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3-10 12: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专项训练
解码专训一:巧用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相关概念求字母或代数式的值
名师点金: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相关概念求值主要体现在:利用定义或项的概念求字母的值,利用根的概念求字母或代数式的值,利用根的概念解决探究性问题等.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1.已知(m-3)x2+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3
B.m≥3
C.m≥-2
D.m≥-2且m≠3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m2+1+(m-2)x-1=0.
(1)m取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这个方程.
(2)m取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项的概念求字母的值
3.若一元二次方程(2a-4)x2+(3a+6)x+a-8=0没有一次项,则a的值为________.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1=0的常数项为0,求m的值.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求字母或代数式的值
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一个根是-a(a≠0),则a-b的值为(  )
A.-1
B.0
C.1
D.2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4)x2+3x+k2+3k-4=0的一个根为0,求k的值.
7.已知实数a是一元二次方程x2-2
015x+1=0的根,求代数式a2-2
014a-的值.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解决探究性问题
8.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两个根,是否存在实数a使(7m2-14m+a)(3n2-6n-7)的值等于8?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码专训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归类
名师点金: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主要考虑降次,其解法有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等,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形如(x+m)2=n(n≥0)的一元二次方程适合用开平方法求解
1.方程4x2-25=0的解为(  )
A.x= 
B.x= 
C.x=± 
D.x=±
2.用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其中无解的方程为(  )
A.x2-5=5
B.-3x2=0
C.x2+4=0
D.(x+1)2=0
3.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9x2=121;  (2)(x+3)2-2=0.
当二次项系数为1,且一次项系数为偶数时,用配方法求解较方便
4.一元二次方程x2-8x-1=0配方后可变形为(  )
A.(x+4)2=17
B.(x+4)2=15
C.(x-4)2=17
D.(x-4)2=15
5.解方程:x2+4x-2=0.
6.已知x2-10x+y2-16y+89=0,求的值.
能化成形如(x+a)(x+b)=0的一元二次方程适合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7.一元二次方程x(x-2)=2-x的根是(  )
A.-1   B.0   C.1和2   D.-1和2
8.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2x=0;(2)16x2-9=0;(3)4x2=4x-1.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易化为一般式,则可用公式法来求它的解
9.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方程的解应是(  )
A.x=
B.x=
C.x=
D.x=
10.解下列方程:
(1)x2-6x=-5;  (2)x2-4x+1=0.
如果在方程中出现一些相同的代数式,把它们用某一个字母代替后能形成一个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这样的方程可用换元法来求解
11.若(a+b)(a+b+2)-8=0,则a+b的值为(  )
A.-4或2
B.3或-
C.-2或4
D.3或-2
12.解方程:(x-2)2-3(x-2)+2=0.
解码专训三:特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技巧
名师点金: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重点,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根本,只有熟悉各种解法的特点,才能准确地找出所给方程的最佳解法.除了常见的几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外,对于特殊类型的方程,可采用特殊的解法.
构造法
1.解方程:6x2+19x+10=0.
换元法
2.解方程:(x-1)(x-2)(x-3)(x-4)=48.
3.解方程:6x4-35x3+62x2-35x+6=0.
配方法
4.若m,n,p满足m-n=8,mn+p2+16=0,求m+n+p的值.
特殊解法
5.解方程:(x-2
013)(x-2
014)=2
015×2
016.
解码专训四:巧用根的判别式
名师点金: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式子b2-4ac的值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可以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反过来,利用方程根的情况可以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1.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1-k)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k=0时,方程无解
B.当k=1时,方程有一个实数解
C.当k=-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D.当k≠0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2.已知方程x2-2x-m=0没有实数根,其中m是常数,试判断方程x2+2mx+m(m+1)=0有无实数根.
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k-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若k为正整数,且该方程的根都是整数,求k的值.
利用根的判别式求代数式的值
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nx-2=0(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值.
利用根的判别式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5.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且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b-c)x2+2(a-b)x+b-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解码专训五: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
名师点金: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不解方程,仅通过系数就反映出方程两根的特征.在实数范围内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必须注意b2-4ac≥0这个前提,而应用判别式的前提是二次项系数a≠0.因此,解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有没有隐含条件b2-4ac≥0和a≠0.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代数式的值
1.设方程4x2-7x-3=0的两根为x1,x2,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
(1)(x1-3)(x2-3);(2)+;(3)x1-x2.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2.构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方程5x2+2x-3=0两根的负倒数.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a-2=0.
