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2-16 09:16:22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证据》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2)了解生物进化的解剖学证据。
(3)了解生物进化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比较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树立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比生命起源认识的不同观点,认同唯物主义生命观。
【教学重点】
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课本的插图,对较早的动植物化石与较晚的动植物化石进行对比,从而形成生物的进化观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生物进化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各种多姿多彩的生物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内容。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纷繁复杂。那么,它们是怎样进化来的呢?www-2-1-cnjy-com
学生讨论、大胆猜测,教师总结:
为了寻求答案,科学家寻遍千山万水,走遍千山万壑,历经艰辛,找到了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了原始生命经过及其漫长的年代,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么,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化石证据
(过渡)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地球的演变过程也没有文字记载,但科学家却找到了生物留下的印记——化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阅读课文P7第二自然段,思考:
什么是化石?
课件展示:各种化石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视频,结合课文内容,归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质疑: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历史?
观察课文P8图5.1—6,讨论:
(1)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
(2)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课件展示:马及其前肢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师生达成共识:
(1)从始祖马出发,在整个马的进化过程中,遵循着以下这些特征的变化:体型增大,腿和脚伸长,侧趾退化,中趾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版权所有:21教育】
(2)说明现代马是由体型较小的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来的。
3 .走进科学家:
课件展示: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的相关资料
居维叶:18-19世纪法国博物学家、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不同地层里埋藏着不同类型的动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动物的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则与现代动物的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在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在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科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探究!
阅读课文P9及图5.1-7,思考:
(1)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
课件展示:岩层与化石关系示意图
学生交流、反馈、师生共同总结:
(1)①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②早期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期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③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2)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这说明了什么?
播放视频:化石的形成
学生观看、归纳:
地层形成有早有晚,生物进化有先有后。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说明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知识拓展:另一种生物的化石证据
课件展示: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4. 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出现的规律总结: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期的地层里。
知识链接:
课件展示: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五代十二纪。五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太古代没有分纪,元古代只有震旦纪,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有第三纪、第四纪。各类生物在地质年代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21教育网
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中华龙鸟化石、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四朵花
(二)解剖学证据
(过渡)除了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外,生物进化的证据还很多,比较不同生物个体的解剖结构,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21cnjy.com
1.请学生观察课文P10图5.1-8,思考:
(1)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2)通过比较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你认为它们的功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1·cn·jy·com
观察图片,比较分析,结合课文讨论、反馈,师生达成共识:
(1)它们的上肢都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排列方式基本一致。在功能上,它们的作用分别是适于游泳、飞行、行走、支撑、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等。
(2)为了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它们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2.小结:
同源器官:来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
意义: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拓展延伸:
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是同源器官吗?为什么?
说明:不是。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是功能相同的器官,称为同功能器官,但来源不同,不属于同源器官。
(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后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1·世纪*教育网
温馨提示:
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其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差异大的亲缘关系远,反之亲缘关系近。2-1-c-n-j-y
人类细胞色素c是一种由112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是细胞质中与呼吸有关的、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蛋白质。21*cnjy*com
1.课件展示: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比较,分析讨论:
(1)从表中所列生物可看出不同生物与人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小不同,其中差异最大和差异最小的生物分别是哪种?【来源:21cnj*y.co*m】
(2)你认为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
(3)通过比较图中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认真观看,比较、讨论、反馈,师生共同总结:
(1)差异最大的是酵母菌,差异最小的是猴。
(2)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猴,亲缘关系最远的是酵母菌。
(3)规律: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大。2·1·c·n·j·y
2.知识拓展:
课件展示:
(1)胚胎学证据: 胚胎学在19世纪蓬勃发展的,是研究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叙述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从而了解各种动物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也可广义地理解为研究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过程的学科。www.21-cn-jy.com
(2)遗传学证据:由于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个体,其染色体的结构也必须相似。遗传学上利用DNA分子杂交的技术,可以检查不同生物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得知是否有着共同的进化祖先。
 三、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把你学的知识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四、挑战自我
1.下面能揭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的证据中,最可靠的是( A )
A.各类化石在地层中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
B.所有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
C.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比较
D.对同源器官的研究
2.下面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B )
A.鱼的鳃裂和蛙肺 B.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
C.鸟的翼和昆虫的翅 D.鱼的鳍和鲸的鳍
3.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的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
4.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B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5.鱼、蝾螈、龟、鸡、猪、牛、兔这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 D )
A.它们的胚胎相似
B.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
D.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是用鳃呼吸
【板书设计】
化石证据(最直接的)
生物进化的证据 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
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所以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学习,先了解科学家们的推测,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有关插图,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预设的活动,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兴趣浓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很好地诠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9张PPT)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激 趣 导 入
情境导入
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纷繁复杂。那么,它们是怎样进化来的呢?
为了寻求答案,科学家寻遍千山万水,走遍千山万壑,历经艰辛,找到了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了原始生命经过及其漫长的年代,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么,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各种生物是通过进化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化石发掘现场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一、化石证据
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的几十亿年的历史,地球的演变过程也没有文字记载,但科学家却找到了生物留下的印记——化石。
1.阅读课文P7第二自然段,思考:
什么是化石?
恐龙化石
三叶虫化石
蜻蜓化石
恐龙蛋化石
鱼 化 石
树 叶 化 石
琥 珀 化 石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
鱼 恐龙卵 恐龙脚印
距今1000万~300万年前的马,体型与现代马相似,中趾趾端形成硬蹄,侧趾退化成遗迹,适于在草原上快速奔跑。
距今2000万年前的马,它们的四肢变长,中趾唯一着地,生活在草原上。
距今4000万年前的马,体型像现代的羊,前足和后足都有三趾,生活在丛林中。
距今5000万年前的始祖马,体型如狐狸,前足四趾,后足三趾,生活在丛林中。
2. 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历史?
(1)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
观察课文P8图5.1—6,讨论:
小结:
从始祖马出发,在整个马的进化过程中,遵循着以下这些特征的变化:体型增大,腿和脚伸长,侧趾退化,中趾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
(2)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说明现代马是由体型较小的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来的。
居维叶:18-19世纪著名法国博物学家、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不同地层里埋藏着不同类型的动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动物的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则与现代动物的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在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在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3 .走进科学家
科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探究!
阅读课文P9及图5.1-7,思考:
(1)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
早期
晚期
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早期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期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晚期地层
古老地层
生物简单、低等
生物复杂、高等
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2)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这说明了什么?
化石的形成
地层形成有早有晚,生物进化有先有后。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说明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始祖鸟化石及复原图
另一种生物的化石证据
激 趣 导 入
知识拓展
被覆羽毛,有翅膀,有喙
有爪,嘴里有牙齿
比较
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
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出现的规律总结: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期的地层里。
激 趣 导 入
知识链接
地质年代是指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五代十二纪。
地质年代
五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太古代没有分纪,元古代只有震旦纪,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有第三纪、第四纪。各类生物在地质年代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中华龙鸟化石
激 趣 导 入
拓展延伸
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四朵花
辽宁古果
中华古果
十字里海果
李氏果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二、解剖学证据
除了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外,生物进化的证据还很多,比较不同生物个体的解剖结构,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
1. 观察课文P10图5.1-8,思考:
(1)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肱骨
肱骨
肱骨
肱骨
肱骨
指骨
指骨
指骨
指骨
指骨
桡骨
桡骨
桡骨
桡骨
桡骨
尺骨
尺骨
尺骨
尺骨
尺骨
腕骨
腕骨
腕骨
腕骨
腕骨
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骨和人的上肢骨比较:
(1)它们的上肢都由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排列方式基本一致。在功能上,它们的作用分别是适于游泳、飞行、行走、支撑、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等。
(2)通过比较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你认为它们的功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得什么结论?
为了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它们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同源器官:来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
意义: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小结:
激 趣 导 入
拓展延伸
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是同源器官吗?为什么?
不是。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是功能相同的器官,称为同功能器官,但来源不同,不属于同源器官。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三、分子生物学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后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细胞色素c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生物体内的细胞色素c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存在着差异,并且其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差异大的亲缘关系远,反之亲缘关系近。
人类细胞色素c是一种由112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是细胞质中与呼吸有关的、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蛋白质。
温馨提示
1.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比较,分析讨论:


