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地主
阶级资产
阶级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学西方先进技术(器物层面)维新变法运动民主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学习西方政治制 度
(制度层面)君主立宪温故知新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本节知识框架: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前期)兴起:标志:主要代表: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内容③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②发展:(后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背景兴起主要内容影响考纲解读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912——1915年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出现了哪些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又出现了哪些不合时宜的现象?经济、阶级: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思想: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思想: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陈旭麓曾说:“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思想新
文
化
运
动
背
景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二、兴起:1、标志:
2、代表人物:
3、指导思想:
4、主要阵地:
5、主要活动基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吾国之社会,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指导思想(4)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民主与科学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旧北大官僚气、衙门气甚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官本意识依旧。名为国立大学、最高学府,却充满乌烟瘴气、腐败成风。 1917年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解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走近北大讲坛上的教授胡适↑辜鸿铭→辜鸿铭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 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
他固守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最好的。思考:“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思考:蔡元培“兼容并包” 教育方针的实质是( )
A、让具有各种思想的诸多学者担任北大教授
B、听任各种思想的发展
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鼓励学术研究,缓和政治派系矛盾C 巩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 )
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
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
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B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⒈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⒉十月革命后: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民主专制科学愚昧新道德旧道德新文学旧文学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之主张?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语录串烧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新闻资料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靠不住的人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自由、平等、独立……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3.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文学革命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干不了,谢谢!” 胡适(右)和陈独秀(左)胡适与白话文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四:新文化运动意义
⒈进步性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 想一想: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⒈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儒家传统思想民主共和 材料三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⒉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觉醒;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⒊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新文化运动意义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⒈进步性 促进民众觉醒
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⒉局限性四、评价:2、局限性:1)脱离广大群众;
2)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3)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东西方文化; 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前期:
后期: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究一: 巩固: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继续。“继续”的主要含义是( )
A、继续反封建
B、继续向西方学习
C、继续反对尊孔复古
D、继续主张民主共和A 巩固: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C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弘扬民主科学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动摇封建思想统治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没有提出反帝进步局限探究二: 探究活动: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 2)认识:
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3)对传统文化应该是批判地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文化运动新发展新文化运动新发展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精华: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糟粕: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
(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轻松一笑: 秀才: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实际:
乌黑,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江苏30)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中国的有识之士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而奋斗,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概述他们所作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案: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
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经济方面:兴办实业。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文化方面:发起新文化运动。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思考: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同点:
维新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
激进派,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原因:⑴经济基础不同(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 ⑵(代表阶层不同)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激进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⑶历史背景不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