(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
巧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确定字母参数的存在性
4.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的两个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码专训六:常见热点考题
名师点金:
本章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实际应用问题等,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形式出现,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解方程问题
1.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1=0时,配方后所得的方程为(  )
A.(x+1)2=0
B.(x-1)2=0
C.(x+1)2=2
D.(x-1)2=2
2.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解是(  )
A.x1=-1,x2=3
B.x1=1,x2=-3
C.x1=-1,x2=-3
D.x1=1,x2=3
3.解方程:(2x-1)2=x(3x+2)-7.
根的判别式的问题
4.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
A.x2+1=0
B.x2+x+1=0
C.x2-x+1=0
D.x2-x-1=0
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
B.m≥0
C.m≥1
D.m≥2
根与系数的关系
6.已知方程x2-3x+1=0,构造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原方程两根的倒数,则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3x+1=0
B.x2+3x-1=0
C.x2-3x+1=0
D.x2-3x-1=0
实际应用问题
7.某校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举办了动漫制作活动,小明设计了点做圆周运动的一个图形,如图所示,甲、乙两点分别从直径的两端点A,B出发,以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同时沿圆周运动.甲运动的路程l(cm)与时间t(s)满足关系:l=t2+t(t≥0),乙以4
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半圆的长度为21
cm.
(1)甲运动4
s后的路程是多少?
(2)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长时间?
(3)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长时间?
(第7题)
8.如图,某海关缉私艇在C处发现正北方向30海里的A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测得它正以6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缉私艇随即调整方向,以75海里/时的速度航行,这样可同时到达B处进行拦截.缉私艇从C处到达B处航行了多少小时?
(第8题)
新定义问题
9.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2|k|(k是整数),则称方程x2+bx+c=0为“偶系二次方程”.如方程x2-6x-27=0,x2-2x-8=0,x2+3x-=0,x2+6x-27=0,x2+4x+4=0都是“偶系二次方程”.
判断方程x2+x-12=0是否是“偶系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解码专训七:常见题型荟萃
名师点金:
一元二次方程题的类型非常丰富,常见的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只要我们掌握了不同类型题的解法特点,就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方程mx2-3x-x2+2=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  )
A.m=1
B.m≠1
C.m≠0
D.m为任意实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1)2+2x(x-1)=0;(2)x2-6x-6=0;
(3)6
000(1-x)2=4
860;(4)(10+x)(50-x)=800.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三边长分别为a,b,c.其中a=5,若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BC的周长.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4.设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x+m2+4m-2=0的两个实数根,当m为何值时,x12+x22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5.当x取何值时,多项式x2-3x与多项式5x-15的值相等?
6.在一块长16
m,宽12
m的长方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要求花园面积是荒地面积的一半,下面分别是小华与小芳的设计方案.
(第6题)
(1)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方案是正确的,但对小芳的方案是否符合条件有不同意见,你认为小芳的方案符合条件吗?若不符合,请用方程的方法说明理由;
(2)你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请在图③中画出你所设计的草图,将花园部分涂上阴影,并加以说明.
答案
解码专训一
1.D 点拨:由题意,得解得m≥-2且m≠3.
2.解:(1)当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解得m=1.
当m=1时,原方程可化为2x2-x-1=0.
(2)当或当m+1+(m-2)≠0且m2+1=1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m=-1或m=0.
故当m=-1或m=0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3.-2 点拨:由题意得解得a=-2.
4.解:由题意,得解得m=-1.
5.A 点拨:∵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一个根是-a(a≠0),∴a2-ab+a=0.∴a(a-b+1)=0.
∵a≠0,∴a-b+1=0.∴a-b=-1.
6.解:把x=0代入(k+4)x2+3x+k2+3k-4=0,
得k2+3k-4=0.解得k1=1,k2=-4.
∵k+4≠0,∴k≠-4,∴k=1.
7.解:∵实数a是一元二次方程x2-2
015x+1=0的根,
∴a2-2
015a+1=0.
∴a2+1=2
015a,a2-2
015a=-1.
∴a2-2
014a-=a2-2
014a-=a2-2
014a-a=a2-2
015a=-1.
8.解:由题意可知,m2-2m-1=0,n2-2n-1=0,∴(7m2-14m+a)(3n2-6n-7)=[7(m2-2m)+a][3(n2-2n)-7]=(7+a)(3-7)=-4(7+a),由-4(7+a)=8得a=-9,
故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a,且a的值等于-9.
解码专训二
1.C 2.C 
3.解:(1)9x2=121.    (2)(x+3)2-2=0.
 3x=±11.
   (x+3)2=2.
x1=,x2=-.
x1=-3+,x2=-3-.
4.C 
5.解:x2+4x-2=0.
 x2+4x=2.
(x+2)2=6.
     x+2=±.
x1=-2+,x2=-2-.
