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生物的进化

文档属性

名称 1.4 生物的进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17 12: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竹节虫枯叶蝶你能找到我吗?你敢惹我吗?黄蜂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神创论 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进化论  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是谁对生物作了如此合理的设计呢? 生物是进化而来。生物由神创造出来。 物种是逐渐演变产生,不断变化的。 物种是一次性出现,不会改变的。 物种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物种之间无亲缘关系化石的形成过程:遗体上的肌肉腐烂,露出骨骼骨骼被泥土和沙子掩埋无机盐沉淀于骨骼中(无机盐由水渗透带入)沙或泥土继续堆积,形成沉积物,化石被保存于岩石中某些岩石层露出水面化石露出动物遗体(落入水底) 植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与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类似。此外,动物的粪便和蛋也可以形成化石,这类化石被称为遗物化石。动物在沙地或泥地上爬过的痕迹和留下的足印,也可以形成化石,这类化石叫做遗迹化石。
综上所述,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都称为化石。1.地球上曾出现过种类繁多的生物,许多与今天的生物并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化石引发的思考:2.有时在高山上会出现海洋贝壳化石,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不断地进化着,物种也是可以变化的;有些生物不能适应环境而遭到灭绝。现在的生物是化石生物经过长期演变的结果。这说明这座高山以前曾经是个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隆起为高山。 早期的古生物学家对化石生物与现在的生物不相似这一现象感到迷惑不解。通过对化石材料的深入分析,在18 世纪的后半叶,一种思想逐渐明晰起来:世界是运动的,地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星球,生物也是在变化的……这就是物种可变的进化观点。 为了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科学家考察了大量的化石标本,有些人将同类的化石标本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结果发现了一些支持生物演化观点的证据。 根据以上前肢趾的特点和马及其前趾的进化,请分析各类马的体形、运动形式及生活环境?三类马的生境、体形、运动形式的对比5000万年2000万年100万年想一想:从以上对比中,可证明 ? 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这说明海洋中环境变化不是很大,所以海洋生物的进化较慢。1938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捕获的腔棘鱼在约三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现,但其形态结构至今仍无多大改变,因此被称为“活化石”。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腔棘鱼是鱼类向两栖类进化时出现的过渡类型,它的出现证明了两栖类由鱼类进化而来的。在以下化石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种子蕨的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2、始祖鸟的化石,证明了鸟类是从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思考 通过地质年代表,你可发现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否有一定规律,这规律又是怎么样的呢?思考: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从以上规律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想一想:1、证实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2、生物进化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是进化的,但生物为什么要进化呢?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四种理论物种不变理论
布丰的直线进化理论
拉马克的阶梯向上无分支进化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进化论的演变用进废退学说神创论的观点: (物种不变论) 这显然已被证实是错误的!直线进化理论布丰布丰认为:生物是地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而来的.远古鳄鱼→古代鳄鱼→现代鳄鱼物种可变的原因是生物的环境特别是气候和食物发生了改变.进化论的观点阶梯向上无分支进化理论拉马克环境变化是生物变化的原因,即环境变化了,生物在新环境的影响下,习性改变,某些经常使用的器官发达增大,不经常使用的器官逐渐退化;这些变化了的性状能够遗传下去,从而使生物逐渐演化。现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1.“用进废退”:生物体器官经常使用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退化。2.“获得性遗传”: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3.“定向变异”:生物的变异一定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改变的。变异: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进化论的观点长颈鹿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周围没有青草的地方,为了生存,长颈鹿就要时时刻刻伸长脖子去吃树上的叶子。这样经过许多代,脖子就慢慢变长,最后就发展成了今天这样的长脖子。“拉马克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腿和颈为何那么长?讨论:比较布丰和拉马克的理论,在有关现存物种的来源、进化原因等方面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  答:两者共同之处是:物种是可变的,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不同之处:布丰认为生物是直线式进化的,如远古鳄鱼→古代鳄鱼→现代鳄鱼,而拉马克认为现存的物种是由其它物种进化而来的,并用“用进废退”的进化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遗传给后代。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1.地球上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2.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不定向的。个体既存在有利变异,也存在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是积累微小的有利变异。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生存斗争: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要生存就必须与无机环境、异种个体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遗传变异: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长颈鹿的祖先
存在个体差异前肢和颈长干旱环境能吃到高处的树叶生存机会大颈和前肢增长的特征逐渐得到积累并遗传给后代颈和前肢短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机会小被淘汰干旱环境自 然
选 择四个要点间的关系:(外因)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真正原因,以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形成。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内因是不定向变异,外因是环境的选择。生物进化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着被淘汰。意义: 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的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我们都是强者的后代!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证据:
——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存在过渡类型。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中华龙鸟及化石古生物学上的证据:中间过渡类型化石种子蕨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比较生物的DNA和蛋白质获得证据。拉马克与达尔文对生物的进化观点比较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  )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图是某海岛上发现的残翅和无翅的昆虫,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试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在海岛上大量生存。请用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下面现象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海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4、







表生物的进化历程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人类的演化历程: 19世纪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达尔文的启示下提出了“人猿同祖论”三、人类的演化历程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提出人猿同祖论,她认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的。2、科学家通过对古猿和古人类化石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已地球上的古猿类进化而来的。人类的演化过程为:420万~100万年前200万~20万年前20万~1万年前返祖现象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奔跑的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________中获得生存、繁衍。这个过程中,环境对斑马起了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着进化的_________。
(2)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生存斗争方向生存斗争适者生存如图所示,是森林中的树干样品。某次探究活动中,在一个大城市附近的森林中释放了1000只白色和1000只黑色的飞蛾,三周后捕捉到778只被飞蛾和135只黑飞蛾。
(1)该城市附近的森林的树干很可能类似于
A、a B、b C、c D、d
(2)如果00年后重复做这个实验,结果捕捉到950只黑色和55只白色的飞蛾,那么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捕食飞蛾的消费者减少了
B、捕食飞蛾的消费者增加了
C、大气中悬浮颗粒状的污染
物增加了
D、飞蛾的进化速率降低了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