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太阳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又是怎样的?
18 世纪,天文学家在对太阳系的研究中,发现许多行星的运动有一些共同特点。
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
① 同向性——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和太阳自转方向一致。
③ 共面性——
② 近圆性——
行星绕太阳公转轨迹基本上是圆形或椭圆形。
一、太阳系的特点
这些特点可能告诉我们是什么?
这些行星公转的特点如果与太阳系形成有关,就可以作为推论太阳系形成的依据。
二、太阳系的形成
(一)、“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1、学说观点:
太阳系是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它的直径大多可达十几光年。
2、形成过程推理:
①原始的太阳星云是一个扁平的、自转的气体尘埃圆盘。50亿年前原始太阳星云因万有引力作用而收缩凝聚。
② 凝聚的星云,绕着中轴旋转,形成中间增厚的大园盘(盘状星云阶段)。
转盘内的元素通过衰变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圆盘深处。
③继续旋转,盘面形成几个同心圆的圆环
(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离中心几个天文单位之内的内盘,温度高达2000℃以上。尘埃粒子蒸发了,以至于内盘完全是气体。
④ 中心部份质量较大形成恒星——太阳圆环
部分形成一顆顆行星及卫星。
圆盘中心的气体崩塌收缩形成太阳。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
3、星云学说推论的重要依据:
①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同一个旋转的星云云盘,太阳的自转方向和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方向才会一致;
②形成太阳系的行星的物质来源于同一个扁平的星云云盘,才导致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
把准备好的沙子分成三堆,分别制作太阳系形成三个阶段的模型:
1、圆盘状星云阶段。
2、早期太阳形成阶段。
3、行星形成阶段。
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哪些学说?
(二)、“灾变说”
地球等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
(如另一颗恒星接近太阳或与太阳相撞)
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由星云形成的一颗恒星,恒星真的能永恒吗?
对于太阳这样低质量的恒星,成年期能延续100亿年。
三、恒星的演化
1、恒星是在相对小的体积内积聚大量的气体
而构成的。
行星状星云
红巨星
白矮星
中子星
超新星
黑洞
(恒星的不同时期)
恒星的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恒星是如何演化的?
恒星的演化
星云
开始于
幼年期
(当核心收缩到类似于太阳大小时)
成年期
(原恒星不断收缩,
引发氢燃烧,)
2、恒星的演化历程
核心成为原恒星
恒星成为一颗主序星
3、恒星寿命与质量的关系
质量越大,
寿命越短。
15倍太阳质量 1千万年
1倍太阳质量 1百亿年
0.2倍太阳质量 1万亿年
4、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态各异
红巨星,红色,直径比太阳大10-100倍,亮度比太阳大得多
埃利斯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有一颗密度很大、体积和亮度很小的白矮星。
白矮星在哪里?为什么看不到?
黑洞的密度比白矮星大得多,在它的附近所有物质都会被吸进去。这是黑洞的想象图。
黑洞是个空洞吗?你能想象它看不见的原因吗?它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超新星在超红巨星的爆炸中诞生,这是超红巨星爆炸前后的照片,星体核心(箭头指处)密度非常大。
5、太阳一生的演化
根据对红巨星和白矮星的研究,科学家描绘出了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
图中从1至6,太阳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1
2
3
4
5
6
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核发生核聚变而产生的,太阳的内部在不断地消耗氢。
进入成年阶段的太阳大约可以维持100亿年的稳定状态。
太阳的演化经历哪些阶段?
星云
太阳
红巨星
白矮星
暗矮星
星云
了解了太阳一生的演化后,你对宇宙有了什么新认识?
