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感受生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
【教学难点】
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实验用的材料器具:黄粉虫幼虫、镊子、玻璃板,不透光纸盒和纸板等。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以组为单位收集各种环境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资料、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草原、牛羊、猴子和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
牛和羊在草原上徜徉,猴子在森林里嬉戏,它们在各自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着。假如把牛羊和猴子互换一下生活环境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呢?21教育网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给与鼓励。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那么,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21·cn·jy·com
二、 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课件展示:一大片麦田
(1)质疑:环境中影响某株小麦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你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分析,师生归纳:
非生物因素: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物因素:人、田鼠、蚜虫、杂草等。
教师明确: 光
非生物因素 温度
环境因素 空气
水
生物因素: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2.(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1)温馨提示: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昆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食料的下方。成虫为深褐色,不能飞,善爬行,喜欢群集栖息。www.21-cn-jy.com
(2)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
制订计划:
①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如何设计?其他因素是否要保持一致?如何保持一致?
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包括土的多少、土壤的潮湿程度等。两侧应同时放入相同数量、个体大小、健康程度相同的黄粉虫幼虫。21·世纪*教育网
②用两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不行,用2只做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③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什么位置?
应该把做实验的黄粉虫幼虫放在两种不同环境的中央。
④放入黄粉虫幼虫后,为什么要静置4—5分钟?为什么要一分钟统计一次,并且统计十次?
使其适应新环境;减少一些偶然性,提高实验准确性。
实施计划(制定表格)
得出结论:光照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强调: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
表达交流: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全班六个小组,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6次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可以减小误差。21cnjy.com
3.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举例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课件展示:
阳光: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作用,也影响某些动物的行为: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开花;光照不超过12小时但不低于8小时时,苍耳才能形成花芽;蝴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间活动;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比如鱼,背面深,腹面浅。www-2-1-cnjy-com
温度: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热带雨林;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动物迁徙,冬眠等。2-1-c-n-j-y
水分: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一切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热带雨林、沙漠
①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干旱、水涝、植物的发芽率等)
②某些动物的夏眠:南非的肺鱼、泥鳅。
空气: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呼吸等。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过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作用。
1.观察课文P43图6.1-5,思考: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反馈,师生明确:
种间关系:
(1)寄生:寄生生物生活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获得营养。如: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养分、雌蚊吸食动物的血液。2·1·c·n·j·y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狮子和猎豹捕食跳羚等动物。
(3)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如: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4)互助: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双方都有利。如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犀牛和犀牛鸟。
种内关系:
(3)竞争:如:羚羊在争夺配偶。
(4)互助:如:蚂蚁在搬运食物。
小结: 种内关系:互助 竞争
生物因素 互助
种间关系 寄生
竞争
捕食
强调:同种生物之间既有互助,也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2.每一种生物的生活都受其他生物的影响,请大家列举实例。
课件展示 :生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思考: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讨论、总结: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学以致用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菜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非生物因素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 21*cnjy*com
不利影响有: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二氧化碳浓度低等。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针对温度低的情况,可多层覆盖,内套小拱棚或覆盖地膜,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晚上可以用草苫覆盖大棚,或点火加温形式为大棚升温。(2)针对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的情况,可选择透光效果好的塑料薄膜,也可利用灯光来延长光照时间。(3)针对二氧化碳浓度低的情况,可以给大棚通风,增施农家肥、二氧化碳气肥等。
三、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把你学的知识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四、挑战自我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C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2、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D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3、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 C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4、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正常生长。这种现象属于( C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板书设计】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种间关系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种内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做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安排了观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让学生参与,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及时点评、总结,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学生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激 趣 导 入
情境导入
牛和羊在草原上徜徉,猴子在森林里嬉戏,它们在各自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着。假如把牛羊和猴子互换一下生活环境会怎样?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1)环境中影响某株小麦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你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生物因素:
人、田鼠、蚜虫、杂草等
环
境
因
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温度
水
光
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空气
小结:
2. 通过实验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1)温馨提示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原是粮仓中常见的昆虫。幼虫表面呈金黄色,喜群集,常常聚集在粮堆中或其食料的下方。成虫为深褐色,不能飞,善爬行,喜欢群集栖息。
(2)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有影响。
实验装置图
明亮(玻璃板)
阴暗(纸板)
制订计划
① 实验过程中应给黄粉虫幼虫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如何设计?其他因素是否要保持一致?如何保持一致?
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包括土的多少、土壤的潮湿程度等。两侧应同时放入相同数量、个体大小、健康程度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②用两只黄粉虫幼虫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不行,用2只做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
③往实验装置中放黄粉虫幼虫时,最好放在什么位置?
应该把做实验的黄粉虫幼虫放在两种不同环境的中央
④放入黄粉虫幼虫后,为什么要静置5—6分钟?为什么要一分钟统计一次,并且统计十次?
使其适应新环境;减少一些偶然性,提高实验准确性。
环境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明亮
黑暗
10条等大的
黄粉虫幼虫
实施计划(制定表格)
得出结论:
光照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强调:黄粉虫幼虫具有避光的生活习性。
表达交流: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全班六个小组,相当于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6次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开花
光照时间不超过12小时但不低于8小时,苍耳才能形成花芽
3 .举例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作用。
光
蝶在白天活动
蛾在夜间活动
鱼背面深,腹面浅
光也影响动物的行为和体色
寒带针叶林
温带阔叶林
热带雨林
影响生物的分布
温度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动物迁徙 冬眠
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热带雨林
沙漠
一切生物的生活
离不开水
水分
①水分过多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干旱
水涝
干旱使南非肺鱼夏眠
为什么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呢?
空气
呼吸空气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作用。
1.观察课文P43图6.1-5,思考: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菟丝子汲取其他植物养分
雌蚊吸食动物的血液
种间关系:寄生
寄生生物生活在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获得营养。
种间关系:捕食
狮子捕食斑马等动物
猎豹捕食跳羚等动物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种间关系: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
种间关系:互助
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
犀牛和犀牛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双方都有利
羚羊在争夺配偶
蚂蚁在搬运食物
种内关系
竞争
互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互助
竞争
种间关系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助
小结:
强调:
同种生物之间既有互助,也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2.每一种生物的生活都受其他生物的影响的实例
捕食
槲寄生
互助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助
熊猫争夺食物
狮子和大象争夺有限的水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菜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非生物因素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有:
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二氧化碳浓度低等。
激 趣 导 入
学以致用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针对温度低的情况,可多层覆盖,内套小拱棚或覆盖地膜,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晚上可以用草苫覆盖大棚,或点火加温形式为大棚升温。
(3)针对二氧化碳浓度低的情况,可以给大棚通风,增施农家肥、二氧化碳气肥等。
(2)针对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的情况,可选择透光效果好的塑料薄膜,也可利用灯光来延长光照时间。
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光
温度
空气
水分
土壤
种内
种间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促进了生物界的共同发展
互助
斗争
激 趣 导 入
课堂总结
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2、影响一只蜜蜂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不包括( )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其它蜜蜂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C
D
3、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4、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正常生长。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