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西方列强反帝反封建中国同盟会民报民权独立自主民族国家创立民国夺取政权建立政权平均地权振兴中华民主革命民族独立理论旗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联俄联共时代潮流帝国主义节制资本农民政治基础学业分层测评(十一)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8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帝国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改造中国与世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农村革命井冈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延安 民主主义农民社会主义七大政治基础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国情论十大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集体智慧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9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个人崇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国特色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 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共同富裕经济手段科学技术生产力改革开放 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 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小康社会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点击图标进入…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 【导学号:67700069】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解析】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属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属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属社会革命,它是对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发展。
【答案】 B
2.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道:“……《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辞。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解析】 根据“……《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名辞” “……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等信息可知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实质就是三民主义思想中的民生主义,结合民生主义的具体措施可知D项正确。A、B两项属于民族主义内容,C项属于民权主义内容。
【答案】 D
3.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 ) 【导学号:67700070】
A.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B.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
D.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改用阳历”便是其形式上西化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题干已深入人心、得以实现与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史实不符,故B、D两项错误;改用公历属于西化的表现,故C项表述错误。
【答案】 A
4.改组国民党、实行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三大政策”不包括( )
A.联俄 B.联共
C.联农 D.扶助农工
【解析】 A、B、D三项是三大政策的内容,C项内容不含其中,故选C项。
【答案】 C
5.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符合上述“三民主义”的是( ) 【导学号:67700071】
A.创立中华民国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解析】 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 D
6.“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A.领导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
【解析】 “求同”是指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在反帝反封建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国共合作的基础。A项是合作的成果,B、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C
[能力提升]
7.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导学号:67700072】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解析】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其成为国民大革命的旗帜,D项表述符合题意。
【答案】 D
8.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包含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解析】 新三民主义是包含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方法和途径。
【答案】 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含义?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目标”,“至完美的国家”实际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追求的政治目标。第(2)问通过对比民族、民权的含义以及中国革命的任务来回答。
【答案】 (1)目标: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含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不对。因为他主张的民族主义只是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不包括打倒帝国主义,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他主张的民权主义只反对封建帝制,只能是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
10.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孙中山全集》第七卷
材料二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不为外国侵夺,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保护工业。中国现在受条约的束缚,失去了政治的主权,不但是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反要保护外国工业。……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所以……我们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治、民有、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共管,利益是人民共享。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材料三 国民党“一大”闭幕不久在对驻广州湘军发表的演说中讲:“俄国革命,不但皇帝的压迫要反对,就是列强的压迫也要反对,和全世界资本制度的压迫都一齐反对。……推究俄国革命的发起,是由于三种人:农、工、兵。俄国现时的政府,又叫农工兵政府,是由农、工、兵三界人民派代表所组织而成的。……要知我们革命成功的将来详细情形,更可用俄国人民现在怎样享福的情形(来想像)。”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材料四 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这就是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1)材料一中孙中山“谋中国革命”所持的理论是什么?其形成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孙中山对俄国革命的基本看法,并指出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体现的优秀品质。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抚欧洲之学说”“吾所独见而创获”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失去了政治的主权”“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皇帝的压迫要反对”“列强的压迫也要反对”“全世界资本制度的压迫都一齐反对”“农工兵政府”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三民主义。特点:继承传统思想、借鉴西方学说和个人创新相结合。
(2)实现民族独立;防止贫富不均;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3)看法: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列强压迫,反对资本制度;依靠工农群众。原因:受俄国革命启发;中共代表工农群众利益。
(4)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毛泽东说:“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主张的提出( ) 【导学号:67700076】
A.最早出现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最早出现在湘赣边秋收起义失败之后
C.体现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构想
D.阐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解析】 毛泽东主张当时应向湖南的山区进军,说明他主张中国革命应以农村为中心,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出现在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构想,故C项正确。
【答案】 C
2.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 )
A.“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
D.“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解析】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他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答案】 A
3.毛泽东的下列文章,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的是( ) 【导学号:67700077】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②《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④《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故③④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
A.毛泽东故居 B.瑞金苏维埃旧址
C.延安窑洞 D.遵义会议旧址
【解析】 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主要是在延安。
【答案】 C
5.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67700078】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联合的对象之一,必然承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其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二阶段,故A、B、D三项表述正确。
【答案】 C
6.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 【导学号:67700079】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其代表作品分别是《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C项正确。
【答案】 C
[能力提升]
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解析】 毛泽东赞同其在毛泽东思想中的“代表”作用,反对“都挂在我的账上”,这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案】 C
8.右图是一张纪念邮票,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导学号:67700080】
