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课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课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03 15:59:53

文档简介

附件四:
课堂教学设计表
地区
学校
授课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新文化运动》
课题来源
□年级:高二 □教材版本:人民版
□所属章节:专题三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设计思路
这课属于必修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的第2课,上呈”顺乎世界之潮流”,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节课根据教材的模块设计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新旧冲突(新文化的背景)——第二部分除旧布新(内容)——史家争论(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及意义)。在课标的要求下重点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尤其是内容之间的联系,难点在于新文运动的评价。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双拳出击”。
第一,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要方法,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上铺开笔墨。本环节背景新旧冲突之下认识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含义,从而为评价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做好铺垫。第二,以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为主要的形式,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上施以重笔。本环节给学生呈现陈独秀和钱穆两段不同角度对新文化运动认识的材料,引导学生解读,通过多角度思考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课标与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史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归纳、演绎、推理及运用逻辑法进行判断能力也有进步,但是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强,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概述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综合等认知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2)通过阅读不同视角评论,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历史唯物史观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内容,体会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青年人为改造社会、振兴中华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青春激情的回忆,理解青春的意义与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突出(概述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这个背景下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如何挖掘出新文化运动背后深刻而有价值的东西。(探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起立、坐下)简单的课堂礼仪,对比旧式学堂繁琐礼仪及大多数女子没有上学的权利,导入新文化运动在废除旧礼教的重要作用。(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导入,联系实际,可以形象的批判礼教,让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思想解放,对我们社会习俗也产生巨大作用)
通过PPT出示陈独秀、《新青年》、北京大学的照片引导学生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拉起及传播的主要阵地。紧接着提出问题1:结合新文化运动前的社会状况,探究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启蒙的必要性?
二、第一部分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我首先出示中华民国五色旗,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图片,表明辛亥革命的成果。然后在这要的新环境下但是还存在一些新旧冲突。
展示现象一:
民众以为清帝退位,即天下大事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实质如何…… ——《胡汉民自传》
材料说明清帝退位,民众认为天下大事已经稳定。可事实并非如此。紧接着展示:袁世凯祭天的图片以及《通令尊崇孔圣文》,为复辟帝制做准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得出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
通过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旧制度下会出现这些现象,展示材料。
材料:“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和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材料: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
——摘自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
(设计意图:承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同时又使学生在理解袁世凯称帝背后根源是封建儒家纲常礼教思想,从而得出新文化的内容。)
三、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我设计首先出示史料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材料:在《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民主”只有513次,即使把代替民主的其他词算入,其总共也不到“科学”一次频度的一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其他进步刊物中,如《新潮》《每周评论》和《少年中国》,“科学”出现3635次,而“民主”只出现657次。
——金观涛《<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
根据材料提出思考2:为什么科学的词汇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局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相关。认识到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仍出现复辟帝制与尊孔复古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旧思想、旧道德驾驭不了新制度。(设计意图:将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和民主联系起来。在思想方面民主与科学只是口号,提倡新道德是才是核心,民主科学与新道德是“表”与“里”的关系。另外也引出第二个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然后出示材料:
《新青年》中杂志中一篇题目为《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么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义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婆心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
(设计意图:让学生确实感觉到封建礼教确实是在“吃人”这种材料极具震撼力,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设问:同学们如何促使新思想传播更有力?(学生回答)过渡到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出示材料6:一曰,不言之无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不作不合文法的文字;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不用套语滥调;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口语与书面语早已经分离,相比书面气的文言文,口语化的白话文更意义大众所理解。为此课件将继续出示黄侃和胡适对话的趣事,在调动学生情绪的同时,具体直观的表明了白话文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人也为文学革命做了贡献,展示材料7:刘半农诗歌《叫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 枯树在冷风裏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的诗歌不仅采用白话文的形式,同时在中国是第一个使用女字旁“她”字 的人, “她”字使用也促进了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
(设计意图:通过对胡适、刘半农作品的解读,有利于学生理解代表人物在文学革命中的作用。另外刘半农的诗歌使用女子旁“她”是批判旧道德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新道德与新文学是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由此将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相互联系起来。)
四、史家之言(评价新文化运动)
通过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展示,认识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门利用西方的启蒙思想启迪中国人的反封建,反蒙昧主义,专制主义,打破传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史学家站在不同的立场,认识的结论也是不一样。利用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文章《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引出陈独秀的观点和钱穆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解读,形成自己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展示陈独秀的观点: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通过展示观点引导学生解读材料并设问:请回答陈独秀从哪些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并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还需要增加其他方面的影响吗?请说明理由。
展示钱穆观点: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设问:钱穆对新文化运动是与陈独秀有什么差异,他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的?
这个环节通过讨论陈独秀、钱穆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理解,认识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本题属于开放式问题,教师适当引导但不做结论。这个环节极大调动学生思维,并将目光聚焦在东西文化的取舍之上。教师最后做出总结,东西文化冲突的本质反应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近代文化的冲突。这便将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联系在一起。)
五、小结
课件23张PPT。 重点: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陈独秀1915年《青年杂志》1916第二卷更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辜鸿铭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新旧冲突思考:
结合新文化运动前的社会状况,探究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启蒙的必然性?第一部分: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912-1928)《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发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914年12月袁世凯祭天图第一部分:新旧冲突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人心而安,放任四海而皆准者。
——《通令尊崇孔圣文》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现象一:第一部分:新旧冲突 公民请愿团体组织如雨后春笋,连人力车夫请愿团、乞丐请愿团、妇女请愿团、妓女请愿团均纷然杂陈。一致向参议院代立法院请愿国体改制,由共和改为君主,并拥戴袁大总统为中华帝国皇帝。
——唐德刚《袁氏当国》现象二:愚昧的臣民思想(奴性) 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
——摘自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第一部分:新旧冲突封建纲
常礼教
自由、平等、
民主、独立冲突第二部分:除旧布新(新文化的内容)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内容一: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第三部分:除旧布新铸国魂 在《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民主”只有513次……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其他进步刊物中,如《新潮》《每周评论》和《少年中国》,“科学”出现3635次,而“民主”只出现657次。
——金观涛《<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这种局面?旧心理驽驾不了新制度第二部分:除旧布新 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你怎么这么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彩,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
——摘自《新青年》

内容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 满本都写着‘吃人’。”
—— 《新青年》第四卷第5号《狂人日记》内容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第二部分:除旧布新 “干不了,谢谢。”“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妻丧速归”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黄侃一、青年的呐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叫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 枯树在冷风裏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九二○年八月六日,伦敦 (刘半农)
白话文形式、第一个使用女字旁的她
体现女性地位的提高(新文学和新道德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
材料7:第二部分:除旧布新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第三部分:史家之言第三部分:史家之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请回答陈独秀从哪些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并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青年》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由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民国初年,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平民教育思潮。
1919年3月,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演讲团……这些讲题具有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的特点,还包含了一定的民主思想,易于被广大平民所接受。
——2008年三民书局出版的台湾高中历史教材

教育平民化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徐志摩疯狂地爱上了才貌俱佳的林家千金。后来陷于情网难以自拔的他不惜提出和发妻张幼仪解除婚姻,成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桩西式离婚。没有感情就离婚、旧式婚嫁观受到猛烈冲击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第三部分:史家之言第三部分:史家之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请回答陈独秀从哪些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并阐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启蒙还在继续
……课堂小结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内容意义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新青年》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思想解放
2、促进觉醒
3、文化转型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出版了《易先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的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传播马克思主义
C、提倡新文学 D、提倡新道德课堂练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