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保护我们的家园
济南版第七章第二节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最终来源调查和生物圈价值的讨论等活动,说明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重点)
(2)通过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形成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重点)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制定保护当地环境方案的能力等。
(难点)
3、情感目标:
认同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点,参与环保行动。
“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
名称
制作原料
最终来源
将常见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的制作原料及最终来源填写到表格内:
“评选最美家园”
大家把收集的山水美景图片及文字展示交流,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根据全班意见,评选“最美家园”。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
住
行
食
衣
关系
观察分析:生物圈有哪些价值?
生物圈的 价值
B、健康价值
C、风景价值
D、休闲价值
E、生态学价值
A、经济价值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无节制地砍伐森林
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活垃圾
白色污染
工业
“三废”
废
气
废
水
废
渣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
①据研究,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不合理人为活动的因素。
②而“最主要原因”是人口急剧增长。
③一些地区在人口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对土地不合理利用,盲目开垦、草场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采滥挖。
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大量破坏荒漠植被,从而导致环境破坏不断扩展……
(1)根据P129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方
法,经小组讨论后,填写下列内容:
(2)写出调查报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3)交流与表达
计划名称
目的要求
小组
成员
姓名
职责
拟定调查问题
时间
预计调查内容或过程
问题原因及分析
解决方法或建议
备注
资料图片
其他
注意事项
设计活动:
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回收废旧电池
我们的做法
2.植树护林
3.垃圾分类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危险有害垃圾等
垃圾要分类存放和处理
4.环保宣传
废纸约1500吨,若回收再造可产生1200吨好纸,节约木材6000立方米,少用纯碱360吨,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电77万度;
废塑料,约1500~2000吨,若回收炼油,理论上可节约50万升无铅汽油、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三万多辆小轿车驾驶100千米;废泡沫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
废玻璃约1500吨,若回收制造玻璃,可节约石英沙100万吨,少用纯碱375吨,节约长石粉90吨,煤炭15万吨,节电60万度;
废织物600吨,可用于造纸等;
废金属180吨、废电池约30万只,其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后可从中提取锌、铜和二氧化碳。
5.资源回收再利用
保护生物圈,从自我做起
⑴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杜绝滴漏现象
⑵用肥皂洗手,选无磷洗衣粉
⑶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⑷做“公交族”,当“自行车英雄”,减少家长
用车接送
⑸珍惜纸张,不送贺年卡,回收废纸
⑹买环保电池,回收废电池
⑺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
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
想一想?议一议?
还有哪些清洁能源是我们熟知的?
锂电池新型概念车
全球正在努力发展清洁能源:
太阳能供热
氢燃料车
太阳能汽车
锂电池电动车
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
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
基本国策
世界环境日
【创新实践:】
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建设方案。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
衣食住行
二、保护生物圈从我做起
1.回收废旧电池
2.植树护林
3.环保行动
4.从自身做起,保护生物圈……
保护环境就是
保护我们自己
我想对您说:
A类: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随着人类改变生物圈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的许多破坏性活动已超出生物自身调节能力。
B.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
C.保护生物圈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D.我国人口众多,个人的行为不会对生物圈造成太大的影响
2、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的(
)。
A.3月12日
B.3月22日
C.6月5日
D.7月11日
D
A
3、下列哪一项不是森林的作用?(
)
A、减弱噪音,防止火山喷发
B、涵养水源,增加降水量
C、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D、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4、关于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
A、埋入土里
B、丢入垃圾箱
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为
D
A
5、为了把2008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城市中的(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壤污染
B类:
6、55近年来,长江水的含沙量逐年增加,水质变混浊,其原因是( )
A、河道不流畅
B、雨量过大
C、上游过度开发,植被严重破坏
D、沿江围湖造田
B
C
7、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探花蛱碟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
A、利用天消灭害虫
B、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
C
B
9、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因素是(
)
A、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银、镉等重金属
B、废旧电池占据了生物生存的土壤
C、废旧电池浪费了大量的生物材料
D、废旧电池的浸出液能伤害人的皮肤
10、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
A、
使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
B、森林资源匮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C、环境污染
D、恐龙的灭绝
A
D
C类: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
。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
。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
(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课题:第七章
第二节
保护我们的家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最终来源调查和生物圈价值的讨论等活动,说明人类的生存依
赖于生物圈。(重点)
(2)通过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形成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重点)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制定保护当地环境方案的能力等。(难点)
3、情感目标
认同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点,参与环保行动。
【教法及学法指导】
《保护我们的家园》是第七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二节的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生物圈被破坏后对人的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责任感,制定出保护我们家园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不难。本节课以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为切入点,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合作交流,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按照老师的有关安排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
播放”长江之星”沉船事件,请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提问】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长江的洪涝灾害,频繁来袭的台风、断流的黄河、赤潮翻涌的大海,还有肆虐北京的沙尘暴,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地球怎么了?”
