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2-02 15:3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了解区域的含义,理解其特征
2.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关于区域1、含义: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空间单位2、划分:3、特征是在人们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整体性
区域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差异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层次性
区域的等级
可变性
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内部的可变性
如何理解区域特征?河口区既是东营市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义和、新户、六合、孤岛、仙河等乡镇。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农业生产、建筑、饮食习惯等方面差异明显。自然带、干湿地区等,大多数区域的边界都具有过渡性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受此条件影响,植被发育为荒漠植被,土壤发育程度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荒漠景观的整体。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DA例1:珠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案例: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例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位于30°N, 120°E附近,
海陆位置: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经纬度位置:位于43°N~48°N, 125°E
海陆位置: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二、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组合状况好。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组合状况不如长三角,尤其热量不足。三、土地条件:黑土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水稻土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四、矿产资源条件: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矿产资源贫乏石油等矿产较丰富贫乏矿产资源多,高于全国平均少,低于全国平均人均耕地集中连片分散耕地分布旱地为主水田为主耕地类型黑土(肥沃)水稻土(肥沃)主要土壤土地
条件400~600mm1000~1200mm年降水量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气候
条件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430N~480N之间,1250E300N附近,120°E经纬度位置地理
位置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共同点都是平原地区(地形);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气候)水热条
件好水热条
件稍差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 自然资源等。区域发展:
人口变化、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聚落、文化等各要素的发展。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大豆、亚麻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发展畜牧业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3第四、五段回答:我国重要的
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的
重化工业基地 沿河、海和铁路分布沿铁路分布水陆空等运输发达陆运发达思考:除此之外,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还会产生其他影响吗?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活动:由于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民居正南正北有利于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冬季保温御寒利于夏季通风透气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屋顶坡度增大,以便于排水,保温要求的降低和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南方:房屋进深宽北方:房屋进深窄南方:屋檐宽北方:屋檐窄南方:楼房,一楼不住人北方:多为平房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建筑特点比较:(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
      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活动: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哈尔滨 :温带针叶林 ,俄罗斯风情, 冰雕(这个夏天也会有的)
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 温带草原 ,蒙古包 牧民
山西太原附近地区 :沟壑纵横的黄土 ,煤矿开采 ,窑洞
江苏南部平原地区: 河道纵横 ,小桥流水人家 ,鱼米之乡
江西井冈山地区: 低矮丘陵 ,砖红土壤 ,革命旅游景点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 :热带雨林景观 ,亚热带雨林景观 ,竹楼 ,少数民族风情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哈尔滨出发,按如下所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哈尔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江西井冈山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分析他们所经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P4活动2:自然地理条件位置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气候类型
特点
评价地形植被水文资源矿产能源矿产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土地条件农 业农业类型
主要作物
耕作制度工 业商贸业土壤人类活动生 活比较要素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请同学们比较两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学以致用: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玉米、冬小麦、棉花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两年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水产业较为发达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图1.3,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 的地理环境如何?阅读课本4—5页的文字,思考:在开发早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而同期的黄河中下游农业经济则远远先进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在发展阶段,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会得到较快发展?
在农业社会时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地?从而促进该区域的发展?
在工商业发展时期,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棉花的生产在全国的地位日益下降?开发早期水系成了交通阻隔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改造自然能力低下(1)开发早期,耕作农业发展缓慢科技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稠密的水系成了天然的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农业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粮仓地位被取代(3)工商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思考: 分析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下降的原因?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交通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使耕地面积减少。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转向蔬菜、花卉和乳牛等经济作物生产,使耕地面积减少。
3、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
4、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
5、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知识网络:随堂演练读右图,回答1~3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BC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2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l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C 读下图,回答4~6题。4.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
5.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BD6.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B7、有关我国南方和北方人民生活方面的比较,错误的是???????? (?? ) A.南方居民多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居民则以面食为主 B.北方过去农村住房多就地取土,用土坯垒墙,南方旧式居民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 C.南方房屋的层高比北方小,屋顶坡度也比北方小 D.“南船北马”是我国传统交通地理的显著特色 C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回答7~8题
7.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D8.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