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2-16 10:01:23

文档简介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桦尺蛾类型的变迁了解生物的进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学习,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达尔文的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生物的进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与生物进化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恐鸟、巨型蜻蜓、熊猫、长毛象图片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物种会灭绝?有些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但与远古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其中的奥秘。21cnjy.com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1.欣赏:课件展示:冬雷鸟、夏雷鸟和几种不同环境中的蛙等图片
思考:保护色的概念和意义。
播放视频:保护色
学生观看图片、视频,讨论、反馈,明确:
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意义: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2. 动物这种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
(1)了解实验步骤:
播放动画: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2)温馨提示
① 全班分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② 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可不一样;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的颜色一致。
③ 在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21·cn·jy·com
④ 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3)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吗?
做出假设: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分组:4人一组
组长:组织、发令
督察:监督、补充幸存者后代(每个幸存者产生3个后代)
捕食者:(要随机捕食,每代捕食5次,每次捕食1个猎物:小纸片)
记录员:记录每代开始数和幸存者数
记录表:
得出结论: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4)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总结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明确:
适者生存: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一代一代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www.21-cn-jy.com
拓展视野:课件展示拟态、警戒色
3.实例来验证:讨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品种变迁的过程。
课件展示:桦尺蛾工业黑化的事例,讨论:
你能解释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蛾形成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鼓励,师生共同明确:
环境和鸟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具有选择优势。这就是自然选择。
4.归纳自然选择的过程:
(二)自然选择学说
(过渡)最早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是英国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对于达尔文,同学们有什么了解吗?21·世纪*教育网
1.走进科学家
请阅读课文P18第二自然段,了解达尔文。
课件展示: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青年时代曾进行过五年的环球航海考察,考察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
2.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它分析了很多生物现象,雄辩地辨析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吧。
学生阅读P19图5.1-16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思考:
(1)为什么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环境变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尝试描述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课件展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学生观察、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明确:
(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使长颈鹿祖先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2)定向选择作用。
(3)适者生存。
结论:长颈鹿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总结自然学说
阅读P20第一然段,思考:
(1)大多数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如果没有天敌,即使繁殖速度不是很快的动物,也会在短时期内产生大量后代,这样的现象称为过度繁殖。过度繁殖会带来什么问题?
(2) 生物生存的空间和所需要的食物是有限的,为了生存,生物之间会出现什么现象?
(3)生存斗争总有胜败,什么类型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取胜?
(4)这与生物的遗传、变异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讨论、反馈、师生共同明确:
(1)过度繁殖会使生物需要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2)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使少数个体生存下来。
(3)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
(4)过度繁殖引发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不适者被淘汰。
(5)你能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和要点吗?
播放视频:自然选择,总结自然选择学说概念、要点
学生观看,尝试总结,教师点拨: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强调:自然选择学说四个要点之间的联系:
4.学以致用
(1)青霉素是一种药效显著的抗生素,但是长期使用青霉素后却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从而使青霉素失效。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大多数细菌具有了抗药性,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减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资料分析
一年生的植物只产生2粒种子。预计20年后会有1048576株后代。
通过阅读资料,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事实上这种现象会发生吗?为什么?
过度繁殖;事实上没有这种现象。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2·1·c·n·j·y
(三)人工选择
(过渡)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极为相似,人们可以从人工选择中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
1.阅读课本P20-21及图5.1-17,分析讨论:
(1)在各种家鸽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
课件展示:家鸽品种的选育过程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归纳:
(1)人的需要和爱好。
(2)在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决定因素是自然环境,结果是适者生存。2-1-c-n-j-y
(3)你能再举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其它例子吗?
课件展示:形态各异的金鱼、各种颜色的茶花等。
(4)概括人工选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2.知识链接: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比较
 三、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把你学的知识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四、挑战自我
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 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D )21*cnjy*com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D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异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3.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C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 )
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D.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5.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A )
A.选择是不定向的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自然选择(达尔文)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二、人工选择
人 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事例,丰富学生知识,进一步引发学习兴趣。模拟实验中,学生兴趣浓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21教育网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进而接受自然选择的观点,学以致用,把比较枯燥且理论性强的内容生动化处理,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意识,使分组学习有实效,不流于形式。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1张PPT)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激 趣 导 入
情境导入
长毛象
巨型蜻蜓
恐鸟
熊猫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物种会灭绝?有些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但与远古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其中的奥秘。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一、生物进化的原因
1. 欣赏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泥土上的蛙
落叶上的蛙
思考:
保护色的概念和意义
保护色
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2. 动物这种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1)了解实验步骤:
① 全班分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② 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可不一样;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的颜色一致。
③ 在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④ 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
(2)温馨提示
(3)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吗?