当地球受到严重破坏时也会带来难以抗拒的灾难。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保护我们的家园。【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观看“长江之星沉船”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各抒己见!学生交流:保护我们的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本节课目标。
引导探究
展示互动(10分钟)层层推进探索新知(8分钟)合作交流点拨建构(9分钟)拓展应用实践创新(5分钟)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过渡】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生物圈,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活动一】
学生朗诵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活动二】
将常见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的制作原料及最终来源填写到表格内:名称制作原料最终来源思考:与同学们交流表格内所填内容,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人们的生活与生物圈之间有何关系?【活动三】
“评选最美家园”
大家把收集的山水美景图片及文字展示交流,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根据全班意见,评选“最美家园”。注意事项:说话要简洁,介绍要清楚,吸引人。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谈谈生物圈为我们带来哪些价值?【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圈的价值:风景价值、经济价值、健康价值、生态学价值、休闲价值等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过渡】同学们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吗?播放一段“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视频【思考】
近年来,许多国家出现过特大洪灾、极端干旱和龙卷风等灾难性天气,有关专家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关,你是怎样理解的
【图片展示】极端天气如洪水、冰雹、干旱、沙尘暴等图片。【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污染、浪费,使地球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逐渐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是脆弱的,不能因为我们为着眼前的发展和获得微小利益,以肆虐的行为,无“度”的获取,使原本已经脆弱的躯体更加脆弱!记住,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三、保护生物圈从我做起【过渡】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作为地球公民的我们是袖手旁观还是积极行动起来?作为中学生,爱护环境首先应该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事做起。你有环境保护意识吗?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你有何想法和建议?【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组,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1、学生重点阅读教材129页“制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中的“活动提示”内容。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设计。2根据课前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后制定可行的保护环境方案。【汇报展示】分组展示结果在课堂上交流,总结 1.回收废旧电池2、植树护林3、垃圾分类:补充:⑴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杜绝滴漏现象⑵用肥皂洗手,选无磷洗衣粉⑶节约用电,随手关灯⑷做“公交族”,当“自行车英雄”,减少家长用车接送⑸珍惜纸张,不送贺年卡,回收废纸⑹买环保电池,回收废电池⑺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⑻回收废塑料……【教师小结】碧水蓝天,是我们梦想的家园,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心动不如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拓展运用】
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你如何倡导人们“低碳”出行?【生态校园设计方案】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建设方案。
找学生朗诵,交流体会。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结合教材,分组填写表格。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生活用品的制作原料最终均来自于生物圈。学生各抒己见,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照片,说明理由。
倾听各组意见。学生补充生物圈的重要价值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性减少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弃物污染学生观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视频,引发思考。学生认真思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①据研究,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不合理人为活动的因素。②而“最主要原因”是人口急剧增长。③一些地区在人口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下,对土地不合理利用,盲目开垦、草场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采滥挖。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大量破坏荒漠植被,从而导致环境破坏不断扩展……学生体会我们的生物圈是惟一的,如果人类破坏了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人类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学生观看图片引发共鸣: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学生阅读教材活动设计中的提示,集思广益。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总结。学生全班汇报:1、动员宣传全校的同学都参与到保护校园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2、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定期交流反馈。3、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有害垃圾4、做好志愿者宣传工作,定时反馈交流汇报。学生
: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家庭环保
对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并丢在不同环保垃圾箱里,如废电池、购物袋不乱丢;拒绝一次性消费品;使用无磷的洗衣粉洗衣服。
(2)个人环保
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随地吐痰,讲究个人卫生;少用或不用洗涤剂,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用布袋购物,不做影响环境保护的事。
