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进化的顺序,进一步锻炼学生运用比较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培养唯物主义思想观和保护生命、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教学难点】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方法】
激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复习动植物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恐龙复原图
在距今2亿~6500万年前,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繁盛的陆生脊椎动物。随着年代的更替和环境的变迁,许多种生物像恐龙一样永远地消失了。但是,还有许多生物类群顽强地存活下来,繁衍生息,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怎样进化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物进化的历程》去探个究竟吧!21·cn·jy·com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过渡)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直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再现。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可以间接地概括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1.观察课文P14图5.1-11,回顾讨论:
比较四类常见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件展示:四类植物
学生回忆、讨论、反馈、总结:
2.观察课文P14图5.1—12,完成表格内容:
课件展示: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示意图比较
学生回忆、讨论、反馈,总结:
质疑:
(1)根据各类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
(2)分析填写的表格,你能从中推测出动物的进化趋势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思考,归纳:
(1)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
(2)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3.总结: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就是这样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着,而且各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生物界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www.21-cn-jy.com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过渡)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了直观呈现,人们把这个复杂的进化过程画成一棵进化树。2·1·c·n·j·y
1.阅读课文P15图5.1-14,观察思考:
(1)为什么进化树的根是一个完整体,而逐渐产生了动植物的分支?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什么的延伸?”树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归纳:
(1)现在各种动植物都是由进化树“树根”上的原始生命进化来的。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年代的延伸。“树干”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2.小游戏---找位置
请仔细观察各类生物的进化关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内把“生物进化树”拼装完整。
(1)在规定时间内拼装正确的小组奖励三分。
(2)拼装正确且所用时间最少的小组奖励四分。
(3)拼装正确且敢于描述生物进化历程的小组奖励五分。
学生游戏,分组展示成果,教师积分并点评。
3.我们大家的共同杰作——进化树完成了,你能用一种更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播放视频: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学生讨论,总结:
课件展示:
(2)动物进化的历程
学生讨论,总结:
课件展示:
①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②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4.知识链接
(1)有人认为生物进化树还不够全面,你认为怎样修改才更完善?
应该在生物进化树上补充病毒和原核生物
(2)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的不同。
5.总结
我们知道了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法,理解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总体趋势。现在的各种生物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爱护生物就是爱护我们的家人。21教育网
6.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种子蕨、古脊椎动物、鸭嘴兽图片
(1)种子蕨是在石炭纪开始出现的一个重要植物类群,到三叠纪和侏罗纪极为繁盛,在白垩纪初期灭绝。绝大多数种子蕨具有大型蕨叶(多为羽状复叶),在生殖蕨叶上长有种子和花粉囊。说明:种子蕨的存在可以说明种子植物是由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2)古脊椎动物,头部像鸟,身上有羽毛,有爪和翅膀,稍能飞行;但又有牙齿,与爬行动物近似,尾巴很长(尾椎多达20个),由多根尾椎骨构成。说明:一般认为它是爬行动物到鸟类的中间类型。21cnjy.com
(3)鸭嘴兽为哺乳动物,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这种动物可以有力地证明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把你学的知识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四、挑战自我
1.下列植物类群中,受精作用已经完全脱离水的限制的是( D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 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B )
A.原始的苔藓植物 B.原始的藻类植物
C.原始的蕨类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3.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C )21·世纪*教育网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
4.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A )
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原始的节肢动物 D.古代爬行类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C )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C.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6.从生物进化的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D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从水生到陆生
从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的进化历程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动物的进化历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进化的大体趋势。再利用总结的结论分析生物进化的历程,便于学生养成在“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认知、在认知中升华”的好习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节课较多地使用比较的方法。比较法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通过技能训练与趣味性的知识紧密结合,如 “让进化树结果实”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1张PPT)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在距今2亿~6500万年前,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繁盛的陆生脊椎动物。随着年代的更替和环境的变迁,许多种生物像恐龙一样永远地消失了。但是,还有许多生物类群顽强地存活下来,繁衍生息,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怎样进化成今天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物进化的历程》去探个究竟吧!
