误;鸟类的鸣叫声中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C正确;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9.
【答案】D
【解析】黑核桃树向外界释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魏酸是化学信息,它能使木本植物气孔部分关闭,并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减少,所以可以调节种间关系,A错误;要调查核桃树的种群密度应用五点取样法,但丰富度是不同物种的多少,而黑核桃树是一个种群,B错误;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而阿魏酸能使微生物减少,所以会使分解作用减弱,使土壤的有机质增多,C错误;土壤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抽样检测,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0.
【答案】A
【解析】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能提高旅鼠的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力。由题干可知苔草“化学防御”时产生的化学物质,降低旅鼠的繁殖力,可见此物质不是促性腺激素类似物,A错误;旅鼠与苔草的这种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降低旅鼠的繁殖力,主要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种群密度的,C正确;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种,可以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11.
【答案】A
【解析】萤火虫的发光属于物理信息,A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雌雄萤火虫均可发光传递信息,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B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C正确;萤火虫发光是由ATP水解导致的,D正确。
12.
【答案】D
【解析】农药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A错误;利用天敌防治属于生物防治,但不属于利用信息传递的作用对生物进行生物防治,B错误;人为驱赶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应用,C错误;在田间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雄虫属于利用化学信息对害虫进行防治,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二、综合题(3小题)
13.
【答案】
(1)竞争
“J”型
生物多样性
(2)样方
低
荻
(3)化学
【解析】
(1)黄花与当地植物竞争营养、阳光、水分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属于竞争关系;据图看出黄花与当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入侵“初期”,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天敌,相当于理想条件,种群增长为“J”型曲线;当地物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生物多样性锐减。
(2)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是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据图可知,在优势种为白茅、芦苇、荻的群落中,黄花种群密度越高,株高就越低;优势种为荻的群落中黄花种群密度最小。
(3)黄花根部分泌的一种物质可抑制多种草本植物发芽,这属于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的传递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14.
【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2)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合理即可)
(3)化学
种群繁衍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等
(4)分解者利用量
(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解者可将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分解。
(3)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该题干中此化学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物理信息。
(4)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减去粪便量为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量A。粪便被分解者B分解利用,D代表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利用,C可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15.
【答案】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两
(2)生产者(或水稻、杂草)
20
(3)水稻、杂草→鸭
能量流动
(4)分解者(或营腐生的细菌、真菌等)
物质
(5)物理
环境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的鸭以害虫为食时作为第三营养级,直接捕食杂草或水稻时,作为第二营养级。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即最多有20%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害虫)。
(3)食物链越短,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多;控制杂草和害虫的数量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获得的能量越多,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水稻能利用这些无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这是物理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了环境。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