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练习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练习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27 14: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练习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2014·台州)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生态浮床(如图),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植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2、(2014·深圳)下列选项中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A、出生率
B、性别比例
C、分层现象
D、年龄结构
3、(2014·绍兴)下列对如图所示某校园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校园里所有的绿色植物是一个种群
B、食物链:光→植物→虫→鸟→微生物
C、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是可以循环的
D、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4、(2014·义乌)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
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
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2014·嘉兴)如图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6、(2014·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
错误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
7、(2012·义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一种报复。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菌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超级细菌”属于分解者
C、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D、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
8、(2013·湖州)定义科学概念,可以使科学知识由无序变得有序,使科学如识形成体系。下列科学概念定义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
B、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C、生活在一定区城内的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D、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比值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综合题(共4题;共16分)
9、(2013·金华)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图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
10、(2014·丽水)2014年5月20日,谢倍珍等三位志愿者从生活了105天的“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如图甲),标志着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实验获得成功。“月宫一号”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由1个综合舱和2个植物舱组成,舱内种植有21种植物,还有一种黄粉虫(以植物为食)为人提供动物蛋白。为了防止病原菌感染,用于植物栽培的水和人生活所需的水都需先净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2)下列关于“月宫一号”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填序号);
A.黄粉虫属于生产者



B.物质循环不需要微生物
C.氧在该生态系统可以循环
D.土壤、空气和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如图乙是“月宫一号”的水循环再生示意图,请根据材料提供信息用箭头将其补充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2013·湖州)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许多都市建筑出现“屋顶绿化”,它一般分为屋顶花园和植被屋面两大类。屋顶花园的植物种类丰富,能够形成一定层次的植物群落,观赏性和稳定性高,但对屋顶的承载能力和土壤的要求高。相比之下,植被屋面是屋顶绿化最简单的形式。植被屋面常选择一些地被植物种植,种类相对单一,对环境条件要求低,维护成本小。
(1)整个植被屋面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院顶花园,其成分简单.所以________ 能力较弱.
(2)考虑屋顶环境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合屋顶植被的杭物应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 。
A.耐干早





B.喜阴湿
(3)下列不属于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

A.改善空气质量
B.预防火灾
C.缓解温室效应
12、(2016 丽水)2016年1月,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成为丽水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公园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已知有84种鱼类,有白鹭、苍鹭、白鹅等鸟类,还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湿地公园的细菌和真菌,可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小鱼、白鹭、浮游动物、浮游藻类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__;
(3)湿地公园经过适度开发和建设,仍然具有生态系统正常功能,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三、填空题(共2题;共8分)
13、(2015 杭州)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 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________。
(2)如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________。
(3)太阳能通过________ 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氧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________ 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生活小窍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原来田螺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水作用,并且田螺的排泄物能够为水草的生长提供肥料,使水草长得更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田螺的加入增强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能力,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水草能进行________ ,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有利于金鱼更好地生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
15、(2015 绍兴)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把头花蓼与蝙蝠蛾划分成两类的依据是  。
(3)这个生态系统中,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答案】B
【考点】种群,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简单问题,生态系统的成分,群落
【解析】【分析】
(1)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
(2)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解答】
AB、群落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故我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植物群落,B正确;A错误。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2、
【答案】C
【考点】群落的结构,群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特征和群落特征。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群落的特征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
【解答】答案A、B、D属于种群特征,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3、
【答案】D
【考点】种群,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A.区分种群和群落。B.食物链的组成。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D.生产者
【解答】:A.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校园里所有的绿色植物是植物群落,A错误;







B.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B错误;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是不循环的,C错误;







D.由于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自养,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D正确。
4、
【答案】B
【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其表示方法:生产者→消费者;
(2)物质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的;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
【解答】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方框中的生物以植物为食,而狐以方框中的生物为食,因此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兔子。
(2)若图2中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所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植物的含量最多,肉食性动物含量最少,所以甲对应的生物是肉食性动物,乙对应的生物是植物,丙对应的生物是草食性动物。
(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则短时间内蛇和食虫鸟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会造成鼠和昆虫数量的减少。
(4)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所以选择B
5、
【答案】D
【考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分析】(1)能量主要存在于物质中,生物获取物质的同时也就得到了能量。







(2)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逐级递减循环流动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A.
植物光合作用时,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将电磁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变成二氧化碳,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在各生物之间流动时,能量也随之流动,所以整个碳循环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流动,A正确