恐龙复原图
激 趣 导 入
情境导入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一、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直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再现。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可以间接地概括出生物进化的趋势。
1. 观察课文P14图5.1-11,回顾讨论:
比较四类常见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观察回忆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种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适于陆地生活,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种子植物
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结构 进化水平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水中
阴湿的地方
阴湿的地方
真正的陆生植物
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茎叶的分化,没真正的根
有根茎叶的分化
根茎叶发达
低等
低等
较高等
高等
======
水生
陆生
简单
======
复杂
低等
======
高等
我会总结
一心房一心室
两心房一心室
鱼类
两栖类
2. 观察课文P14图5.1-12,完成表格内容:
观察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
两心房一心室,心室 内有不完全的隔膜
两心房两心室
爬行类
鸟类、哺乳类
心房
心室
类群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心脏结构
血液循环
结论 一心房
一心室
两心房
一心室
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
两心房
两心室
两条途径
一条途径
两条途径
两条途径
脊椎动物越高等,心脏结构越复杂,血液循环越完善,动静脉血混合的程度越低,越有利于氧气的运输。
我会总结
(1)根据各类动物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
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
(2)分析填写的表格,你能从中推测出动物的进化趋势吗?
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质疑: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就是这样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着,而且各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生物界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结: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阅读课文P15及图5.1-13,
观察思考:
(1)为什么进化树的根是一个完整体,而逐渐产生了动植物的分支?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什么的延伸?”树干“代表什么?大小分枝代表什么?
(1)现在各种动植物都是由进化树“树根”上的原始生命进化来的。
(2)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年代的延伸。“树干”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游戏规则:
请仔细观察各类生物的进化关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内把“生物进化树”拼装完整。
(1)在规定时间内拼装正确的小组奖励三分。
(2)拼装正确且所用时间最少的小组奖励四分。
(3)拼装正确且敢于描述生物进化历程的小组奖励五分。
2.小游戏---找位置
Thinking
about
……
3.我们大家的共同杰作——进化树完成了,你能用一种更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生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单细胞藻类
原始种子植物
(1)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被子植物
原始扁形动物
原始腔肠动物
原始单细动物
原始线形动物
原始软体动物
原始环节动物
原始节肢动物
(2)动物进化的历程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爬行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鱼类
原始鸟类
原始哺乳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激 趣 导 入
知识链接
(1)有人认为生物进化树还不够全面,你认为怎样修改才更完善?
应该在生物进化树上补充病毒和原核生物
(2)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营养方式的不同
种子蕨化石
种子蕨是在石炭纪开始出现的一个重要植物类群,到三叠纪和侏罗纪极为繁盛,在白垩纪初期灭绝。绝大多数种子蕨具有大型蕨叶(多为羽状复叶),在生殖蕨叶上长有种子和花粉囊。
种子蕨的存在可以说明种子植物是由蕨类植物进化而来的。
激 趣 导 入
拓展延伸
古脊椎动物,头部像鸟,身上有羽毛,有爪和翅膀,稍能飞行;但又有牙齿,与爬行动物近似,尾巴很长(尾椎多达20个),由多根尾椎骨构成,一般认为它是爬行动物到鸟类的中间类型。
鸭嘴兽为哺乳动物,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乳房和乳头,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这种动物可以有力地证明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
我们知道了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比较法,理解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总体趋势。现在的各种生物虽然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都起源于同一祖先。爱护生物就是爱护我们的家人。
生 物 进 化 的 历 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结构上
生活环境上
进化地位上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植物的进化历程
动物的进化历程
激 趣 导 入
课堂总结
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1.下列植物类群中,受精作用已经完全脱离水的限制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 下列植物中,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
A.原始的苔藓植物
B.原始的藻类植物
C.原始的蕨类植物
D.原始的裸子植物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D
B
3.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从水生的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原始的节肢动物,可以充分说明动物的进化(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少数到多数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C
4.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的鱼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原始的节肢动物 D.古代爬行类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
A.起源于水生脊椎动物
B.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C.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D.起源于陆生的无脊椎动物
C
A
6.从生物进化的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