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8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解析】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所以选D。
【答案】 D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解析】 在植物体内成熟部位中的生长素进行非极性运输,所以B选项错误。
【答案】 B
3.如图所示右图两曲线分别代表根或茎的生长速度跟生长素浓度的关系,请问左图中的ABCD四点分别代表右图中的哪些点( )
A.N、M、P、Q
B.M、N、P、Q
C.P、Q、N、M
D.P、Q
、M、N
【解析】 植物横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A、B两点生长素浓度较低,C、D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但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在此浓度下,促进A点生长,抑制C点生长;茎对生长素表现为不太敏感,在此浓度下,对B、D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D点的促进效果更强,故A、B、C、D分别对应右图中的N、M、P、Q点,A正确。
【答案】 A
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Ⅰ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解析】 在同一植株,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的顺序依次是根>芽>茎,A项错误;顶端优势的产生,是由于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即极性运输),使侧芽附近积累的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B项正确;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生长素相似,具有两重性,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C项正确;ⅠBA也是生长素类似物,用一定浓度的Ⅰ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以诱导生根,D项正确。
【答案】 A
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合成不受抑制,A错误;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B正确;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和乙烯均有关,C错误;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作用,D错误。
【答案】 B
6.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解析】 生长素具有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因此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获得无子果实,故D正确。
【答案】 D
7.如下图所示,有4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枝条最易成活、且其生出的根最多的是( )
【解析】 植物的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图中C的插条上芽最多,产生的生长素也最多,因此扦插后,枝条最易成活、且其生出的根最多,选C。
【答案】 C
8.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解析】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可促进子房发育为无子果实,A正确;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B错误;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即向光侧生长素比背光侧分布得少,C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D正确。
【答案】 B
9.下图,如果茎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解析】 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导致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由于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从图中茎b侧生长速度比a侧快,说明a侧的生长素浓度比b侧低,b侧生长素促进作用大于a侧,由于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因此,b侧生长素浓度应在BD范围内,这样才能使b侧生长速度大于a侧,才能使茎向上弯曲生长,故选C。
【答案】 C
10.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
A.顶芽不再会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
【解析】 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侧芽生长;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环割后顶芽的生长素无法向侧芽运输,使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C正确。
【答案】 C
11.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A.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B.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C.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D.查资料或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解析】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先查资料或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然后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进行实验,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才需要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所以选C。
【答案】 C
12.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 )
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点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浓度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为d点对应的浓度
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解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显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越大,生长速度越慢;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点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为a、b点之间最低点对应的浓度,A错误;根对生长素较敏感,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d点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为c点对应的浓度,B错误;根比茎敏感,若曲线Ⅱ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Ⅰ表示对根的作用,C错误;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6分)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根必须生长得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尖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也具有________现象。
(2)在用Ⅰ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Ⅰ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室内的环境最好是遮阴且________,以保持Ⅰ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Ⅰ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外,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某研究结果如图甲所示。据图甲可知,Ⅰ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5)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据图乙回答:生长素类似物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图中①②曲线中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________;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________(用字母表示)点左右。
【解析】 (1)与茎的顶端优势相似,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抑制侧根的生长,促进主根的生长,且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说明根具有顶端优势的现象。(2)ⅠAA的浓度较低时,适合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以保持ⅠAA溶液的较低浓度。(3)据图甲可知,纵坐标脱落的效应与横坐标ⅠAA的浓度和不同曲线(ⅠAA的施用部位)有关。(4)由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题中信息“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可知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较为关键的。(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植物器官、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器官中根的敏感性最强,双子叶杂草的敏感性比单子叶农作物强;图中曲线①在浓度低时促进作用明显,而曲线②在浓度高时促进作用明显,所以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曲线①;由于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D时,对单子叶作物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双子叶杂草却起抑制作用,所以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D点左右,
【答案】 (1)顶端优势
(2)浸泡 空气湿度较高
(3)ⅠAA的施用部位和ⅠAA的浓度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生长素的两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 ① D
14.(10分)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左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左右(字母ABCDE中任选一个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
(5)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一为桃树,二为龙爪槐,请回答龙爪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答A→B或B→A):龙爪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其原因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使其进入休眠期,要解除它的休眠,促使其发芽,可用________处理。
【解析】 (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2)不同植物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依题意:农户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可确定此浓度对双子叶杂草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对单子叶农作物不起作用或起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左图曲线①表示双子叶杂草、曲线②表示单子叶农作物。(3)左图显示,浓度A和B对两种植物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浓度C对双子叶杂草无影响,对单子叶农作物起促进生长的作用,浓度D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除草时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D点左右。(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对曲线①②所代表的植物都起促进作用。(5)芽和幼叶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所以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的扦插枝条容易生根。(6)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龙爪槐的形态学上端为B,形态学下端为A,所以龙爪槐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B→A。(7)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
【答案】 (1)两重性 (2)② (3)D (4)促进
(5)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6)B→A (7)赤霉素
15.(14分)请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生长素(ⅠAA)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与其能酸化细胞(或细胞壁)有关。
(一)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二)方法步骤:
(1)选取________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2)取锥形瓶3个,分别编号为A、B、C;把(浸洗过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3)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
mL;B瓶中加入________;C瓶中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
mL。分别加盖,并放在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结果预测:A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变化不明显;B组胚芽鞘切段________;C组胚芽鞘切段________。
【解析】 (1)在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所以选取实验材料时应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胚芽鞘若干。(3)由题意可知提供了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实验材料,并且验证的是“植物生长素(ⅠAA)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与其能酸化细胞(或细胞壁)有关,所以应设置添加中性缓冲液的A组,B组应添加等量即2
mL的弱酸性缓冲液,C组应添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
mL,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4)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三组胚芽鞘切断的长度。(三)因为B组加入的是酸性缓冲液,所以B组应伸长明显,C组伸长量与B组大致相当,这就验证了“植物生长素(ⅠAA)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与其能酸化细胞(或细胞壁)有关。
【答案】 (二)(1)生长状况一致
(3)弱酸性缓冲液2
mL 相同且适宜
(4)测量并记录三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
(三)伸长明显 伸长量与B组大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