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作用(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光合作用(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3-12 10:57:39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2.图A3-6-8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
图A3-6-8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3.菜农在塑料大棚内种植反季节蔬菜,有时在大棚内燃烧木炭以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其主要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
B.促进光合作用
C.促进呼吸作用
D.促进蒸腾作用
4.图A3-6-9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图A3-6-9
5.[2015·丽水]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15
℃恒温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结果如图A3-6-10所示。请回答:
图A3-6-10
(1)图中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图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6.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如图A3-6-11中甲所示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一些生理活动;图乙所示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生理过程的关系(叶单位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3-6-11
(1)叶面积指数为________时(从横坐标已标数据选),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
(2)通过对图乙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A3-6-12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所给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图A3-6-12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8.某研究人员曾经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做过以下研究。
实验一:将某绿色植物放在黑暗装置中,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对氧气的吸收量,如图A3-6-13中A所示,a、b分别表示10
℃和20
℃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实验二:按图B所示装置进行黄豆种子呼吸作用和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实验。
图A3-6-13
请分析回答:
(1)分析实验一可知,温度越高,植物吸收氧气越________。
(2)由实验一结果可推知:在实验二中,当广口瓶内黄豆种子温度适当________时,就会促进玻璃罩内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
(3)联系本实验,试分析吐鲁番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6·台州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图A3-6-14
(1)为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图A3-6-14中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________(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____________(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A3-6-15所示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图A3-6-15
按照实验设计意图,如果观察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但思维缜密的小庭却认为实验还有漏洞,她建议在________(填“AB”“BC”或“CD”)之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就可以弥补图中实验设计的不足,那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时才能证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2.图A3-6-16表示植物体在一天24
h内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A3-6-16
(1)一天中,________时刻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
(2)在黑暗处,植物体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每时刻的数量是________。
(3)假设一天中,植物体呼吸作用的CO2释放量始终相同,则光合作用对CO2的最大吸收量是
___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可知,植物处于________的生长状态。
教师详答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D [解析]
只有绿色植物能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白天不只是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叶的表皮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都是氧气。
2.A 3.B 4.D
5.(1)等于
(2)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强,二氧化碳吸收量越多
(3)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1)B点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BC段曲线对应的外界条件是光照强度越来越强,对应的光合作用强度就越来越强。
(3)可以从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寻找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6.(1)40 (2)合理密植,对农作物的增产有利
[解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际量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叶面积指数等于4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际量相差最大。
7.C [解析]
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变化,故A错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温度限制,故B错误;据图示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故C正确;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不大,故D错误。
8.(1)快 (2)升高
(3)吐鲁番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强;晚上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有机物分解少(合理均可)
[解析]
(1)从图A可知,同时间内,20
℃时植物吸收氧气量高于10
℃。(2)种子的呼吸作用要适当地升高温度,有利于增加种子的呼吸作用,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3)吐鲁番白天温度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可以减少植物分解有机物。
9.(1)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B
(2)P点前
[拓展培优]
1.AB AB之间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BD之间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因为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在AB之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就可以弥补图中实验设计的不足。
2.(1)18和6 (2)10 (3)90 (4)植物体在12~18时内二氧化碳净吸收量的总和 (5)旺盛第eq
\a\vs4\al\co1()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
知识点  光合作用
1.图A3-6-1所示为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A3-6-1
A.X表示氧气
B.Y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3.孙悟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他洗掉()
A.用洗衣粉清洗
B.用肥皂清洗
C.用沸水煮
D.将酒精涂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4.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CO2
。这是因为(  )
A.CO2
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CO2
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C.CO2
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
D.CO2
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
5.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依次是
(  )
①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清水冲洗 ③叶片脱色 ④滴加碘液 ⑤光照 ⑥用黑纸片将叶片一部分遮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⑤③②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①⑥⑤③②④
6.
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如图A3-6-2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图A3-6-2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7.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8.[2015·金华]
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A3-6-3中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A3-6-3
A.液体A、B都是清水
B.液体A、B都是酒精
C.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
D.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
9.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B.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加快水分蒸发
D.叶片互不遮挡,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10.如图A3-6-4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图A3-6-4
A.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强
B.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逐渐减弱
D.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11.①按图A3-6-5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a和b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a,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b,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图A3-6-5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________,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成蓝色,则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A3-6-6所示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A3-6-6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
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
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A3-6-7所示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X和Y),请分析回答:
图A3-6-7
(1)曲线a→c的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c→d的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萌发一个月后,植物通过细胞呼吸,为物质吸收、细胞分裂、生长发育提供了____________和各种原料。
教师详答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
1.C 2.D 3.D 4.D 5.D 6.A 7.D
8.C [解析]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9.D [解析]
叶片直、窄、厚这些结构并不能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水稻要进行光合作用,原料中有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会降低水稻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利于水稻生长,故B不符合题意;叶片直、窄、厚并不能影响蒸腾作用的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便于水稻叶片接受更多的阳光,这样能有效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功效,有利于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故D符合题意。
10.B 
11.(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3)呼吸作用 (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2.(1)0.8
(2)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3)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或在这两个实验中,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拓展培优]
(1)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2)幼苗形成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不断积累,干重增加
(3)能量
[解析]
(1)由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导致有机物减少,所以曲线a→c段干重减小。(2)幼苗形成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不断积累,所以曲线c→d段干重增加。(3)细胞呼吸的主要目的是释放能量,为物质吸收、细胞分裂、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同时能够提供原料。第2课时 实验:植物制造淀粉
        
     
知识点  实验原理
1.下列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水
知识点  实验操作
2.根据“探究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暗处理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杭州]
小李同学利用如图B3-6-1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①将植物A、B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
h。②……③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图B3-6-1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热,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外,请再列举两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如图B3-6-2所示装置探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
℃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图B3-6-2
组别
实验条件
液滴移动的量/(mL·h-1)
光照强度/lx
CO2体积分数/%
1
600
0.04
右移2.2
2
800
0.04
右移6.0
3
1000
0.04
右移9.0
4
1000
0.05
右移11.2
5
1200
0.04
右移9.0
6
1400
0.04
右移9.0
(注:l
x是光照强度的单位,即勒克斯)
请分析回答:
(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体积_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O2体积。
(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答
第2课时 实验:植物制造淀粉
1.B 
2.
(1)绿叶在阳光下能制造淀粉吗
(2)实验前,将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
(3)在叶片上形成见光与不见光的对照(或形成对照) 防止温度过高,引燃酒精
3.(1)将植物置于光照下3~4小时
(2)脱去叶绿素
(3)A叶片加碘液后不变蓝,B叶片加碘液后变蓝
(4)叶的大小、生长状况、石灰水质量、塑料袋体积、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任选两个)
4.(1)> (2)CO2体积分数
(3)CO2体积分数一定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