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空气与氧气(3课时 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空气与氧气(3课时 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23 08:30:21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3.1空气与氧气第一课时 你能猜想到空气里有哪些成分?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H2O)等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你能举一个生活现象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想一想: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建立假设:空气中有二氧化碳。设计实验:实验现象:结论:用大针筒把空气压进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对比)但速度比较慢含量较少空气中有哪些成分?提出假设:空气中有水。设计实验:实验现象:结论:把干燥的表面皿盖在放有冰块的的烧杯口,过一会儿,在表面皿上加一些无水硫酸铜把一滴水滴在无水硫酸铜粉末上(对比)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空气中含有水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建立假设:空气中有氧气。设计实验:实验现象:结论:把一根燃烧的木条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中的氧气被其它气体稀释了把一根燃烧的木条放入一瓶氧气中(对比)探究探究活动:思路:消耗掉瓶内的氧气,测量减少的体积占原空气体积的比例。问题一:怎样消耗氧气?用什么物质?氧气在空气中含量大约为多少?红磷燃烧科学家:拉瓦锡探究活动:思路:消耗掉瓶内的氧气,测量减少的体积占原空气体积的比例。问题二:怎样测量减少的体积占空气体积的比例?氧气在空气中含量大约为多少?怎样让水倒吸过来?
氧气体积分数怎么计算?探究活动:思路:消耗掉瓶内的氧气,测量减少的体积占原空气体积的比例。问题三:装置该如何连接?氧气在空气中含量大约为多少?实验装置:
集气瓶燃烧匙止水夹实验方案: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按图把装置连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份。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
。3、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什么现象? ;
瓶内水位变化 ;
消耗的气体跟余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冒出白烟水从烧杯倒吸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1:4(1)装置不能漏气(检查气密性)(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降温、吸收有害的白烟)(3)红磷应过量(将氧气充分反应完)(5)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4)待装置冷却后,方可打开止水夹实验成功的关键:若上述要求没做好,会对实验结论发生什么影响?(1)为什么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到集气瓶内?思考红磷和氧气发生反应, P2O5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把水压入集气瓶中,直至内外压强相等(2)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实验,结果如何?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所以集气瓶内的水几乎不上升。空气组成实验探究改进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拉瓦锡空 气 的 发 现 史1、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组成。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最早发现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3、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又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汽以及其他杂质. 其他成分1%
主要成分
(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1%)氦气
氩气
氙气等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0.94%0.03%0.03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氧气(O2)
21%氮气(N2) 78%空气中相对恒定的是: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还含有因地而异的不定成分:
工厂区附近的氨气、酸蒸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 29空气的密度为 1.293克/升 假如你是空气中某一成分,请用“我是……”的形式说说“我”的用处。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开展活动氧气的作用供给呼吸切割或焊接金属空气的利用氮气的作用
激光技术医疗麻醉制造低温环境    霓红灯、闪光灯稀有气体的作用阅读材料:霓虹灯的颜色课件28张PPT。医疗、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实验室用的少量氧气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原料获得氧气?H2O 电解HgO 加热空气中O2 :21%氧气的制法氧气的工业制法猜一猜如左图的大量氧气是利用什么原料?通过什么方法制取的?空气多次压缩降温液态空气低温蒸发-196℃氮气液氧沸点-196℃沸点-183℃N2O2想一想工业制氧气的过程是一个什么变化过程?物理变化膜分离技术空气一定压力下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富集氧气氧气的工业制法实验室用的少量氧气怎么制取??实验室里常用以下方法制得氧气:找一下,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物质找一下,这些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判断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1.硫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水在通电的生成氢气和氧气。
4.蔗糖放入水中形成糖水。
5.呼吸作用: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
也不是分解反映利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方法二: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法方法一:分解双氧水法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法探究实验中的反应物是什么?H2O2MnO2
H2O2+MnO2
怎样用实验检验猜测?你的实验设计是怎么样的?1、在试管内倒入少量双氧水,观察现象?加热后?2、给二氧化锰加热,观察现象?3、在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观察现象4、过滤反应后的液体,观察二氧化锰有没有减少?探究结果实验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减少。反应物是_______双氧水实验最后生成了氧气和水两种物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你能写出反应表达式吗?(用化学式表示)H2O2H2O+O2讨论二氧化锰没有参加反应,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呢?与哪一步实验作用相似?二氧化锰的作用与加热相似.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二氧化锰像二氧化锰那样,在反应中只起到改变(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方法一:分解双氧水法如左图装置是氧气的发生装置.产生的氧气如何收集到集气瓶中呢?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想一想1、打开分液漏斗滴下双氧水时,导管的一端就会冒出气泡,若此时马上收集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放于集气瓶口时,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回顾:分解双氧水法的实验怎么做呢?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夹:将烧瓶夹到铁架台上开:打开分液漏面的开关收: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氧气移: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关:关上开关想一想2、氧气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3、怎样的气体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4、假如从导管出来的氧气水平放出,它会下沉还是上浮?5、假如直接用集气瓶从导管口收集氧气,集气瓶口应该朝上还是朝下?6、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氧气收集满了?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加热高锰酸钾法分解双氧水法两幅原理图告诉了我们: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有哪些不同?1、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2、反应的条件不同3、反应的仪器和装置不同其它最重要的不同点:实验步骤不同加热高锰酸钾法加热高锰酸钾法步骤: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移: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熄:熄灭酒精灯检、装、夹、点、收、移、熄讨论1、利用图示信息讨论夹试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收集满氧气后,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至1/4处?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破裂。实验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如果不塞会产生什么结果?回顾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方法二:加热高锰酸钾课堂练习:
1、检验氧气的方法( ) A 用火柴去点 B 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 用鼻子去嗅气体 D 用天平去称量
2、下列有关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受热后也不放出氧气。 B 要使过氧化氢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 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D 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BC3、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是( )A 纯净的过氧化氢 B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纯净的二氧化锰 D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5、用过氧化氢分解氧气时,若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产生氧气 B 产生氧气的速度很慢 C 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减少,D产生氧气的速度加快
BCB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B 只能用排水法
C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7、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氧气
8、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无须用到的仪器是( )
A 橡皮塞 B 滴管 C 烧瓶 D 导管ADB课件18张PPT。第1节 空气与氧气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第2课时)生锈的铜币生锈的铁制品金鱼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什么物质有关呢?急救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物质需要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能燃烧就是一种化学性质)知识的回顾颜色,气味,味道,状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 如:研究物质的性质是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等。(一)、物理性质 1.观察一瓶氧气的颜
色和状态。
2.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量氧气飘进鼻孔,闻一闻它的气味。
氧气是一种______的气体。 无色、气态无味瓶底留少量水3、在一瓶氧气中,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观察现象。你的现象是:
带火星木条的氧气中复燃思考3个有趣的问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大.(不易溶于水,30ml/L)2、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是正放的而不倒放?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略大1、瓶底留有水,却还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更旺,这说明了什么?3、根据现象,可以得出氧气的检验方法是什么?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钢瓶内装的是什么物质?呈什么状态?用什么方法?淡蓝色的液态氧通过加压的方法液化.氧气1标准大气压下,在降温到-183℃时液化成淡蓝色液体,-218 ℃变成雪化状的蓝色固体.你能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吗?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 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也可变成雪化状固体.无无不易略大(二)、化学性质 在铺有细砂的燃烧匙里 放入少量的硫,在酒精灯火 焰上加热,直至燃烧,观察 其现象并将结果填在表中。 然后把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燃烧的现象,闻一闻气味,用手触摸瓶壁有什么感觉?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如何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变化过程呢?SO2SO2点燃(二)、化学性质 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
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
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点
燃火柴,待火柴将要烧完时,
立即伸进盛有氧气、瓶底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砂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铁丝在氧气里________________,并____热量,生成一种___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黑为什么?防止火星(高温生产物或熔融的铁)溅落炸裂瓶底。FeO2Fe3O4点燃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什么作用?引燃铁丝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可以燃烧。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氧气的纯度(二)、化学性质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的气体。活泼SO2、Fe3O4、P2O5、N2O5、Na2O ……
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征?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举例:CO2、CO、H2O、H2O2、CaO ……O2、CaCO3、KMnO4 ???×氧气无色又无味,液固淡蓝微溶水;
生来活泼又好动,氧化反应有魅力;
铁丝与我来点燃,火星四射多美丽;
硫粉与咱共燃烧,蓝紫火焰好神气;
我的用途多又广,支持燃烧供呼吸;本课小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 助燃性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液化成淡蓝色液态氧、凝固成雪花状蓝色固体化学性质(活泼)物理性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与硫反应与磷反应与铁反应(蓝紫色火焰)(白烟)(火星四射)(检验)本课小结1.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了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
A.木炭 B.细丝
C.磷 D.硫 C1、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可燃性 (B)能支持燃烧
(C)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B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
(A)镁带 ( B)红磷
(C)硫粉 (D)铁丝C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
(B)盛氧气的集气瓶底没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为黑色固体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B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
(A)用火柴去点燃
(B)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闻氧气的气味B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臭氧 (B)甲烷
(C)空气 (D)水蒸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