B.
绿色植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关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B正确





C.
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植物等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身体内,生物再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C正确






D.
能量通过食物链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由于各营养级的生物自身利用一部分能量,所以能量逐级递减流动的,D错误
6、
【答案】B
【考点】温室效应,自然界中碳循环,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图中:①过程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过程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生产者完成。
【解答】
A、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传递,B错误。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
故选:B。
7、
【答案】C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生态系统的成分,细菌,传染病
【解析】【分析】超级病菌是对所有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解析】A、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因此.“超级细菌”是指耐药性很强的细菌。故不符合题意;
B、“超级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维持生活,同时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利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故不符合题意;
C、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超级细菌”可以使人或动植物生病,是致病微生物;而传染源是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超级细菌”属于病原体。故符合题意;
D、细菌在与抗生素的生存斗争过程中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即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病原体的抗药性变异得到逐代积累加强,从而形成了抗药性菌株。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答案】B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功率,种群
【解析】【分析】分别根据中和反应、功率、种群、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解答。
【解答】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中氧化铁不属于碱,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说法错误;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故B说法正确;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不是所有的生物个体,故C说法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故D说法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9、
【答案】
(1)草→鼠→蛇→
( http: / / www.21cnjy.com )猫头鹰
(2)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据此逐一解答。
【解答】
(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草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鼠→鹰,③草→鼠→蛇→鹰,共3条。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图中食物链最多的有4个营养级即:草→鼠→蛇→鹰。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图中的青草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兔、鼠、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平衡,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0、
【答案】
(1)植物→黄粉虫→人(或植物→人)
(2)CD
(3)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的正确写法: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解答】(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在该密闭的生态系统中,含有2条食物链:植物→黄粉虫→人;植物→人;





(2)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同时释放氧气,供人呼吸;人和黄粉虫属于消费者,进行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植物又可利于人和黄粉虫释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氧在该生态系统可以循环。

(3)“月宫一号”密闭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物质都要尽可能的循环利用,综合舱中的人会产生生活废水,而尿液中的水也要净化后再利用。
故答案为:(1)植物→黄粉虫→人(或植物→人)


(2)CD

(3)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
【答案】
(1)自动调节
(2)A
(3
( http: / / www.21cnjy.com ))B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简单问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据此解答。
【解答】(1)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又有一定的关系:生物的种类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

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的种类少,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2)屋顶阳光充足,水源条件差。所以考虑屋顶环境特征,适合屋顶植被的植物应具有的特征是耐干旱,故选A。

(3)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的是改善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与预防火灾无关,故选:B。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
(2)A
(3)B
12、
【答案】
(1)分解者
(2)浮游藻类→浮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小鱼→白鹭
(3)自我调节
【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食物链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属于分解者.(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解答】解:(1)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2)该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物,小鱼以浮游动物为食物,白鹭以鱼为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小鱼→白鹭;(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答案为:(1)分解者(2)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小鱼→白鹭;(3)自我调节
三、填空题
13、
【答案】7;鹰;分解者;光合作用;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流动逐级递减;无机环境
【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1.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
2.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
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3.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据此解答。
【解答】解:(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食物网共有食物链:①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②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③草→鼠→蛇→鹰,④草→鼠→鹰
⑤草→鼠→狐→虎,草→兔→狐→虎,草→鹿→狐→虎共7条。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鹰,分别是来源蛇和鼠。
(2)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
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如图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
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
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固定太阳能。能量流动过程: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分解者.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动
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氧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故答案为:(1)7


(2)分解者
(3)光合作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无机环境
14、
【答案】自动调节;光合作用
【考点】光合作用的原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新鲜的水草除了能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释放出氧气。
【解答】解:(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分析题意,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
以减少换水的次数。原来是软体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干干净净,起到净化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使水草长得更好,可见田螺的加入使该生
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2)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金鱼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而新鲜的水草除了能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释放出氧气,供金鱼和水中的其它生物呼吸所需。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2)光合作用
四、解答题
15、
【答案】 (1)有性生殖;
(2)形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
(3)分解者。
【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生态系统的成分,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3)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因此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特性等。
(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1)从图中看出,蝙蝠蛾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因此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因此把头花蓼与蝙蝠蛾划分成两类的依据是形态结构。
(3)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因此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形态结构;(3)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