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章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章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1-05 16:4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A.人口爆炸、资源枯竭、土地沙化
B.地震、水灾、旱灾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
D.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解析】 人口爆炸、土地沙化、噪声污染、水体污染、旱灾、水灾等不属于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地震、火山属于地质灾害,不属于大气污染。故选D。
【答案】 D
2.某县的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因其良好的湿地环境,已成了如绿翅鸭、飞鹭、苍鹭等珍稀水鸟越冬的场所,且公园内的水生植被也十分丰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公园中绿翅鸭、飞鹭、苍鹭等珍稀水鸟构成了群落
B.人们观赏鸟类,愉悦身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就地保护
D.为进一步开发提升湿地公园的价值,可在园内修建高档小区
【解析】 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湿地公园中绿翅鸭、飞鹭、苍鹭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群落,A项错误;人们观赏鸟类,愉悦身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项错误;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所以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就地保护,C项正确;在园内修建高档小区,会破坏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将削弱湿地公园的价值,D项错误。
【答案】 C
3.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程度
B.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
C.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植树造林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排放,可以缓解雾霾程度,A正确。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消费者的生存,会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B错。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含有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以及颗粒物,植物可以吸收这些污染物,C正确。二氧化硫、氢氧化物、颗粒物等浓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雾霾天气出现,D正确。
【答案】 B
4.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树林动、植物种类复杂,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B.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C.红树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强
D.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要禁止对红树林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B正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笼统的来说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强,但是森林分为很多种,比如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等等,所以应该说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因为它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C错误;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红树,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对红树林进行开发和利用,D错误。
【答案】 B
5.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理、生长、繁殖、代谢与生存,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
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
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
【解析】 海洋中生物群落除了鱼、藻类和微生物,还有其他生物,A错误;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B正确;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只能利用太阳能或者化学能,C错误;不允许任意引入外来物种,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态稳定性,D错误。
【答案】 B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解析】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降低了生物多样性,B错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C正确;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D正确。
【答案】 B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 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答案】 B
8.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解析】 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植物类植物,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故A错误;杀死危害草原的黄鼠后,可能会造成许多生物的灭绝,生态系统被破坏,不利于生物的多样性,故B错误;将水葫芦的天敌引入我国,可能会造成新的外来物种入侵,故C错误;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后,进行野外回归实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D正确。
【答案】 D
9.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B.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性合作,故A正确;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故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叫生态功能,远大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C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故D错误。
【答案】 D
10.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这种做法遵循的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生态位原理
D.食物链原理
【解析】 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与题干信息吻合,所以选B。
【答案】 B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降低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可能降低或上升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的是本地物种减少,减少了生物的多样性,B正确;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即间接价值,C正确;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发生自然灾害,其生物多样性会上升,若发生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可能会降低,D正确。
【答案】 A
12.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但它却有一定的价值。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路边小草的价值不包括(  )
A.防止水土流失
B.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
C.可能有药用价值
D.释放有毒物质,导致害虫灭绝
【解析】 路边小草的价值可能具有食用价值如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生态价值如防止水土流失、药用价值等,所以选D。
【答案】 D
13.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
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
【解析】 花粉可以传播,因此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A正确;转基因油菜与野生油菜杂交,会将抗草甘膦基因传递给野生油菜所产生的后代,从而使野生油菜也获得抗草甘膦的性状,B错误。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并不是新物种,因为它仍可以与油菜杂交,产生后代,没有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会导致环境污染,使物种的多样性降低,D错误。
【答案】 A
1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析】 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间接价值指的是生物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所以选B。
【答案】 B
15.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解析】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故选A。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对垃圾分类,这样不仅减轻了环境污染,还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应充分利用微生物能分解作用。
【答案】 B
1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D错误。
【答案】 D
1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森林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易地保护
D.基因突变是基因多样性的根本来源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森林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就地保护,C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多样性的根本来源,D正确。
【答案】 D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异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沉香”可以做药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围湖造田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故B错误。药用价值是直接价值,故C错误。围湖造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故D错误。
【答案】 A
19.下列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符的是(  )