宇宙是有规律地处在不断变化中的。
也像恒星一样,也有诞生,成长,死亡的时候。
6、大质量恒星的演化
大质量恒 星
超红巨星
超新星
中子星
黑 洞
大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
A
B
C2
C1
恒星的一生
星际气体
收缩形成
中子星
黑洞
主序星
原恒星
主序星
太阳
红巨星
白矮星
黑矮星
大恒星
超红巨星
超新星
恒星星云
通过天文观测和发现,逐步证实和完善了恒星的演化理论。
主序星的质量大小决定了它们日后的演化历程。
中 子 星
中子星,又名波霎。中子星
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当
老年恒星的质量大于8 倍太
阳质量时,它就有可能变为
中子星,而质量小于8倍太
阳质量的恒星往往只能变化
为一颗白矮星。中子星并不
是恒星的最终状态,它还会
进一步演化为不发光的黑矮星。
中子星小得出奇,典型的中子星直径只有20千米,但密度大得惊人,1厘米3达到1亿吨甚至达到几十亿吨,且由于巨大的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引力,就连光线都是呈抛物线挣脱。
脉冲星的中心压力可达到1×1028个大气压,比地心压力强3×1021倍,比太阳中心强3×1016倍。压力如此之大,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与质子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
中子星的能量辐射是太阳的100 万倍,它在1 秒钟内辐射的总能量若全部转化为电能,就够目前我们地球用几十亿年。中子星的表面温度可达到1000 万℃,中心温度还要高数百万倍。
根据一些学者的估计,在我们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内,中子星的总数至少在20 万颗以上。
一、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地球是随着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的。
二、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
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暗矮星和黑洞
三、太阳一生的演化:
太阳
红巨星
白矮星
黑矮星
四、大质量恒星的演化:
中子星
黑洞
大恒星
超红巨星
超新星
1.关于“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太阳系是由星系爆炸形成的
B.太阳系是由星系分离出来的
C.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D.太阳系是由多块星云收缩,形成太阳和
八大行星
2、太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变成--------( )
A.红巨星 B.白矮星 C.超新星 D.黑洞
C
B
3、恒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会-----------( )
A.变成黑洞 B.变成中子星 C.变成白矮星
D.不同质量的恒星最后的演化结果不同
D
4、根据科学家预测,大恒星的演变过程为( )
A.大恒星—红巨星—中子星—黑洞
B.大恒星—超新星—超红巨星—中子星、黑洞
C.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黑洞
D.大恒星—中子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C
5、早在1965年,科学家们在天鹅座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万光年的恒星,命名为“天鹅座X 1”。根据计算,该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30倍,但是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它所发出的任何光线。
你认为该恒星应该已经演变成了----------( )
A. 白矮星 B. 超新星 C. 中子星 D. 黑洞
D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练习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学会了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该学说认为,太阳系是一块 收缩形成的。星云是
由 和 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它的直径大多可达 光年。
2、恒星是在相对小的体积内积聚大量的 而构成的。恒星的演化就是一颗恒星诞生、
、成熟到 、死亡的过程,是一个十分 的过程。现代天文学认为恒
星的演化开始于 。恒星是不会永久存在的。一颗恒星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它的
大小:质量越大的寿命越 。
3、太阳的演化过程:太阳→ → →暗矮星。
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 → → 、 。 二、我理解了21教育网
4、目前,下列说法能够被大部分人认同的是------------------------------------------------( )
A.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绕着太阳转动的
C. 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
形成地球等行星
D.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不一致的
5.恒星是有寿命的,每一颗恒星都有其诞生、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一颗
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
A. 质量 B. 体积 C. 温度 D. 高度
6.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
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卓越成果。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
到了哪个阶段?----------------------------------------------------------------------------------( )
A. 诞生期 B. 死亡期 C. 存在期 D. 任何时期都可能
7.下列有关恒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矮星”相当于太阳的中年阶段
B. “恒星”即“永恒不变的星”,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形状都是固定的
C. 恒星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以至于恒星在天空中的变动我们很难察觉
D. 远处观察者能够看到来自黑洞的光,因此天文学家能够测出黑洞的存在
8.下列关于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
A. 太阳→白矮星→红巨星 B. 太阳→红巨星→白矮星
C. 太阳→超红巨星→白矮星 D. 太阳→红巨星→中子星
9.在恒星的演化过程中不可能形成的是----------------------------------------------------( )
A. 行星 B. 中子星 C. 黑洞 D. 红巨星
10.恒星的热能主要来自------------------------------------------------------------------------( )
A. 内部核裂变反应 B. 内部核聚变反应 C. 星云的收缩 D. 超新星爆炸
11.夜晚,我们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属于同一类恒星,如猎户座的参宿四、金
牛座的毕宿五、牧夫座的大角、天蝎座的心宿二等著名的星。实际上,它们都有共同的
特点:体积特别大,而且呈红色。据此推断它们可能是------------------------------( )
A.白矮星 B.中子星 C.黑洞 D.红巨星或超红巨星
12.太阳系原有九大行星,它们均绕着太阳旋转,可将它们的轨道看做圆,已知地球的轨
道半径小于冥王星的轨道半径。国际天文学大会重新对太阳系天体进行了严格的定义,
把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这使得冥王星被降低为矮行星,
太阳系则变为拥有八大行星。关于冥王星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可能不过太阳中心
B. 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一定过太阳中心
C. 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不同
D. 它被降级为矮行星后,将不再绕太阳运转
13、我国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3月的某个清晨,在东方“天关”附近(金牛座的位
置)突然出现了一颗“客星”,其“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司天监(当时的国
家天文台)对这颗“天关客星”用肉眼连续观察了两年之久,直到看不见为止。19世纪,
人们用望远镜发现在这个方向一有一个“蟹状星云”。20世纪初发现这团星云在膨胀,
由膨胀速度率推算,公元1054年刚好是膨胀开始的时刻。阅读上述文字,你认为下述
猜想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记录的“天关客星”可能是一次典型的“超新星爆发”
B. “蟹状星云”爆发时抛射的物质,随后不断地扩散,最后形成孕育新一轮恒星的星云
C. “天关客星”爆发后可能会形成一种体积小、密度大的中子星
D. “蟹状星云”就是一颗恒星
14、在认识世界时,我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事物或者规律。下列关于太
阳一生的体积变化规律最为合理的图像是--------------------------------------------------( )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表示一块 ,从图①到图⑤说明太阳系是由
收缩形成的。
(2)图②到图④中,中心天体是 。
(3)图⑤中八大行星绕中心天体的公转方向 ,
它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