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测评:第2单元综合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测评:第2单元综合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02 20:0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第二单元)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      
云销雨霁
B.北冥有鱼
汤之问棘也是已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沐浴清化
D.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
【解析】 A项,“销”通“消”。B项,“冥”通“溟”。D项,“闵”通“悯”,“零丁”通“伶仃”。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奴役
B.都督阎公之雅望
雅:崇高
C.而莫之夭阏者
夭阏:阻塞
D.臣具表以闻
具:准备
【解析】 D项,具:详尽。
【答案】 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B项,均为连词,表并列。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况且;还要。D项,介词“比”;介词,“到”。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将有事于西畴
B.阮籍猖狂
C.蟪蛄不知春秋
D.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解析】 A项: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有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B项,古义指狂放、不拘礼法;今义指狂妄而放肆。C项,古义指四季;今义指春天和秋天,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策扶老以流憩 ②或棹孤舟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而后乃今将图南 ⑤则刘病日笃 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②④⑤/①③⑥
D.①②④/③⑤⑥
【解析】 ①策:名词作动词,拄着;②棹: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作动词,用桨划;③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④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⑤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⑥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答案】 D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孟学士之词宗
C.莫之夭阏者
D.彼且奚适也
【解析】 B项为定语后置句。A、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21分)
《唐柳先生①文集》后序
穆 修
唐之文章,初未去周、隋五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气;中间称得李、杜,其才始用为胜,而号专雄歌诗,道未极其浑备。至韩、柳氏起,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如韩《元和圣德》《平淮西》,柳《雅章》之类,皆辞严义伟,制述如“经”,能崒②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非二先生之文则谁与?
予少嗜观二家之文,常病《柳》不全见于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人间者,残落才百余篇。韩则虽目其全,至所缺坠,亡字失句,独于集家为甚。志欲补得其正而传之,多从好事者访善本,前后累数十;得所长,辄加注窜。遇行四方远道,或他书不暇持,独赍《韩》以自随。幸会人所宝有,就假取正。凡用力于斯,已蹈二纪③外,文始几定。而惟柳之道,疑其未克光明于时,何故伏其文而不大耀也。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不图晚节,遂见其书,联为八九大编。夔州④前序其首,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真配《韩》之巨文与!
书字甚朴,不类今迹,盖往昔之藏书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⑤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因按其旧,录为别本,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详而后止。
呜呼!天厚予者多矣。始而餍我以《韩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世之学者,如不志于古则已;苟志于古,求践立言之域,舍二先生而不由,虽曰能之,非余所敢知也。
(选自《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注】 ①唐柳先生:指唐代柳宗元。②崒:(z
( http: / / www.21cnjy.com )ú),险峻。③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④夔州:指刘禹锡。刘曾为夔州刺史,故称。⑤劘:(mó),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常病《柳》不全见于世  
病:遗憾
B.独赍《韩》以自随
赍:购买
C.疑其未克光明于时
克:能够
D.求践立言之域
践:踏入
【解析】 B项,赍:携带。
【答案】 B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B.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C.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D.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误/脱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解析】 首句,“从……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在“之”后断开,排除A、C项;根据句意,第三句如果是“脱有一二”,那么没有宾语,所以应为“脱有一二废字”,排除D项。
【答案】 B
9.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初唐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留有周、隋等前代浮靡的文学风气;李白、杜甫出现,虽才惊世人,但后来专一于诗歌;直到韩愈、柳宗元,才使唐代文章比肩于汉代文章。
B.作者喜欢韩愈的作品,发现现有的韩愈文集虽然作品齐全,可是字句缺失的现象特别严重,于是有志补齐,经过二十多年辛苦,终于完成。
C.作者认为世上学业有成的读书人,只有认真学习韩、柳的文章,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才能做到“立言”。
D.本文阐明了柳文在当时的重大成就,记叙了求得柳集的经过、翻刻校勘的严格,阐述了刊行它的重要意义,可见作者一生提倡古文的苦心。
【解析】 学者,是指求学的人,而不是“学业有成的读书人”。“才能成为能够知晓古代历史的人”不符合原意。
【答案】 C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求索之莫获,则既已矣于怀。(5分)
译文:                                    
                                    
(2)既而饫我以《柳》,谓天不吾厚,岂不诬也哉!(7分)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有“求索”“已”,第(2)句中的关键词有“饫”“厚”“诬”。
【答案】 (1)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
(2)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
参考译文:
唐代的文章,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隋等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的文风;中间值得称道的李白、杜甫,他们的才华开始因文章见长,但专以擅长歌诗著称,表现于文章的道尚未全部完备。到韩愈、柳宗元兴起,这以后才大写可与古人媲美的文章,他们的语言(形式)和仁义(内容)相一致,如同花与果的关系,毫不驳杂。如韩愈的《元和圣德》《平淮西》、柳宗元的《雅章》之类的文章,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表达如经典一样,能够使唐王朝的功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除了韩、柳二先生的文章推许谁呢?