做出假设: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分组: 4人一组
组长:组织、发令
督察:监督、补充幸存者后代(每个幸存者产生3个后代)
捕食者:(要随机捕食,每代捕食5次,每次捕食1个猎
物:小纸片)
记录员:记录每代开始数和幸存者数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 颜色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黑 5
白 5
蓝 5
红 5
记录表: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得出结论:
(4)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能总结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吗?
适者生存: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一代一代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
枯叶蝶
拟 态
竹节虫
激 趣 导 入
拓展视野
秘鲁叶状螳螂
竹节虫
象鸟类粪便的幼虫
角蝉
尺蠖
兰花螳螂若虫
我像谁?
箭毒蛙
金环蛇
有毒刺的热带毛虫
黄蜂
别惹我!
箭毒蛙
海葵
毒蝇菌
警戒色
3.实例来验证:讨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品种变迁的过程。
1850年考察英国曼彻斯特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浅色个体占多数
1950年考察英国曼彻斯特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深色个体占多数
你能解释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蛾形成的原因吗?
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具有选择优势。这就是自然选择。
环境和鸟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生物
有利变异
淘汰
适应环境
不利变异
生存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4.自然选择的过程
Thinking
about
……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二、自然选择学说
最早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是英国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对于达尔文,同学们有什么了解吗?
1.走进科学家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青年时代曾进行过五年的环球航海考察,考察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
2.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它分析了很多生物现象,雄辩地分析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达尔文是怎样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吧!
阅读P19图5.1-16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思考:
(1)为什么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有的长,有的短?
(2)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环境变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尝试描述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
长颈鹿的长
脖子是怎么
来的呢?
现代长颈鹿
个体差异
适者生存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使长颈鹿祖先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2)定向选择作用
(3)适者生存
结论:长颈鹿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总结自然学说
3.总结自然学说
过度繁殖
过度繁殖会带来什么问题?
过度繁殖会使生物需要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生存斗争
生物生存的空间和所需要的食物是有限的,为了生存,生物之间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使少数个体生存下来。
遗传与变异
生存斗争总有胜败,什么类型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取胜?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斗争中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过度繁殖引发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不适者被淘汰。
(5)你能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概念和要点吗?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要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选择者是
选择的动力
选择的原因
选择的结果
选择的基础
自然环境
生存斗争
过度繁殖
适者生存
遗传和变异
强调
自然选择学说四个要点之间的联系:
激 趣 导 入
学以致用
(1)青霉素是一种药效显著的抗生素,但是长期使用青霉素后却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从而使青霉素失效。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绝大多数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大多数细菌具有了抗药性,青霉素的杀菌作用减弱。
(2)资料分析
一年生的植物只产生2粒种子。预计20年后会有1048576株后代。
通过阅读资料,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事实上这种现象会发生吗?为什么?
过度繁殖;事实上没有这种现象。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三、 人工选择
1.阅读课本P20-21图5.1-17,
分析讨论:
(1)在各种家鸽品种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需要和爱好
(2)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
在家鸽品种的培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决定因素是自然环境,结果是适者生存。
(3)你能再举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其它例子吗?
形态各异的金鱼
各种颜色的 茶花
(4)概括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鸡的选育
选择因素 选择结果 进化速度

自然环境
符合人类的需求和爱好
适应环境
较快
比较缓慢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比较
激 趣 导 入
知识链接
生物进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
激 趣 导 入
课堂总结
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过度繁殖——原因
生存斗争——动力
遗传变异——基础
适者生存——结果
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 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异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D
D
3.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 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 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 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 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4.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
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D.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C
A
5.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
A.选择是不定向的
B.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
生生物的新类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