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以皖中长丰县为例长治久安人寿年丰一、长丰概况 长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清代寿州长丰乡,而取“长丰”之名,寓意“长治久安,人寿年丰”。现辖14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1841平方公里,总人口76.8万。二、长丰县应怎样发展试评价长丰县发展的区位条件。问题探究:提示: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1、长丰县的区位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南与省会合肥相融,北与能源大市淮南紧依,东与交通枢纽蚌埠呼应。淮南铁路纵贯县境,与京沪、宁西、京九等铁路相通,京福高铁、商杭客专在县域设有两个客运站,全国唯一。乘高铁,30分钟可达南京,1小时到杭州,2小时到上海、武汉,3小时到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北三环高速连接合淮阜、合六叶、合徐、合铜黄等七条高速公路。空港近在身边,距4E级新桥国际机场仅10分钟车程。2、长丰农业的发展问题探究:(1)试评价长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2)长丰农业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以长丰草莓为例提示:从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气候:长丰县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植被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4天。地形:县内地貌为典型的侵蚀平原。平均海拔50米。横贯县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岭,岗峦跌宕起伏,将全县分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南水入江,北水归淮。水源:年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间,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及年际变化大,地下水埋藏深,储量少,沿分水岭脊线两侧虽然降水量尚可,但因地势高亢,土壤结,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水停滞难,流失多。土壤:土壤以水稻土、黄褐土、黄棕壤土为主,通气、透气性差,下渗难,易龟裂,有机质含量低。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土地面积较大。 社会经济条件:国家政策;便利发达的交通条件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较为广阔的市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土质差,土壤肥力低,水资源严重不足,旱灾影响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长丰县农业发展的治理措施1·修建及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建设水利工程 提高塘坝蓄水能力)2·推广节水农业建设(长丰县水田面积大)3·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长丰草莓简介长丰草莓是安徽省特色水果,也是安徽省特产之一。主要草莓品种是日本的“丰香”和“女峰”及“香菲”、“鬼怒甘”,果实色泽鲜艳,体大而多汁,远销日本、韩国以及热销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长丰县拥有12万亩的草莓种植面积,年产草莓20万吨以上,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每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天津红旗市场、沈阳水果批发市场召开经销商与草莓户对接会,其生产规模已经从原先的居安徽省之首逐渐跃居成为全国草莓第一大县,长丰县生产的草莓酒也远销海外,依靠长丰草莓基地发展的摘草莓的乡村游很流行。长丰农业发展方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形成农业生产基地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
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问题探究:(1)试评价长丰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2)长丰工业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提示:从有利和不利条件分析3、长丰工业业的发展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 ;相对较多和廉价的土地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便利发达的交通条件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较为优惠的政策等。有利条件:资源、能源缺乏;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等。不利条件:长丰工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长丰县在“工业立县”战略的引领下,坚持非均衡发展,全力支持紧靠合肥、最具发展优势的南部地区率先突破,依托合肥大城市强大的产业辐射,将企业向园区集聚,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现代建材业、服装制造业、电力电器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2亿元、增长23.2%;规上企业新增72户、达355户,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22户、达156户,超10亿元企业新增2户、达4户双凤开发区扩区在全省率先获批,下塘工业园7平方公里启动区主干路网基本建成,岗集汽配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吴山镇成为全省产业集群专业镇,通过工业强县政策,长丰县已由过去的全国贫困县发展成为全省十强县。长丰工业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