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一课时 生物来源及进化证据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关于生物来源的假说有哪一些?
一、生物来源的假说
1、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神创论?
因为当时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
人能提出一个比神创论更具有说服力的假说。
2、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一种假说的提出需要证据的支持,而随着新证据的不断发现,原先被认为是正确的假说会不断地得到修正和补充,甚至被否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相信神创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获得了很多生物进化的证据,现在进化论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现在地球上还存在能真实记录古代生物形态结构信息的证据吗?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1、什么是化石
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
2、化石的形成
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
1. 当动物死后落入水底时,形成化石的过程就
开始了。
2. 动物尸体上的肌肉开始腐烂,露出骨骼。
3. 水带来了泥土和沙子,掩埋了这些骨骼。
4. 接着,水渗透进骨中,将无机盐沉淀在里面,
就形成了化石。
5. 沙或泥土堆积,慢慢地形成沉积岩(石灰岩)
(一般需要几百万年),化石就保存在岩石中。
6. 某些岩石层在地壳变化时冒出水面,在风和水
的长期侵蚀下,露出了化石。
动物的粪便和蛋也可以形成化石,这类化石被称为遗物化石。
恐龙蛋化石
粪便化石
动物在沙地或泥地上爬过的痕迹和留下的足印,也可以形成化石,这类化石叫做遗迹化石。
植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与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类似。
为什么化石生物与现在生物不一样呢?
说明地球上的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
在高山上会发现海洋贝壳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地壳在变动的。现在的高山原来是海洋。
挖掘到一大堆古生物化石后,科学家怎样进行研究呢?
科学家用光谱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测定出化石生物距今的年代,然后将同类化石标本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起来,从中寻找生物变化的规律和证据。
1.将一系列年代不同的马化石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的体型在逐渐______,四肢由___趾变为___趾,最后变成___趾。
高大
四
三
更适应于奔跑。
2. 根据始祖马和近代马的特征,你能描述它们当时的
生活环境吗?
始祖马体型如狐、前肢有四趾的特征,推测不适应于奔跑适应于跳跃,可能生活在草丛或灌木丛中。
单
3、化石的意义
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通过观察化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通过对大量各类化石的研究,目前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地进行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缓慢演变,我们称之为生物演化。
1.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生物演化的现象或证据?
解剖学的证据——同源器官(鲸的鳍、鸟的
翅膀、马的前肢、人的上肢结构与部位相似)
胚胎学的证据——数种脊椎动物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形态相似。
2、1938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
捕获的腔棘鱼,约3 亿年前它们就已
在地球上出现,但其形态结构至今仍
无多大改变,因此被称为“活化石”。
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由于腔棘鱼能
适应环境而不被淘汰,所以能存活下来。
目前,科学家已开始通过分析比较某些古生物遗体和古生物化石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来推测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大量的事实表明,生物是进化的。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种理论
三、进化论的演变
1.布丰的直线进化理论
2.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1.布丰(1707~1788)
的直线进化理论
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
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
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
类演变而来的。
例如,现代的鳄鱼是古代鳄鱼的后代,古代鳄鱼是远古时代鳄鱼的后代。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是因为物种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气候和食物的变化,引起了生物体的改变。
2.拉马克(1744-1829)
的“用进废退”理论
拉马克认为,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其他物种变化而来的,现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1.“用进废退”:生物体器官经常使用变得发达,
而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退化。
2.“获得性遗传”: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
遗传的。
3.“定向变异”:生物的变异一定是向着适应环
境的方向改变的。
“拉马克理论”解释长颈鹿的腿和颈为何那么长?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祖先的腿和颈都不长,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干旱,地上的草枯死了,这些动物只能把颈伸长去吃树叶,久而久之,经常使用的腿和颈就长长了。这种特征会遗传给它的后代,后代出生时腿和颈就比父母长一些。这种现象一代代地传下去,最后就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比较布丰和拉马克的理论,在有关现存物种的来源、进化原因等方面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
答:两者共同之处是:物种是可变的,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不同之处:布丰认为生物是直线式进化的,如远古鳄鱼→古代鳄鱼→现代鳄鱼。
而拉马克认为现存的物种是由其它物种进化而来的,并用“用进废退”的进化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
一、生物来源的假说
1、神创论
2、进化论
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
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三、进化论的演变
1.布丰的直线进化理论
2.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1、生物的进化规律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上述三项都是
D
2、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 )
A.古代生存的生物 B.现在生存的生物
C.生物的“进化树” D.古代生物的化石
D
3、在学习“演化的自然”这一章时,小明总结的
下列四个知识点中,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B.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由小型到大型
D(共22张PPT)
第二课时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达尔文(1809~1882)
的自然选择理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遗传给后代。
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认为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
④适者生存。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
①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②生存斗争;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要生存就必须与无机环境、异种个体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
③遗传变异;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④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长颈鹿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比颈和前肢短些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自 然
选 择
过 度
繁 殖
生 存
斗 争
遗 传
变 异
适 者
生 存
四个要点间的关系:
基本条件
手段、动力、途径
生物进化内因
(外因)
必然结果
核心内容
曾经有科学家讲过,“科学发展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的斗争,新旧理论的替代并不绝对代表正确的取代错误的。正确的理论中有错误,错误的理论中也有正确的东西。”请分析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分别汲取了布丰和拉马克理论的哪些观点。
(1)认为生物是处于进化之中;
(2)认为生物的变化是逐渐的;
(3)在生物进化中,环境起了主导作用;
拉马克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达尔文认为环境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起主导作用的,即不同生物具有的不定变异。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理论,对当时“神创论”的观点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人提出了激烈的抗议。
当时的漫画家嘲笑达尔文认为人与猴有亲缘关系的观点。所画的是达尔文及其祖先的漫画。
(2)达尔文学说有许多证据的支持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生物进化应当存在过渡的类型。
处于爬行类与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就被认为是有力的证据。
我国辽
宁省北票市四合屯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也是有力证明。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在19 世纪的英国,博物学家
观察到桦树尺蛾黑化的现象。
最初,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
大部分体色是浅色的,只有
几只是黑色的。1850年前后,
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工业
的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
厂越来越多,工厂烟囱里冒
出的滚滚浓烟,染黑了树干。到了1900 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1. 【提出问题】
在1850年之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黑色尺蛾?
