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D. 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出汗湿透的衣服干后,衣服上有一层“白霜”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5.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增加水的质量
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
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D.升高溶液的温度
6.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采取下列方法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
B. 加入一定量的水
C. 将温度升高到60℃
D. 恒温蒸发部分水
7.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 利用机械动力搅拌得到食盐
C. 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20℃时,分别在50g水中加入50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10.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二、填空题
11.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21教育网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
Ⅲ.降低温度时,不变的有______。
12.根据下列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______℃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a物质饱和,应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等方法;要使c物质饱和,可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等方法;21·cn·jy·com
(4)t3℃时,向100g水中加入a物质80g,所得为不饱和溶液,欲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还应再加入a物质______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www.21-cn-jy.com
13.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_________ S(KNO3)(填“>”、“=”或“<”)。
(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__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2·1·c·n·j·y
(3)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________ 。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溶剂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硝酸钾的溶解度
(4)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洗涤、烘干。21cnjy.com
(5)t℃时,在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x= _______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________ 。(填编号)21·世纪*教育网
Ⅰ.t<t1 Ⅱ.t1<t<t2 Ⅲ.t>t2
三、实验题探究题
14.(1)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上述事实①②③分别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2)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1).若将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www-2-1-cnjy-com
(3)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2-1-c-n-j-y
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C.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D. 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有关系
【答案】D
【解析】物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首先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而与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无关.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出汗湿透的衣服干后,衣服上有一层“白霜”
【答案】B
【解析】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是因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21cnjy.com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是因为温度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溶解度减小,从水中逸出,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21*cnjy*com
D、出汗湿透的衣服干后,衣服上有一层“白霜”,是因为水分蒸发,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析出的缘故,与物质的溶解性有关;
故选B。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答案】C
【解析】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颗粒的大小只是会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对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在探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大小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溶剂的质量及种类.
故选C。
4.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答案】D
【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因为和溶质的溶解度有关.故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仍然能溶解其它溶质.故错误;
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因为和溶质的溶解度有关.故错误;
D、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正确.
故选D。
5.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
A.增加水的质量
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
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D.升高溶液的温度
【答案】D
【解析】A、增加水量只能增加该溶液溶解固体质量,与溶解度无关,溶解度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故A错;
B、把硝酸钾粉碎,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只能加快溶解速度,故B错;
C、增加硝酸钾的质量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故C错误;
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6.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采取下列方法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
B. 加入一定量的水
C. 将温度升高到60℃
D. 恒温蒸发部分水
【答案】B
【解析】A、因是饱和溶液,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硝酸钾,固体不溶解,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水,则溶剂增多,溶质不变,质量分数变小,故B正确;
C、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则升高温度,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量没有变化,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www.21-cn-jy.com
D、恒温下蒸发水,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但还是该温度下得饱和溶液,则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 利用机械动力搅拌得到食盐
C. 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 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升温不会使食盐析出,所以A错;
B、搅拌不会影响氯化钠的溶解性,与食盐是否析出无关,所以B错;
C、一般来说,对于任何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都能使溶质析出,所以C对;
D、海水是混合物,食盐从中析出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所以B错;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其涵义是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故A说法正确;21·cn·jy·com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由其涵义可知,在20℃时,136g食盐饱和溶液中含有食盐36克,故B说法错误;21·世纪*教育网
C、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故C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www-2-1-cnjy-com
故选B。
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20℃时,分别在50g水中加入50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和溶液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D
【解析】A、在M点是对应温度为20℃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所以含义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正确;【来源:21cnj*y.co*m】
B、在20℃时,在50g水中分别加入50g甲乙物质,加热到40℃时由于两者溶解度分别为50g、40g,所以50g水在40℃两者最多溶解分别为25g、20g,都有剩余,所以是饱和溶液,正确;
C、在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甲乙两物质50g,此时甲的溶解度为50g,而乙的溶解度为40g,所以两者都饱和,且乙有剩余,所以质量分数甲大于乙,正确;
D、在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物质时,当降温到20℃,需要按照20℃的溶解度来分析,由于该温度下溶解度都是30g,所以都饱和,且都无晶体析出,错误;
故选D。
10.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答案】C
【解析】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故B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C错误;
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D正确;21*cnjy*com
故选C。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版权所有:21教育】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
Ⅲ.降低温度时,不变的有______。
【答案】Ⅰ.①、④
Ⅱ.②、④
Ⅲ.①
【解析】Ⅰ.加硝酸钾至饱和溶质增加,溶剂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
Ⅲ.降低温度时,有晶体析出,所以溶质减少,溶液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
12.根据下列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______℃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a物质饱和,应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等方法;要使c物质饱和,可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等方法;
(4)t3℃时,向100g水中加入a物质80g,所得为不饱和溶液,欲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还应再加入a物质______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答案】(1)a<b<c
(2)t2℃
(3)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
(4)40g,54.5%
【解析】由a、b、c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1)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2)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现有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a物质饱和,应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 降低温度等方法;要使c物质饱和,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 升高温度等方法;
(4)t3℃时的溶解度为120克,则:向100g水中加入a物质80g,所得为不饱和溶液,欲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还应再加入a物质40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54.5%。
13.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_________ S(KNO3)(填“>”、“=”或“<”)。
(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________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21教育网
(3)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________ 。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溶剂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硝酸钾的溶解度
(4)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洗涤、烘干。
(5)t℃时,在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x= _______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________ 。(填编号)
Ⅰ.t<t1 Ⅱ.t1<t<t2 Ⅲ.t>t2
【答案】(1)>
饱和溶液
(3)20g;BD
(4)蒸发(或加热)浓缩;降温(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5)37.5%;Ⅲ
【解析】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氯化钠大于硝酸钾,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是35克,所以高温度时50克水能最多溶解17.5克氯化钠,所以属于饱和溶液,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溶质质量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加热浓缩,然后降温结晶,过滤得到硝酸钾固体。硝酸钾的质量分数=(100×25%+20)÷(100+20)=37.5%,t2的硝酸钾的质量分数=50/150×100%=33.3%,所以t>t2。2·1·c·n·j·y
三、实验题探究题
14.(1)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上述事实①②③分别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2)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1).若将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3)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
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1)溶剂性质;溶质性质;温度
(2)烧杯底部有晶体析出;塑料块下沉;升高温度,加入氯化钠固体(或升高温度后再加硝酸钾固体等)
(3)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固体
【解析】(1)①食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溶质相同溶剂不同,说明溶剂的影响;
②硝酸钾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溶剂相同溶质不同,说明溶质性质的影响;
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溶质相同溶剂相同,温度不同,说明温度的影响;2-1-c-n-j-y
故答案为:溶剂性质;溶质性质;温度;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就会析出晶体,溶液中硝酸钾含量就会减小,溶液密度减小,从而浮力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导致塑料块下沉;硝酸钾晶体析出,导致溶液的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如要使其上浮则必须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解度升高,方法可是升温或加入其它溶液;
故答案为:烧杯底部有晶体析出;塑料块下沉;升高温度,加入氯化钠固体(或升高温度后再加硝酸钾固体等);
(3)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硝酸钾晶体消失了,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温度升高.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固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