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上单元综合检测(二)(第四单元 第2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八上单元综合检测(二)(第四单元 第2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3-18 12: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生物八上单元综合检测(二)
第四单元 第二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阶段,符合蝗虫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蛹    ②卵    ③成虫    ④幼虫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
C.②④③
D.②①④③
2.透翅蝶(如图)是全球最美丽、最奇特的蝴蝶之一,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透翅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对蝗虫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要经过五次蜕皮,身体才逐渐长大
B.从卵开始发育
C.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D.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
4.豆天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与此不同的生物是(  )
A.蝴蝶    B.蜜蜂    C.家蚕    D.蝗虫
5.侵入聊城市的“白袍巫师”——美国白蛾,其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你认为防控美国白蛾的最佳时期是(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6.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金蝉脱壳
B.蜻蜓点水
C.飞蛾扑火
D.作茧自缚
7.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词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高声鸣叫的蛙是(  )
A.雌蛙
B.雄蛙
C.雌、雄蛙在一起
D.有时是雌蛙,有时是雄蛙
8.下图分别表示青蛙发育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能正确反映青蛙发育全过程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9.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
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蝌蚪用鳃呼吸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抱对
C.雄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1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两栖动物指的是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生物种类
B.两栖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C.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
D.两栖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
11.下列各项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蛇、青蛙
B.大鲵、蟾蜍
C.海豹、乌龟
D.企鹅、鳄鱼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项目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化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1
000毫升
25℃
30个
28只
B组
自来水
1
000毫升
10℃
30个
11只
该实验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怎样调整才合理(  )
A.将水量都减少至500毫升
B.将水温都控制在25℃
C.将蛙卵数增加至每组60个
D.两组都用河水
13.下列是有关青蛙发育过程与蜜蜂发育过程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蛙的发育过程中没有蛹这一阶段
B.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而青蛙的发育过程则不属于变态发育
C.蜜蜂的发育过程中有蛹这一阶段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蜜蜂的幼体生活在陆地上
14.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的是(  )
A.青蛙    B.老鹰    C.家兔    D.蝗虫
15.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其主要目的是(  )
A.向人们展示它的美
B.雄性吸引雌性,有利于繁殖
C.吓走敌害
D.寻找食物
16.如图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胚胎是由图中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
A.①    B.②    C.③    D.⑤
17.下列对于家鸽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黄就是卵中的卵细胞
B.家鸽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胚盘里含有细胞核
D.卵白是卵细胞中的营养物质
18.下列关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B.卵生,亲鸟往往有孵卵的习性
C.胚盘、卵黄和卵黄膜构成卵细胞
D.亲鸟用乳腺分泌的乳汁来喂养雏鸟
19.问题是探究之源,课堂上我们一般会根据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明确而科学的问题。在探究“鸟的生殖和发育”时,提出的不属于科学问题的同学是(  )
20.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鸟类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大熊猫生殖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D.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60分)
21.(12分)近年来,东营市桑蚕种养“老歌新唱”,种下“绿叶子”换来“金票子”,种桑养蚕成为东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图为家蚕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
发育。
(2)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这是家蚕发育的 
 期。
(3)家蚕一般每5天~6天蜕皮1次,一生需要蜕皮4次。其蜕去的“皮”实际是     。
(4)蛹表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
(5)蛹经过10余天羽化成成虫——蚕蛾,蚕蛾是鳞翅目昆虫,它的翅和足都着生在    部。
(6)家蚕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是由许多    构成的。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在他的小说《昆虫记》中写到: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要再责备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了。整整四年,它在黑暗中,穿着像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整整四年,它用镐尖挖掘着泥土,终于有一天,这满身泥浆的挖土工突然穿上了高贵的礼服,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陶醉在温暖中,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世上至高无上的欢愉。无论它的音钹有多响,也永远不足以颂扬如此不易、如此短暂的幸福。
(1)“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这是蝉在         。