①已提出“一化三改造”理论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③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是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④表述最切合题意。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从中国的一个偏僻山村走出,他沿着凹凸崎岖的坡途,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共和国走来。他一生力图进行两大创造:“一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二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社会主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都是一笔伟大的历史和思想遗产”。
——赵剑英《百年求索——中国现代化方略的发展》
材料二 关于将12月26日法定为国家纪念日——“毛泽东日”的倡议书:
时值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郑重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将国际公认的世界历史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父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确立为国家法定纪念日,定名为“毛泽东日”(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确定的其他合适节日名称)。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岁月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但取得的功绩是主要的。
材料三 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晚年犯有严重的错误,比如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1)从大革命失败到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形成并得以丰富和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功绩与失误。
(3)材料三对毛泽东思想持什么态度?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
【解析】 第(1)问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思想主张概括。第(2)问“功绩”结合其理论探索和中共八大的方针,“失误”联系“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进行分析。第(3)问注意区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概念,要一分为二的正确评价。
【答案】 (1)形成:大革命失败后,从秋收起义到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发展:①遵义会议到抗战期间的系统总结和丰富发展,特别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②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功绩:①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②召开中共八大,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提出党和国家的总任务,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失误: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文化大革命”。
(3)材料三混淆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概念,有些人以此来否定毛泽东思想。一要肯定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要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思想”区分开;三要实事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曾说:“我第一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材料二 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又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材料三 毛泽东:1949年2月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伴随着中国的巨变,毛泽东越来越多地进入西方人的视野。
(1)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如何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举一例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何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2)《时代》周刊将毛泽东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时间是1949年2月,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战略决战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第(3)问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4)问抓住材料二中“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的结晶”这一信息并结合毛泽东思
想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1)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毛泽东等在井冈山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在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思想得到新发展。
(4)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丰富的科学体系。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 【导学号:67700084】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解析】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又一个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的宣言书,故选B项。
【答案】 B
2.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解析】 邓小平1985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C项符合题意。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不符;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B项说法错误;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
【答案】 C
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导学号:67700085】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解析】 材料中的三项政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适合地方管理的政策,这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4.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解析】 邓小平讲话中提到了“市场经济”,澄清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
【答案】 C
5.右图为邓小平收藏的《白猫黑猫图》,是邓小平晚年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这幅作品主要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 ) 【导学号:67700086】
A.改革就是要解放思想
B.对外开放就是要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
C.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需要市场经济
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解析】 观察图片中的题字“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是好猫”可知,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回答,特别是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答案】 C
6.漫画“官小架子大”寓意深刻。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
A.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
【解析】 D项不是“三个代表”的思想内容,可排除。漫画讽刺的是部分官员脱离群众的现象,与A项直接冲突,所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能力提升]
7.“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 【导学号:67700087】
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左”倾错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解放了思想,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计划和市场姓“社”姓“资”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A项只符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排除;C项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均不符合,排除;D项只符合邓小平南方谈话,排除。
【答案】 B
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解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共同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 A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与思想解放运动和理论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三次:第一次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和“计划经济崇拜”,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次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和“所有制经济崇拜”,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民生
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
政收入
(亿元)
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
数(%)
农村居民
恩格尔系
数(%)
1978年
3 645
1 132
57.5
67.7
2006年
218 071
39 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三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五年间国务院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39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137件行政法规。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四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四,回答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第(2)问要从材料一、二提取经济、国力、生活方面的信息回答;从材料三提取制度、法律方面的信息回答。第(3)问要联系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政治、经济史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 (1)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
(2)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回答其他政策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0.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解析】 第(1)问审题时一定注意考查的是“民权的变化”,实际考查新旧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原因”实际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等。第(2)问回答的时间段: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第(3)问注意对“谈话名称”栏的内容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结合前面的设问,综合性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