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24张ppt)+视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24张ppt)+视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2-08 12:10:5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肾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2.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 每一肾脏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
3根据肾单位结构图,说出图中各个结构名称,说明血管在肾单位里形成了几次毛细血管网。
4.血液在肾脏中是怎样进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分别流的是什么血?
复习巩固:





肾静脉
肾动脉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肾单位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静脉
肾小管
肾动脉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3
1
2
4
请根据右图按照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路线,给数字代表的结构排序。
肾动脉
4入球小动脉
3肾小球
1出球小动脉
2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肾静脉
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视频
自主学习1:
资料一:进入肾的血液与尿液的比较
主要成分
肾动脉血液g/100ml)
尿液g/100ml

90
95
蛋白质
8
0
葡萄糖
0.1
0
无机盐
0.72
1.1
尿素
0.03
1.8
血细胞
若干
0
讨论:
1.比较尿液与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判断随尿液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2.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你能作出何种推测
3.血液中的物质要被滤过下来,只有在哪一结构中才能实现这种过滤?为什么?
资料分析二:肾小球中血液与肾小囊中液体
主要成分
肾小球中的血液g/100ml)
肾小囊中的液体(g/100ml)

90
97
蛋白质
8
0.03
葡萄糖
0.1
0.1
无机盐
0.72
0.72
尿素
0.03
0.03
血细胞
若干
0
讨论:
1.肾小囊中的液体成分与肾小球中的血液成分哪些异同?
2.肾小囊中的液体来自于哪里?
3.由此推测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有什么作用?
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
含各种成分及代谢废物
第一步,肾小球对血液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尿的形成过程
主要成分
肾小囊中原尿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99
95
蛋白质
0.00
0.00
葡萄糖
0.10
0.00
无机盐
0.72
1.50
尿素
0.03
2.00
资料分析三:原尿与尿液
讨论:
1.比较尿液与原尿成分有什么不同?
2.推测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都去了哪里?与什么结构有关?
形成尿液(终尿)
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第二步,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剩下的物质:
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水和无机盐、尿素
尿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
思考:
形成原尿
形成尿液
原尿与血液相比,有何不同?
尿与原尿相比,有何不同?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流出的液体?
观察思考:各结构中所
流液体成分分别是什么?
肾盂里的液体呢?
小结: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肾小囊的过滤作用:血液中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成分通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过滤成为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葡萄糖等有用成分在流经肾小管时,穿过肾小管壁和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壁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肾小管中剩余成分:水、无机盐、尿素等成为尿液,由输尿管流入膀胱中暂贮存。
自主学习2:
1.看图说出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各种器官有什么功能?
3.肾产生的尿液是怎样被排出体外的?
4.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尿,然而排尿却是间歇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5.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6.通过学习,你认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好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排出废物
2、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排尿的意义
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作为医生的你推测,这位病人可能哪个部位出现了问题?
肾小球
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撒了一泡尿,过了一会儿,尿的旁
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
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管
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g/L):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30
1.0
2.0
0.05
9.0
病人: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
0
0
2.0
0.05
11.0
正常人:
讨论: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0
0
11
2.0
0.05
-
-
样本B
0.1
0
7.5
0.3
0.04
-
-
样本C
0
++
11
1.5
0.03
++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


B
葡萄糖
A
无机盐、尿素和尿酸
C
蛋白质和血细胞
肾静脉中的静脉血与肾动脉中的动脉血相比较,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氧气
养料
尿素等
少了
二氧化碳
多了
少了
少了
达标检测:
A类: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150L,而每天的尿量仅为1.5L左右,原因是(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储尿作用
D汗腺排出了很多的汗液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是因为
(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间歇的
B输尿管有作用
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膀胱有暂时储尿功能
3.血浆成分和原尿成分相比是原尿中没有____________;原尿和尿液成分相比尿液中没有________。
B
D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B类:4.下表是医生对甲、乙、丙三名成年男子的尿检和血检的结果,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尿