(2)“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是指蝉的     ,其主要作用是     
                   。
(3)蝉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翅”对动物的生活有何意义       
                      。
(4)“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主要指蝉处于哪一阶段            。
23.(8分)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      ,其受精方式为   。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变化为
→  
 (主要)。
(3)青蛙能捕食大量的    ,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首先要保护它们的      。
(4)除青蛙外,    和    等也属两栖动物。
24.(12分)下面图一为鸡卵结构示意图,图二为鸡胚胎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一中[3]和图二中[7]的结构名称是    。它的主要作用是
              。
(2)图二中的[6]是胚胎,它由图一中的[5]    发育而来的。
(3)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是因为鸟卵具有[ ]。
(4)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证明卵壳上有气孔:
 

25.(8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词里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和
      。
(2)“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    阶段。
(3)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 
,
其中蝉的发育方式属于    

(4)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木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因此,喜鹊的幼雏属于    ,而家鸡的幼雏出壳后不久,便能随母鸡觅食,属于   
 。
26.(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废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数节废电池打碎,浸泡在500毫升的清水中一昼夜,滤去残渣得浸出液。
②取4只1
000毫升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向B、C、D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A中不加。再分别向A、B、C、D中加入清洁河水至总量为800毫升。
④向A、B、C、D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饲喂同种同量饵料,观察并记录。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的假设是
 。
(2)各烧杯放入蝌蚪的大小应   
 。
(3)A、B、C、D
4组实验中,实验组是   3组,对照组是   组。
(4)若实验结果为加入废电池浸出液越多,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则该小组的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与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昆虫变态发育过程的理解。昆虫的发育可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透翅蝶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毛毛虫”阶段是其幼虫阶段。
3.【解析】选D。本题考查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时期,发育的起点是卵,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与成虫相似,只是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蝗虫的幼虫经过五次蜕皮,虫体逐渐长大,最后变为成虫。
4.【解析】选D。本题考查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豆天蛾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家蚕、蜜蜂、蝴蝶的发育也是完全变态,而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区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要看是否具有蛹这个时期。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昆虫的发育特点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从美国白蛾的生活史看,其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一般取食叶肉,活动时间长、范围小,易被发现,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蛹在树皮裂缝、树洞、墙缝或砖石、瓦块下,不易被发现。成虫羽化、产卵、孵化的时间短,并且活动范围大,很难防治。
6.【解析】选C。本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A项描述的是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B项描述的是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D项描述的是发育过程中的蛹期,这些都与生殖和发育有关。C项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
7.【解析】选B。每年的春夏之际,正是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高声鸣叫,雌蛙则闻声而来,表现出一系列的繁殖行为,完成生殖和发育过程。
8.【解析】选C。本题考查青蛙的发育过程。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图中①为幼蛙,②为受精卵,③为蝌蚪,④为成蛙,选项C正确。
9.【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青蛙的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青蛙是两栖动物的代表,有变态发育的特点。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鸣叫和抱对都是青蛙的繁殖行为,生殖方式属于雌雄异体、体外受精,雌蛙产卵,且产在水中的卵块不一定都能受精,可见,水中的蛙卵未必都是受精卵。
10.【解析】选A。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不能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如鸭子、乌龟等不是两栖动物。
11.【解析】选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据此特征而言,青蛙、蟾蜍、大鲵是两栖动物,而蛇、海豹、乌龟、鳄鱼、企鹅等不属于两栖动物,因为它们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不符合两栖动物的特征。
1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对照实验设计的理解。根据题意需设置不同温度来研究对蛙卵孵化的影响,实验变量为温度,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从实验记录表中可以看出,除温度不同外,还有水质也不同,故需将两组水质都改为河水。
13.【解析】选B。本题考查青蛙与蜜蜂发育过程的区别。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蜜蜂的幼体生活在陆地上。
14.【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物的受精方式。雌、雄蛙抱对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在水中,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这种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蝗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在尾部有交配器。交配时,雄虫授予雌虫的可能是精荚,也可能是游离的精子。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受精方式均为体内受精,体内受精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