猪牛羊



大袋鼠

火鸡
响尾蛇
海龟
金枪鱼

链孢霉
念珠菌
酵母菌

(1)从表中所列生物可看出,不同生物与人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小不同,其中差异最大和差异最小的生物分别是哪种?
(2)你认为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
(3)通过比较图中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差异最大的是酵母菌,差异最小的是猴。
(2)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猴,亲缘关系最远的是酵母菌。
(3)规律: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高;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大。
(1)胚胎学证据: 胚胎学在19世纪蓬勃发展的,是研究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叙述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从而了解各种动物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也可广义地理解为研究精子、卵子的发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过程的学科。
激 趣 导 入
知识链接




(2)遗传学证据:由于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个体,其染色体的结构也必须相似。遗传学上利用DNA分子杂交的技术,可以检查不同生物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得知是否有着共同的进化祖先。
生物进化的证据
解剖学证据
分子生物学证据
化石证据
同源器官
共同的祖先
判定亲缘关系
最直接的证据
激 趣 导 入
课堂总结
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1.下面能揭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的证据中,最可靠的是( )
A.各类化石在地层中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
B.所有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都从一个受精卵开始
C.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比较
D.对同源器官的研究
2.下面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
A.鱼的鳃裂和蛙肺 B.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
C.鸟的翼和昆虫的翅 D.鱼的鳍和鲸的鳍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A
B
3.关于地层中生物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在新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有的也可以找到一些高等生物的化石
4.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比猿高等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D
B
5.鱼、蝾螈、龟、鸡、猪、牛、兔这7种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和尾,这说明( )
A.它们的胚胎相似
B.脊椎动物和人都是由古代原始的有鳃有尾的共同祖先
进化来的
C.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游水能力
D.脊椎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是用鳃呼吸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