项目



葡萄糖
1.8
0
0
蛋白质
微量
1
微量
红细胞
0
较多
0


血红蛋白
14
14
8
(1)甲、乙、丙可能患的疾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乙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生根据丙的检查,会让他多吃一些含有__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糖尿病
肾小球肾炎
贫血
肾小球病变,原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可以滤过到原尿中并进入尿液
蛋白质和铁
C类:5.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在流经[
]______时,
通过[
1
]
和[
2
]的_____作用,
除_____和大分子蛋白质外,
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
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
[
]
_______时,全部被重吸收
回血液的成分是________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_____,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____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1
肾小球
滤过
血细胞
3
肾小管
葡萄糖
尿素
代谢废物
水和无机盐课时课题:3.4.1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济南版)初一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章的教材内容与前面的三章的内容联系密切。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呼吸、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老师点拨为辅,获取有关泌尿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尿液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特别是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重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和解析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生活经验较少,好奇好动
,思维发达而欠缺抽象思维。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组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诱思探究的学习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内壁的作用,再结合多媒体动画从而突破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肾脏的结构。
(2)说出肾单位的结构组成。(重点)
(3)了解血液在肾单位里流动。(难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与创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制作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等内容的课件;
(2)材料器具:新鲜的猪或羊的肾、解剖刀、解剖盘。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工作。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讨论法等
首先创设幽默的情境,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观察图片,观看教师演示实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主动探究。由于不同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对尿液形成的动态过程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分钟
课件展示问题:血液循环的路线:过渡:同学们回答的棒极了,但是我们组织细胞在释放能量的同时,也制造出一些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和一部分水是由肺部排出体外,而尿素、尿酸以及其他的水和无机盐是由哪个“相关部门”处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板书)
生回答:1.体循环和肺循环2…

通过复习相关的旧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播放视频:《泌尿系统与尿的形成和排出》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想到什么?过渡: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肾脏是我们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今天我们将要揭开肾脏的神秘的面纱。
学生讨论:学生动脑思考、回忆,放松、心领神会地回答出准确有意思的答案。
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任务驱动层层推进20分钟
(一)、排泄与排遗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1、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2、什么叫排泄?3、排便也属于排泄吗 4、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师强调:排泄是组织细胞内所制造出的代谢废物,而排遗则不是。出示课件图片:巩固提高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  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F.吐痰答案:C、F过渡:其中排尿是排泄的主要途径,而肾脏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那么肾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二)、实验:观察肾的结构课件展示实验目的和要求:观察肾的外部形态。1、提出问题:肾脏在我们身体什么位置,外形像什么,什么颜色的?2、对照课本观察与肾脏相连的三根管道,并说出他们的名称。提问:用手摸一下这两种血管,怎样区分肾动脉和肾静脉?进一步质疑:血液进入肾脏的血管是动脉,从肾脏出来的是静脉,那么在肾脏里边可能是什么血管呢?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提问:另外一根管道是什么呢?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输尿管里流动的是什么液体?师:尿液在哪里形成的?强调:肾动脉携带着很多废物进入肾脏,这些废物要形成尿液随输尿管排出。解剖羊肾,观察内部结构1.指导学生观察肾脏的剖面颜色,对照课本P66页插图讨论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2、提问:为什么肾的皮质比髓质颜色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在皮质部分有很多的小红点,那是什么呢?师讲解纠正错误:是毛细血管球,就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肾小球。正是因为有大量毛细血管球的分布所以皮质比髓质颜色要深。提问:肾盂呈什么形状?生:漏斗状指导学生用解剖针做一个通向输尿管的动作,说明了什么?师补充:也就是说肾脏形成尿液要输向肾盂,由肾盂输向输尿管。小结:肾脏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板书:
皮质

