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与群落》的第四节内容。本节课建立在群落结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落的演替,以发展的观点从时间角度认识群落的变化过程,也为下一章生态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根据课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阐述初生演替的过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情感目标: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三维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群落演替的过程。21教育网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群落的基础知识,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21·cn·jy·com
3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对于演替概念的学习我将主要采用讲授法,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初生演替的过程,通过这种直观教学法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最后由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初生演替的概念,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www.21-cn-jy.com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我的
4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的
“问题探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及变化的图片。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授教学
深入分析火山爆发后几十年间岛屿上生物种类的变化,引出这种变化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从而归纳出演替的概念。然后,以“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作为过渡,引出裸岩上演替过程的学习,通过多媒体一一展示演替的各个阶段,加深学生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演替的动态发展性,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这条主线,对演替的本质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中提醒学生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从而避免学生产生误解。然后由学生思考试着归纳初生演替的概念。最后以“演替只能发生在裸岩上吗?”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同时也为下节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5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图片和材料,增强了课堂感性认识和容量,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和本质。21cnjy.com
4板书设计
群落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概念
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3、退耕还林还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