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公开课5.1 认识环境管理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公开课5.1 认识环境管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1-07 20: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环境管理吗?
为什么??这样的环境好吗? 建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环境管理是很必要的!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案例 1 –“公产的悲剧”告诉我们:
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社会经济活动,
单靠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
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
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实行环境管理 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
物品没有明显的个人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
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
并排放废弃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2.公产与资源环境退化 实行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指按照经济建设和生态规律,运
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体等
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
进行调整与控制。简单地说,环境管理就是对人
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3.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1)概念: 环境管理主要指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措施。①狭义:②广义: 由此可见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或重要保证)。(2)目的: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
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双重目
的。其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
实现可持续发展。二、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哪些呢?)1.环境管理的对象: 个人、企业、政府为什么呢? 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所
造成,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
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
个人、企业、政府 应该如何合理约束环境管理对象呢?

不同的环境管理对象,影响环境行为不同,
因此约束方向也不同。 国家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定环境保护
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
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以此来推动全国
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地进行。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3、环境管理的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2)其他手段: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
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
项基本国策。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
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三、中国的环境管理 我国一向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很早就将环境
保护纳入行政管理轨道,并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
项基本国策。 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
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含义
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对过去和现在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的含义
使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有利于促
进企业积极治污,并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 “强化环境管理”的含义
扭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局部利益
和短期利益的倾向;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
染”的行为。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1983年12月召开的
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
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
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本方针,即“全
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造福人民”,简称32字方针。
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污
染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国家行动方案1996发布的《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是改善我国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规划分为三期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确定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
(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1983年12月召开的
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
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
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基本方针,即“全
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造福人民”,简称32字方针。
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污
染限期治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国家行动方案1996发布的《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是改善我国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规划分为三期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确定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
(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1)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 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十分复杂,分类体系多种
多样。除了国家级法律体系外,还有地方环境保
护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规章。3、我国环境保护的国家行动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重点工程项目规划》作为《中国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以绿色工
程项目带动全国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保
障重点区域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重点工程项目规划》规
划项目约1137个,投资约需2620亿元,其中重点实施10项具有显著综合效益的重大工程项目,需要1450亿元。(2)中国公民违反环境法的原因 经济利益的驱动 不懂法律,不知道法律的威慑力 (1)“三河三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需要317亿元,其中
,“三河”新建、扩建15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
增污水处理能力1064万吨/日,需要221亿元。“
三湖”新建、扩建2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3万吨/日,需要96亿元。 (2)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工程 治理三峡库区水污染需要146亿元。其中,
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88座,新增城市污水集中处
理能力187万吨/日,需要106亿元;建设城镇垃
圾处理厂69座,新增垃圾处理能力1.3万吨/日,
需要40亿元。 (3)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 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供水水质达到III
类,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73座,新增污水处理
能力383万吨/日,需要88亿元。   (4)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工程 环渤海城市建设1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93万吨/日,需要16亿元。 (5)“两控区”火电厂脱硫工程 建设“两控区”内37个燃煤电厂的脱硫工程,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能力105万吨/年,需要120
亿元。  (6)北京碧水蓝天工程 进一步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需要536亿元
,其中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项目25个,投资298
亿元;建设2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管网配套
工程、3项截流管网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8
万吨/日,投资117亿元。  (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 重点建设7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
、黄河、珠江、淮河、辽河等江河源头,洞庭湖
、鄱阳湖、松花江(嫩江)洪水天然调蓄,黑河
流域、塔里木河下游、阴山北麓和科尔沁防风固
沙以及秦岭等15个生态功能保护区,需要30亿元。 (8)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 建设8个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新增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能力72万吨/年,新增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113个,需要195亿元。 (9)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程 建成和完善空气质量与酸雨监测网、地表水
监测网、海洋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测网、辐
射环境监测网及核应急中心、全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等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及卫星数据传输网络,建立重点流域断面水质预警系统,研制和发射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及其地面配套系统,完善环境信息发布手段等,需要25亿元。 (10)国家环境科技创新工程 开展环境软科学、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清
洁生产、卫星遥感应用与环境监测、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关键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核安全与电磁辐射的科学研究以及发展环境保护高新技术创新等8项重大科技行动,需要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