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案: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教案: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1-15 22: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
授课记录


星期





星期





星期





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高考链接(高考考点)
J型曲线:S型曲线
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重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
PPT讲授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引入〗在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大家看“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准备回答。〖提示〗1.Nn=2n,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代”。2.N=2216。3.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
讨论、交流、思考种群数量的变化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板书〗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学生阅读并完成P66图4-4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问题〗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答并板书〗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学生活动〗阅读P66第三段到第五段。〖板书〗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Nt=N0λt
观察思考,理解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方法,计算并且绘制图形
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认识细菌数量的增长规律,学生亲身体检,主动参与学生的过程,并亲身感受生物现象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科学方法的领悟。复习新知识领悟新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问题〗“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板书〗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学生活动〗阅读P67并完成
“思考与讨论”。〖提示〗1.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①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②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③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提示〗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问题〗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板书〗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学生活动〗阅读P67~P69并完成“探究”
思考:在自然界中,种群还有什么增长形式?讨论并回答问题整理归纳知识
学生认识理解【S】型曲线,理解K值,并解释实际问题,提高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高考链接
(2000年广东卷)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板书设计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使用条件实例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适用条件实例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教学反思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合理安排时间做到知识连贯紧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