我少时就爱看韩、柳二家的文章,常为柳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而感到遗憾,那出现于世间的,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但字句脱落,在各家文集中数它最突出。我有志于还它本来面目,然后把它传播开去,于是多次从热心人处寻访善本,前后积累了几十本;找到好的,就加以注释和修改。遇到出远门,或者别的书没有工夫带,就只随身带着《韩》文。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珍藏的韩集,就向他借来校正自己的韩集。在这方面花费力气,已超过二十四年,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而只有柳宗元的文章,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光芒显耀,不然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显耀于世。寻求柳集而无所收获,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没想到晚年,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啊!
书上的文字很朴拙,不像现在的,大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曾为人所珍藏的书。从考证角度看,有的整卷没有遇到错误和脱漏,倘若有一两个废字,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了,对阅读也没有什么妨碍,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于是核对旧本,记为别本,和陇西李之才参研校读了几个月,详实后才停下来。
哎呀,老天爷太厚待我了!一开始拿韩文满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接着用柳文满足我,说老天爷不厚待我,难道不是诬蔑吗?世上求学的人,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如果有志于学古文,希望进入文坛,倘若不经由学习韩、柳的途径,即使说能够达到目的,但也不是我所敢苟同的。
(二)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故选A。
【答案】 A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答案】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 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以偏概全。
【答案】 C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类活用、宾语前置、一词多义。(1)“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皇帝,称帝;“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2)“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吾索”即“不索吾”;“俱”,一起,一同;“庶或”,差不多,或许;“济”,成功。
【答案】 (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的法律制度,钦宗问他为什么,孙傅说:“祖宗的法律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的法律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的法律对奸恶的人有好处。”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金兵分四路呼喊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得到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呢?”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针对湖南罗霄山脉及新化、新邵、桂东等地“千年鸟道”上大量迁徙的鸟类遭受猎杀的现状,国家林业局22日向湖南省林业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迅速调查候鸟迁徙线路涉及地区猎杀候鸟情况,坚决查处猎杀候鸟违法行为。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派出由保护司、政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森林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赶赴湖南,督促当地做好查处工作。同时,向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开展排查活动,强化行政执法和监督,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候鸟迁徙的安全。
                                    
                                   
【解析】 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组织答案时,要结合新闻导语部分答题,导语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本题对象是国家林业局,事件是猎杀候鸟等违法行为,结果是紧急制止。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 (示例)国家林业局紧急制止(或“急令查处”)湖南等地猎杀候鸟的违法行为。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文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学习任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
                                    
                                    
                                    
                                   
【解析】 答题时首先要读懂所给的句子并能够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句子成分,然后通过抽取句子主干,使修饰成分独立等办法分成几个不同的句子,同时注意句子顺序的排列。使修饰成分单独成句时要抓住“借助”“通过”“获得”“掌握”“开发”等关键词,以“学生”为陈述的主语。
【答案】 (示例)①语文课任务驱动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习。②学生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必要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③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的提高。④学生能高效率地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⑤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
17.根据图表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我国SO2的排放源及贡献率
排放源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8.6
炼钢
168.5
6.9
炼油
68
2.8
机动车
41.6
1.7
合计
2457.1
100.0
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陆续出现了大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PM2.5一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经初步分析,近期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大。从图表中我们发现,__①__。煤炭燃烧排放的SO2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成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__②__。
①                                    
②                                    
【解析】 从图表中能轻易发现在我国SO2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排放源中排放量及贡献率最高的是煤炭燃烧。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要控制主要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SO2的排放量”。本题读图没有难度,关键是做到语言连贯通顺,逻辑严密。
【答案】 ①煤炭燃烧是主要大气污染物SO2排放的主要来源
②减少雾霾,就要控制主要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SO2的排放量
四、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旅行家在印度旅行,恰好赶上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去圣山朝圣的日子。只见有数千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顶攀登,蔚为壮观。旅行家平时很注意锻炼,自认为身体非常好,于是决定加入其中,体验一下。
没想到,20分钟后,旅行家就气喘吁吁,迈不动步子了。而那些抱着孩子的女人,拄着拐杖的老人,却一个个轻松地从他面前经过。
“我不明白,”旅行家对他的印度同伴说,“怎么他们能做到,我却做不到?”