6.解:x2-10x+y2-16y+89=0.
(x2-10x+25)+(y2-16y+64)=0.
       (x-5)2+(y-8)2=0.
∴x=5,y=8.
∴=.
7.D
8.解:(1)x2-2x=0,x(x-2)=0,x1=0,x2=2.
(2)16x2-9=0,(4x+3)(4x-3)=0,x1=-,x2=.
(3)4x2=4x-1,4x2-4x+1=0,(2x-1)2=0,x1=x2=.
9.B
10.解:(1)x2-6x+5=0,a=1,b=-6,c=5,∴b2-4ac=(-6)2-4×1×5=16,∴x=.
∴x1=5,x2=1.
(2)x2-4x+1=0,
a=1,b=-4,c=1,
∴b2-4ac=(-4)2-4×1×1=12.
∴x===2±.
∴x1=2+,x2=2-.
11.A
12.解:(x-2)2-3(x-2)+2=0.
设x-2=y,原方程化为y2-3y+2=0,
解得y1=1,y2=2.
当y=1时,x-2=1,x=3,
当y=2时,x-2=2,x=4.
∴原方程的解为x1=3,x2=4.
解码专训三
1.解:将原方程两边同乘以6,得
(6x)2+19·(6x)+60=0.
解得6x=-15或6x=-4.
∴x1=-,x2=-.
2.解:原方程即[(x-1)(x-4)][(x-2)(x-3)]=48,
即(x2-5x+4)(x2-5x+6)=48.
设y=x2-5x+5,则原方程变为(y-1)(y+1)=48.
解得y1=7,y2=-7.
当x2-5x+5=7时,
解得x1=,x2=;
当x2-5x+5=-7时,b2-4ac=(-5)2-4×1×12=-23<0,方程无实数根.
∴原方程的根为x1=,x2=.
3.解:经验证,x=0不是方程的根,原方程两边同除以x2,得6x2-35x+62-+=0,
即6-35+62=0.
设y=x+,则x2+=y2-2,
原方程可变为6(y2-2)-35y+62=0.
解得y1=,y2=.
当x+=时,解得x1=2,x2=;
当x+=时,解得x3=3,x4=.
经检验,均符合题意.
∴原方程的解为x1=2,x2=,x3=3,x4=.
4.解:因为m-n=8,所以m=n+8.
将m=n+8代入mn+p2+16=0中,得n(n+8)+p2+16=0,所以n2+8n+16+p2=0,即(n+4)2+p2=0.
又因为(n+4)2≥0,p2≥0,
所以解得
所以m=n+8=4,所以m+n+p=4+(-4)+0=0.
5.解:方程组的解一定是原方程的解,解得x=4
029.
方程组的解也一定是原方程的解,解得x=-2.
∵原方程最多有两个实数解,
∴原方程的解为x1=4
029,x2=-2.
点拨:解本题也可采用换元法.设x-2
014=t,则x-2
013=t+1,原方程可化为t(t+1)=2
015×2
016,先求出t,进而求出x.
解码专训四
1.C 点拨:当k=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解为x=1;当k≠0时,因为b2-4ac=(1-k)2-4k·(-1)=k2+2k+1=(k+1)2≥0,所以当k=1时,b2-4ac=4,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当k=-1时,b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当k≠0时,b2-4ac≥0,方程总有两个实数解.故选C.
2.解:∵x2-2x-m=0没有实数根,
∴(-2)2-4·(-m)=4+4m<0,
即m<-1.
∴对于方程x2+2mx+m(m+1)=0,
b2-4ac=(2m)2-4·m(m+1)=-4m>4,
∴方程x2+2mx+m(m+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解:(1)根据题意得b2-4ac=4-4(2k-4)=20-8k>0,
解得k<.
(2)由k为正整数,可得k=1或k=2.
利用求根公式可求出方程的根为x=-1±,
∵方程的根为整数,∴5-2k为完全平方数,
∴k的值为2.
4.解:由题意可知,b2-4ac=n2+8m=0,
∴8m=-n2,
∴====.
∵m≠0,∴==-8.
5.解:∵一元二次方程(b-c)x2+2(a-b)x+b-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a-b)]2-4(b-c)·(b-a)=0,
∴4(a-b)(a-c)=0,
∴a=b或a=c,
∴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码专训五
1.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有
x1+x2=,x1x2=-.
(1)(x1-3)(x2-3)=x1x2-3(x1+x2)+9=--3×+9=3.
(2)+=


==.
(3)∵(x1-x2)2=
(x1+x2)2-4x1x2=-4×=,
∴x1-x2=±=±.
