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第4节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的演化
1.46亿年前,地球是一个由________构成的炽热的球。
2.2.5亿至0.7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动物繁盛。
3.0.7亿年前至今,地球在第三纪经历了大规模的________。
二、生命的起源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米勒在实验室用充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烷、氨气、氢气和水的密闭装置,以加热、放电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和尿素等。
三、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1.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化石:是指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顺序:化石研究证明生物进化的顺序为:简单→________、低等→________、水生到________。
四、进化论的演变
达尔文的进化论即________学说是目前被多数人认可的理论。
目前自然界现存的生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生物对当前的环境都具有________性。
五、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动物的进化顺序:________动物→________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________→爬行类
?________
?哺乳类。
2.植物的进化顺序:藻类→________→蕨类→________→被子植物。
A组 基础训练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气、水蒸气、臭氧、氧气、甲烷
B.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氨气、氧气
C.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氨气、甲烷
D.氢气、水蒸气、氨气、氮气、二氧化碳
2.(内江中考)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
3.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4.保护原始生命不受宇宙射线和紫外线伤害主要依赖( )
A.喷射的火山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原始陆地
5.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进行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形成了( )
A.原始大气
B.有机小分子
C.有机大分子
D.原始细胞
6.可作为研究生物进化主要证据的是( )
A.地层分布
B.生物结构
C.化石
D.器官比较解剖
7.在寒冷的冬天,枫树会落叶,樟树却保持满树青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枫树不适应寒冷环境
B.枫树、樟树都适应寒冷环境
C.樟树比枫树更适应寒冷环境
D.这是樟树和枫树在进行竞争
8.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9.(广州中考)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颜色
B.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
C.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
D.自然选择
10.(临沂中考)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生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11.地球的演化:46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在距今约________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体在________中诞生。
12.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漫无止境的进化逐渐________而来的;生物是可变的,是进化而来的;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进化论的演变。
学说
祖先
进化原因
核心思想
布丰进化学说
相同
①________
物种可变
拉马克学说
不同
用进废退
物种可变、用进废退、②________遗传
达尔文进化论
相同
③________
物种可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B组 自主提高
14.(攀枝花中考)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第14题图
A.兔子不同毛色是相对性状
B.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
C.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浅色兔子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深色变异
15.(枣庄中考)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6.(盐城中考)某生物学习小组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165
32
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17.(泰安中考)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7题图
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
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18.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按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骆驼的这一适应特征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__的结果。
第18题图
第3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第4节 生物的进化
【课堂笔记】
一、1.岩浆 2.裸子 爬行类 3.造山运动
二、氨基酸 有机酸
三、1.遗体 遗物 遗迹 2.复杂 高等 陆生
四、自然选择 适应
五、1.无脊椎 脊椎 两栖类 鸟类 2.苔藓类 裸子植物
【课时训练】
1-5.CDDBB 6-10.CBBDC
11.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38 海洋
12.演变 亲缘关系
13.①环境的改变(气候和食物的变化) ②获得性
③自然选择
14-17.DDAC
18.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 脑干 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