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授课记录
月
日
星期
节
年
班
月
日
星期
节
年
班
月
日
星期
节
年
班
月
日
星期
节
年
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概念(2)分析、应用碳循环过程(3)说明生物富集作用的形成(4)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
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培养学生迁移和分析的能力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2)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高考链接(高考考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教学重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
PPT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随着“低碳”话语的出现,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问题:你对“低碳”了解多少?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为应对生态环境危机,概念和理念层面的东西如“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等层出不穷,可为什么最后是低碳叫得最响,超过一度满天飞的“可持续发展”呢?因为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是碳元素。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分布广泛;同时,碳又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然后说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都参与哪些活动?图片:碳循环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生物系统中,同时在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中碳元素又被释放到了无机环境中。那么,这种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碳循环。板书:碳循环那么,对照这幅图,我们来思考一下问题:1、C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碳酸盐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3、碳在生物体间的传递渠道?食物链(网)4、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化能合成作用5、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6、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的循环形式?CO2这一些是,碳循环的主要特点板书:循环流动,反复利用
从时尚话题入手,引发学生兴趣由学生已有知识引出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加深学生对碳循环的理解联系实际,引出物质循环的全球性特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思考、回答思考观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高考链接
1、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同时完成练习12题实验操作表,仔细阅读实验步骤,同时完成练习12题实验操作表实验步骤烧杯A烧杯B一二结果分析(1)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2)A1、B1两试管加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B2加斐林试剂是想验证_______________的存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碳循环1、循环流动、反复利用2、全球性二、能量的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三、生物的富集作用
教学反思
因为“低碳”的出发点就是这一章中的重点“碳循环”,同时“低碳”是这段时间比较流行、时尚的一个概念,学生对这个概念也会很感兴趣,从而便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