2.解:设方程5x2+2x-3=0的两根为x1,x2,
则x1+x2=-,x1x2=-.
设所求方程为y2+py+q=0,两根为y1,y2,
则y1=-,y2=-.
∴p=-(y1+y2)=-=+==;q=y1y2===-.
∴所求的方程为y2+y-=0,即3y2+2y-5=0.
3.解:(1)∵22-4×1×(a-2)=12-4a>0,解得a<3.
∴a的取值范围是a<3.
(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得
4.解:不存在.理由如下:
∵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有两个实数根,
∴k≠0,且b2-4ac=(-4k)2-4×4k(k+1)=-16k≥0,
∴k<0.
∵x1,x2是方程4kx2-4kx+k+1=0的两个实数根,
∴x1+x2=1,x1x2=.
∴(2x1-x2)(x1-2x2)=2(x1+x2)2-9x1x2=-.
∵(2x1-x2)(x1-2x2)=-,
∴-=-,∴k=.
又∵k<0,∴不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成立.
解码专训六
1.D 2.A 
3.解:(2x-1)2=x(3x+2)-7.
4x2-4x+1=3x2+2x-7.
x2-6x+8=0.
x1=2,x2=4.
4.D 5.B 
6.C 点拨:设方程x2-3x+1=0的两根分别为x1,x2,新方程为x2+bx+c=0,新方程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3,x1·x2=1,b=-(x1′+x2′)=-=-=-3,c=x1′·x2′=·==1.
7.解:(1)当t=4时,l=t2+t=×42+×4=14.
答:甲运动4
s后的路程是14
cm.
(2)设它们运动了m
s,根据题意,
得m2+m+4m=21.
解得:m1=3,m2=-14(不合题意,舍去).
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3
s.
(3)设它们运动了n
s后第二次相遇,根据题意,得
+4n=21×3.
解得n1=7,n2=-18(不合题意,舍去).
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7
s.
8.解:设缉私艇航行了x小时到达B处.根据题意,得
302+(60x)2=(75x)2,
解得x1=,x2=-(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缉私艇从C处到达B处航行了小时.
点拨:本题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和勾股定理等有关知识列方程解答,把几何知识、代数知识有机结合来进行解答.
9.解:不是,理由如下:
解方程x2+x-12=0,得x1=-4,x2=3.
|x1|+|x2|=4+3=2×|3.5|.
∵3.5不是整数,
∴方程x2+x-12=0不是“偶系二次方程”.
解码专训七
1.B 
2.解:(1)(x-1)2+2x(x-1)=0.
   (x-1)(x-1+2x)=0.
   (x-1)(3x-1)=0.
x1=1,x2=.
(2)x2-6x-6=0.
a=1,b=-6,c=-6,
b2-4ac=(-6)2-4×1×(-6)=60.
∴x==3±,
即x1=3+,x2=3-.
(3)6
000(1-x)2=4
860.
   (1-x)2=0.81.
     1-x=±0.9.
x1=1.9,x2=0.1.
(4)(10+x)(50-x)=800.
x2-40x+300=0.
(x-10)(x-30)=0.
x1=10,x2=30
3.解:∵关于x的方程x2+(b+2)x+(6-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2)2-4(6-b)=0,
解得b1=2,b2=-10(舍去).
当a为腰时,△ABC的周长=5+5+2=12,
当b为腰时,2+2<5,不能构成三角形.
∴△ABC的周长为12.
4.解:由题意得b2-4ac=(2m)2-4(m2+4m-2)≥0,
∴m≤.
又∵x1+x2=-2m,x1x2=m2+4m-2,
∵x12+x22=(x1+x2)2-2x1x2=2(m-2)2-4.
∵m≤,且2(m-2)2≥0,
∴当m=时,x12+x22的值最小.
此时x12+x22=2-4=,即最小值为.
点拨:本题中考虑b2-4ac≥0,从而确定m的取值范围.这一过程易被忽略,2(m-2)2-4在m≤时,m越大,其值越小,故应取m=.
5.解:由题意得x2-3x=5x-15,
即x2-8x+15=0.
解得x1=3,x2=5.
∴当x取3或5时,多项式x2-3x与多项式5x-15的值相等.
6.解:(1)不符合.
设小路宽度均为x
m,根据题意得
(16-2x)(12-2x)=×16×12,
解这个方程得x1=2,x2=12.
但x2=12不符合题意,应舍去,∴x=2.
∴小芳的方案不符合条件,小路的宽度均为2
m.
(2)答案不唯一.
例如:
(第6题)
如图①,取上边的中点作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下边的两个端点为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如图②,花园在每一处的宽都相同,其宽为4米时,除去花园剩下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