髓质
肾盂过渡:人的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而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继续探究。(三)肾单位同学们翻开书P67,阅读课文,观察课本图3.4-2,并用课件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链:①肾单位的结构组成?②描述肾小球是怎样形成的?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③肾小球这个毛细血管球与一般的毛细血管网有什么不同?④注意观察肾小球与肾小囊腔是否相通?肾小囊腔与肾小管是否相通?⑤结合肾小体与肾小管在肾的分布特点,解释为什么肾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小组汇报,教师引导纠正生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肾脏位于腹腔背面、腰部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外形似蚕豆;红褐色。生:动脉管壁厚,静脉较薄生:毛细血管生:输尿管生:尿液生:肾脏生:最外面的是肾皮质,颜色较深,皮质内部的是肾髓质、
颜色较浅。生答:可能是血液。生:肾盂和输尿管是相通的。阅读教材第67页相关文字,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学生之间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废物的排出并不都是排泄,只有细胞代谢的产物的排出才是排泄。纠正了通常认识上的错误,从而为排尿是主要的排泄途径的学习做准备。通过认识肾动脉和肾静脉及输尿管,复习巩固了血管的特点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同时认识到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重要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亲身实验认识肾脏的剖面结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这一部分首先让学生总体认识肾单位的组成,然后分别认识,能使熟悉肾单位的组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视图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符合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0分钟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1)通过课件展示观察肾单位血液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探究链:①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②血液在肾单位里经过了几次小动脉?几套毛细血管?③肾单位中的物质交换是在肾小球还是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2)用文字和箭头写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方向。展示答案并点拨强调易错点:肾脏中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的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肾脏里不但有这些陌生的结构,就连我们“似曾相识”的毛细血管也与别处有所不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说出二者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肾小球这一结构的特殊性?提示:毛细血管的特点是什么?管壁最薄、内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也就是说毛细血管多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物质交换的地方。肾单位中有两处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一处是肾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另一处是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小组讨论归纳:1、经过2次小动脉,2套毛细血管;2、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静脉通过观察来认识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其分布情况。注意观察肾小球的结构的特殊性。回顾一下毛细血管的作用,并观察肾单位中毛细血管的主要分布在肾单位的哪些部位?
这一教学环节,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结合课件观察,增强直观性,加深同学们的印象,突破重、难点。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几个名词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回忆已有的知识,为建构下面的新知识即:“肾小球的滤过”作好基础。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5分钟
知识整合:1.小组为单位归纳肾脏的内部结构:2.师生共同画出肾单位结构简图。延伸探究:最后请同学们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并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其他同学再补充,口头或书面的。
在草纸上归纳,并试画出肾单位结构简图,派代表展示。
通过画肾单位的组成示意图,学生上台讲解,增强直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巩固提高7分钟
A类:
1、(考点1:肾的功能)人体皮肤、呼吸系统、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
) A.排出水
B.排出尿素 C.排出二氧化碳 D.散发热量2、(考点2:肾的结构)人体形成尿的结构单位是
(
) A.肾脏
B.肾单位
C.膀胱
D.肾小球3、(考点2:肾的结构)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两端相连的血管分别是
(
) A.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静脉
B.入球小静脉和出球小动脉 C.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D.人球小静脉和出球小静脉 4、(考点2:肾的结构)下列关于肾小囊结构的描述,有错误的是 (
) A.肾小囊壁有内、外两层
B.肾小球被包在肾小囊腔内 C.内层肾小囊壁紧贴着肾小球
D.肾小囊腔是形成原尿的场所 B类:
5.
(考点3:尿的形成)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 A.肾脏 B.皮肤 C.肺
D.随粪便排出 6.
(考点3:尿的形成)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的血分别是 (
) A.动脉血、静脉血 B.静脉血、动脉血 C.静脉血、静脉血 D.动脉血、动脉血 7.
(考点3:尿的形成)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出体内二氧化碳 B.吐出痰液 C.排出大便 D.伤口感染排出脓液C类:课下以“我是小小的肾单位”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介绍肾单位的组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提示下认真做题。答案为:1.A
2.B
3.C
4.BB类5.A
6.D
7.A
多层次的题型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梯次的学生,A类题是面向全体学生,B类和C类则是面向探究和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这样既能使大多数学生学到和掌握知识,又要让学习好的同学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潜力充分开发,各尽所能。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尿的形成及排除(1)
位置:位于腹腔背后、脊柱两侧各一个
肾脏
结构: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
肾小球
肾小体
分布在皮质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血液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路线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