1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鸟类的繁殖行为。繁殖季节,鸟类都具有复杂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都是为了吸引异性,属于求偶行为,有利于繁殖。
16.【解析】选B。本题结合图示考查鸟卵的结构。分析图示:①是卵白,能为卵的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②是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③是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④是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⑤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17.【解析】选C。未受精的家鸽卵是一个细胞,其中卵黄就是细胞质的主要部分;胚盘是卵细胞细胞核所在处;卵黄膜是细胞膜。受精的家鸽卵是多细胞胚胎。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白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又能提供水分,所以卵黄和卵白是卵细胞中的营养物质。
18.【解析】选D。本题考查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鸟类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鸟类往往还有孵卵和育雏的习性,但用乳腺分泌的乳汁育幼是哺乳动物的特征;胚盘、卵黄和卵黄膜构成卵细胞,卵黄就是细胞质的主要部分,胚盘是卵细胞细胞核所在处,卵黄膜是细胞膜。
19.【解析】选C。本题考查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提出。要探究的是“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问题,A项、B项、D项都与此有关,而C项与该内容无关,不属于科学问题。
20.【解析】选B。苍蝇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形态结构、发育等知识。
(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昆虫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2)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在家蚕的幼虫期,向桑叶上喷洒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家蚕的身体外面有一层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掉的“皮”实质上是它的外骨骼。
(4)“作茧自缚”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家蚕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5)蚕蛾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和两对翅,其运动能力很强。
(6)家蚕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共同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答案:(1)完全变态 (2)幼虫 (3)外骨骼 (4)体内的遗传物质 (5)胸
(6)体节
22.【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科普作品分析生物科学知识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认真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中提到蝉的生活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过程:蝉的地上生活中有鸣叫现象;蝉在地下时穿着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在地上后具有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
(2)联系生物知识,描述结构名称。
蝉的发育分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蝉的生活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过程,地下生活阶段是幼虫期,地上生活阶段是成虫期。蝉的结构中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指的是蝉的外骨骼。
(3)结合功能特点,正确解答问题。
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蝉有翅善于飞行,扩大了活动的范围,适于陆地生活,蝉鸣是一种求偶行为。
答案:(1)求偶
(2)外骨骼 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扩大了活动的范围,适于陆地生活
(4)幼虫期、成虫期
23.【解析】本题考查青蛙的生殖、发育和对人类的益处。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在其发育过程中,呼吸器官由鳃变为肺(主要)。青蛙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的生活环境。
答案:(1)受精卵 体外受精
(2)鳃 肺
(3)农业害虫 生活环境
(4)蟾蜍 大鲵
24.【解析】本题考查鸡卵结构与胚胎发育的知识。图中[1]是卵壳,[2]是气室,[3]是卵黄,[4]是卵白,[5]是胚盘,[6]是胚胎,[7]是卵黄。鸟卵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从鸟类的繁殖过程看,它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生环境:鸟是体内受精,克服缺水环境,还提高受精成功率,产生的卵有外壳保护,有的亲鸟还有育雏的行为,提高后代成活率,适应陆地复杂的生活环境。证明卵壳上有气孔的方法:(1)可以将鸡卵放在淡盐水或开水里,就可以看到有很多气泡产生;(2)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的液体。
答案:(1)卵黄 提供营养 (2)胚盘 (3)[1]
(4)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的液体,可以说明卵壳上有气孔(其他合理设计也可)
25.【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1)题中描述的动物有喜鹊、蝉、青蛙,其中喜鹊属于鸟类,蝉是一种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2)蝉等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蝉的幼虫蜕掉外骨骼后发育成成虫。
(3)蝉、青蛙、喜鹊的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动物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蝉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4)喜鹊的雏鸟孵出时尚未充分发育,眼还没有睁开,全身裸露,腿足无力,要留在巢中由亲鸟喂养,属于晚成雏;家鸡的幼雏孵出时已充分发育,眼已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能随母鸡觅食,属于早成雏。
答案:(1)鸟类 昆虫 两栖动物
(2)成虫
(3)受精卵 不完全变态
(4)晚成雏 早成雏
2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1)从题干“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废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可以看出,该小组的实验假设应是废电池浸出液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2)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应保证只有一个变量,所以各烧杯放入的蝌蚪大小应相同。
(3)A、B、C、D四组实验中,B、C、D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废电池浸出液,A中没加,所以,B、C、D
3组是实验组,A组是对照组。
(4)若实验结果为加入废电池浸出液越多,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则说明该小组的假设是成立的。
答案:(1)废电池浸出液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2)相同 (3)B、C、D A
(4)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