2. 【建立假设】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 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体色与环境不一致的蛾被捕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
。
。
黑色尺蛾易识别,可能被天敌捕杀?
浅色尺蛾不容易被天敌识别,生存机会大?
3.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解释。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桦树尺蛾产生后代时都会出现灰色蛾和黑色蛾。
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
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在1850年以前,树林的树干均为灰色,浅色尺蛾体色与环境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机会大、数量逐渐增多(适者生存)。
黑色尺蛾体色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天敌捕食,而导致数量逐渐减少(不适者淘汰)。
从1850年到1900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烟囱的滚滚浓烟染黑了树干,黑色的尺蛾这是容易生存下来,因而数量增多(适者生存)。
为何1900年以后环境中还存在浅色尺蛾呢?
少量生命力顽强的浅色尺蛾适应环境生存下来。
黑色尺蛾在繁殖后代时也会出现浅色尺蛾
(不定向变异)。
今天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请预测不同体色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
浅色尺蛾体色数量逐渐增多、黑色尺蛾数量减少(适者生存)。
四、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动物的进化历程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类
爬行类
哺乳类
2、植物的进化历程
藻类
苔藓类
蕨类
裸子植物
直到距今6500万年,被子植物才兴盛起来。
3、生物的主要进化历程
人类的演化历程
古代人类对自身的起源曾有过许多猜测,并以神话的形式流传下来。在中国,有女娲揉团黄土造人的传说;在欧洲,则有上帝造人的说法。到19 世纪后半叶,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达尔文的启示下,以进化论的观点研究人类的起源,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论点,这就是“人猿同祖论”。
对古猿和古人类化石的进一步研究证明,人类是由已从地球上灭绝的古猿类进化而来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
古人类化石,大多残缺不全,
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过六
七百万年前。现在古生物学家
认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可分
为: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
1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是
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如我国发现的北京猿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5万年前,如我国广东的马坝人;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5万~1万年前,如北京的山顶洞人。
1.通过查阅中华龙鸟的化石资料,我们知道
中华龙鸟属于( )之间的过渡类型。
A.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和鸟类
C.两栖类和鸟类 D.鸟类和爬行类
D
2.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因是-------------( )
A. 遗传 B. 自然选择 C. 变异 D. 生存斗争
B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自然选择学说
来看,这属于---------------------------------( )
A.适应性 B.适者生存C.生存斗争 D.过度繁殖
D
4. 人类起源于----------------------------------(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类人猿 D.黑猩猩
B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节 生物的进化 练习
一、我学会了
1、生命是如何起源有不同的学说。主要代表的学说有: 、 。这两种学说曾进行过长期的斗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相信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通过对 和遗传物质的研究,获得了很多生物进化的证据,现在 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 、 和遗迹,都称为化石。动物的粪便和蛋也可以形成化石,这类化石被称为 化石,动物在沙地或泥地上爬过的痕迹和留下的足印,也可以形成化石,这类化石叫做 化石。21教育网
3、通过对大量各类化石的研究,目前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地进行着由 到 ,由 到 的缓慢演变,我们称之为生物演化。
4、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的解释有不同理论。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的是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他认为物种是 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 的种类演变而来的。1809 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新的观点,即“ ”。对神创论造成致命打击的是英国生 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 》,其中解释物种进化原因的 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其实质是 , 。21cnjy.com
5、达尔文还认为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 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 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 关系。
二、我理解了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B. 动物在沙地上留下的足印,也可以形成化石
C. 在年代久远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 根据马的化石推测现代马可能由始祖马进化而来
7、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B. 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 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D. 化石是地壳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
8.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不能推测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趋势 B. 生物的生存年代
C.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D. 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9、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晚很多,由此推知----( )
A. 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 物种A比物种B的体型大
C. 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D. 物种A一定由物种B进化而来
10、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长颈鹿进化的原因是---------------------------------( )
A. 颈长者的繁殖能力较强 B. 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自然选择的结果
11.下列观点属于进化论的是 ①生物是神创造的②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现的③生物不是神创造的 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渐演变而来的 ⑤各种生物之间无任何亲缘关系
⑥各种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
A. ③④⑥ B. ①②⑤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12.由于低处的植物都枯死了,长颈鹿的祖先不得不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久而久之,
经常使用的颈和腿就长长了。这种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出自-----------------------( )
A. 布丰 B. 拉马克 C. 达尔文 D. 米勒
13、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 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C.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一定获胜
14、雷鸟的羽毛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据进化论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B. 这种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两种毛色中较细密的是灰褐色的
D. 雷鸟羽毛发生的变化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15.对下列观点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B. 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 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了有利变异的结果
16.科学家发现在种子蕨的生活史中出现了种子,但没有花,说明种子蕨是------( )
A.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B.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C. 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D.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17、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
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兔子毛色的不同颜色是相对性状
B. 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子
C. 浅色兔子为适应环境毛色发生深色变异
D. 不同毛色兔子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如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请分析回答:
(1)哺乳动物(B~G)都由原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所以它们具有 。
(2)由于原始哺乳动物不同的个体 的不同,
产生的变异中有适应不同环境的有利生存的变异,也有一部分在 过程中被淘汰。
(3)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可以解释生物界进化的结果是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