印度同伴回答道:“因为你有一个习惯—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任何事情都当作比赛。你把山当成敌人,一心想打败它,山自然会回击你,而它远比你强大。但我们不把山当成敌人去征服,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亲近山,与山合而为一,所以,山带着我们,一步步把我们举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要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对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进行深入、仔细、全面的分析,透过材料中的词语,分析挖掘它所包含的深层意蕴。这则材料虽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话题,但这并不等于什么都可以写。
因为材料中实际上仍然包含着一个隐蔽性的关系型话题——心态与行为。所以,只有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谈自己的认识,阐明各自的内涵和两者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事例加以佐证,才应该说是正确理解了材料。故事作者旨在通过对两种登山观的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就是我们不必凡事都要争强好胜,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能“把任何事情都当作比赛”,那样自己会很累,会得不偿失。你看看,抱着孩子的女人,拄着拐杖的老人,他们能平静而轻松地奔向山顶,而这位旅行家,在走了20分钟后就气喘吁吁,是因为他们对登山这件事所持的心态大有不同啊。前者,是怀着一种神圣的、敬畏的心情向着目标出发;而后者,则是抱着战胜它、征服它的心态爬山。所以说做什么事都应该摆正心态。
参考立意:①心态决定成败;
②好的心态促进一个人的成功;
③征服不如亲近。
【范文】 
良好的心态铸就完美人生
把山当成敌人,一心想打败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果人是失败的。去亲近山,与山合而为一,结果是山带着人,一步步把人举高。两种心态,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由此可见,只有具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成功,才能铸就完美的人生。
具有良好的态度像在茫茫的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漠发现绿洲一样,使你鼓起走出沙漠的勇气;像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发现一把钢刀,使你变得战无不胜。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它可帮我们铸就完美人生。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法宝。
霍金,这个轰动世界的人,在宇宙科学中做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卓越的贡献,这是世人皆知的。但我要说,霍金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心态之上的。他身体高度瘫痪,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他能有今天辉煌的成就吗?良好的心态是他成功的法宝。一个身体有缺陷的霍金尚且如此,那么四肢健全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不该培养良好的心态吗?
良好的心态是勇者的利器。
珠穆朗玛峰,一座具有极限高度的山峰。登上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众多登山者的渴望。在攀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需要良好的心态,它是对心态的考验。我国登山者凭着良好的心态,终于登上了接近九千米的高峰。如果他们半路放弃而返回大本营,没有谁会怪他们,毕竟那是最高之巅。登珠穆朗玛峰,可以说是一半为体质,一半为心态,心态的好坏决定着你是否为真正的勇者。在探索珠穆朗玛峰的道路上尚需如此,那么我们的人生之路呢?
良好的心态是智者的手杖。
毛泽东,这个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伟大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真正的智者。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在战争中,几次转移凭的就是他的指挥。在和平年代,与美国的“乒乓外交”政策也是智慧的结果,但这些是他当时冷静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恐怕不会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的吗?
具有良好的心态,对成功者、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勇者、对智者……都是有巨大作用的。我们要好好培养这种态度,让我们带着它上路,它会使我们成就美好的人生,去实现人生美好的追求。
让它伴着我们在人生路上一直走下去,去实现每个人的目标、每个人的梦想,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点评】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首先文章先引述材料,在对材料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中心论点:只有具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成功,才能铸就完美的人生。
其次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三个分论点点明了“良好的心态”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层次分明,并且论证充分。最后,在语言上,文章运用了较多的反问句式,发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