A.人口过度增长,围湖造田、土地耕作频繁
B.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C.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破坏、草场退化
D.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解析】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了生态持续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D正确;人口过度增长,围湖造田、土地耕作频繁,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破坏、草场退化等都违背了可持续发展,A、B、C错误。
【答案】 D
20.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解析】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故A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_______,调查朱鹮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朱鹮种群数量2
200只。在此条件下,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
(3)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的________改变,生物发生进化。
(4)下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若有4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_______kg,朱鹮同化的碳主要通过自身的_______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解析】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调查朱鹮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2)对朱鹮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应为2
200×(1+m);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2
200×(1+m)n。(3)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行为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属于自然选择,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生物发生进化。(4)通过试题分析可知: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浮游动物、小鱼、泥鳅,若有450
kg浮游植物,朱鹮获取能量最多时应该处于第三营养级,且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0%。则朱鹮获取能量为450×20%×20%=18
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答案】 (1)就地保护 标志重捕法
(2)2
200(1+m)n
(3)行为 基因频率(定向)
(4)小鱼、泥鳅、朱鹮 18 呼吸作用
22.(8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保护。
【解析】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说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2)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在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B点。乙曲线上D、E、F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所以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Nt小于a时,甲曲线中Nt+1<Nt,乙曲线中Nt+1>Nt,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当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生物种类贫乏时,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大,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采取的保护措施,这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 (1)水平 样方
(2)B F 甲
(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
23.(8分)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很多国家地区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生态学家分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与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联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中国政府作出了节能减排的承诺,倡导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南方地区的旱灾有人猜想与绿化过程中大面积种植桉树有关,桉树根系吸水能力极强,会减少地下水的储备,桉树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据调查,大面积桉树周围几乎不能生长其他植物,这是由于桉树与其他植物存在________关系,因此桉树林的________稳定性较弱。
(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________。相关部门准备引进一些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蛙的营养级是________。一般来说,桉树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只有10%~20%会流入害虫体内,这是由于除了一部分用于桉树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些能量________。
【解析】 (1)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增加过多,要想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应种植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同时还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桉树是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桉树与其它植物之间会存在竞争关系,因为他们都是第一营养级。因为其它生物不能生长,所以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3)品种单一的桉树林容易引发虫灾,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因为青蛙来消灭以桉树为食的害虫,所以青蛙是第三营养级。一般来说,桉树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只有10%~20%会流入害虫体内,这是由于除了一部分用于桉树自身呼吸消耗,同化的能量还有一些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
【答案】 (1)种植绿色植物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2)生产者 竞争 抵抗力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第三营养级 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
24.(8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下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并且都是挺水植物能有效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对浮游藻类起到________的作用。
(2)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_______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
(3)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有机氮氨化作用,NH、NH3NO、NON2、N2O
据此分析,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________池和________池,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________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
(4)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为了使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还需要控制进水口的水量和进水速率,一旦排入的污水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导致污染物无法被降解而使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崩溃,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并且都是挺水植物能有效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对浮游藻类起到遮光的作用。(2)人工湿地的植物网络样结构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分解者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3)从作用机理中可以看出,硝化细菌需要生活在有氧环境中,因此硝化细菌将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反硝化细菌需要无氧环境,因此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上行池中,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4)一旦排入的污水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导致污染物无法被降解而使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崩溃,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 (1)生产者 遮光
(2)无机盐(N、P) 分解者(微虫物)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3)下行 上行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5.(8分)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
(2)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
(3)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e中能确定大小关系是________,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至少3条)________
【解析】 (1)该生态系统中,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现象属于群落演替,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分析图形可知,沙氏变色蜥捕食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同时两者又都以地面草食动物为食,所以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b一定大于c;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b+d+e)/a。(4)与砖石、混凝土护坡相比,生态护坡可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答案】 (1)水平 群落演替 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捕食、竞争 第三、四营养级
(3)b与c (b>c) (b+d+e)/a
(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