(3)绿化环境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学生交流,表达,提示,归纳,补充 学生谈收获,从自身做起,保护生物圈学生可以提出以下倡议:(1)尽量购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更环保的车型。(2)选择“拼车”出行。(3)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各组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
通过活动,培养热爱地球,爱护生活环境的意识。学生通过填写表格,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圈,知道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性。通过评选进一步感知生物圈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学生对极端天气、环境污染等热门话题了解较多。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达到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更深层次的理解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明白保护生物圈的最基本方法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例如不随地吐痰、不浪费粮食、节约用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等。力所能及地多参加一些环保活动。例如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知识等等.培养学生交流、归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积极参与归纳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堂达标完成教学(10分钟)
A类:1、(目标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人类改变生物圈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的许多破坏性活动已超出生物自身调节能力 B、加快研究快速降解塑料用品的方法,减少“白色污染”C、保护生物圈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D、我国人口众多,个人的行为不会对生物圈造成太大的影响2、(目标一)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的(
)A.3月12日
B.3月22日
C.6月5日
D.7月11日3、(目标一)下列哪一项不是森林的作用?A、减弱噪音,防止火山喷发
B、涵养水源,增加降水量C、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D、制造氧气,净化空气4、(目标一)关于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A、埋入土里
B、丢入垃圾箱
C、烧掉
D、收集起来交有关部门进行安全处理为5、(目标一)为了把2008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尾气进行检测,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城市中的(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壤污染B类:6、(目标二)55近年来,长江水的含沙量逐年增加,水质变浑浊,其原因是(
)A、河道不流畅
B、雨量过大C、上游过度开发,植被严重破坏
D、沿江围湖造田7、(目标三)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探花蛱碟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8、(目标三)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A、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绝对禁止砍伐
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9、(目标一)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因素是(
)A、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银、镉等重金属
B、废旧电池占据了生物生存的土壤
C、废旧电池浪费了大量的生物材料
D、废旧电池的浸出液能伤害人的皮肤10、(目标二)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A、
使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B、森林资源匮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C、环境污染
D、恐龙的灭绝C类:11、(目标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现有超市、商店、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
。(2)有人设想,生产一种新型材料制作购物袋来代替现行的塑料袋
。你认为这种新材料应具备什么特点?请提出你的设想。
(3)有人用焚烧的办法处理塑料袋,这种做法好不好?
为什么?
(4)你认为目前该采取什么办法处理土壤中的塑料袋?
通过当堂检测,及时查缺补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通过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技能。汇编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和灵活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提升。通过材料阅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保护我们的家园
一、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生物圈
1、物质来源
2、经济来源
二、保护生物圈从我做起
1、回收废旧电池
2、植树护林
3、环保行动
4、从自身做起,保护生物圈……
【教学反思】
1、本节为全课程的结束篇,容易被忽视,教师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从全书的高度上予以重视,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态学知识,学会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树立起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观念。
2、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的内容很多,并且讨论内容的范围很广,学生讨论时可能会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距较远的内容,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以参与讨论的平等身份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的讨论,最后归纳出知识内容的要点。
3、本节教学中,观点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很多,有很多用于情感和观点教育的素材,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同时避免简单地灌输,而应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渗透。对于“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的观点,则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基础上,还要作为结束语明确地提出来,并应指出,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应有的意识。
总之,本节课活动设计较多,同学们不仅关注了身边的环境,激发了爱护自身生活环境的情感,而且还养成了自觉讲究卫生,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的“大家庭”,时刻要求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她,但由于时间仓促,在引导学生制定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上,还做的不够,课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