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生物综合测试题(一)(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下生物综合测试题(一)(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1 08:3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生物综合测试题(一)
第三单元
第一、二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经常喝牛奶的同学体质好,身体生长发育快,其主要原因是牛奶中含有较多的(
)
A.维生素、钙
B.糖类、脂肪
C.蛋白质、钙
D.维生素、糖类
2.“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宝妈妈一直给小宝吃钙片,但是体检发现小宝仍然缺钙,为了促进钙的吸收,医生建议给小宝补充(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小明的奶奶由于身体肥胖,因而常年吃素,可她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
)
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
B.新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
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
4.下列食物的营养成分中不需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维生素
D.脂肪
5.莹莹的午餐特别丰富,主食是馒头,还吃了猪肉炒豆角、盐水大虾、炖豆腐等。请你分析,体内的下列哪种消化液对这些食物都有消化作用(
)
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
6.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分解的顺序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
B.淀粉—脂肪-蛋白质
C.脂肪—蛋白质-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
7.对图示的叙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②能消化蛋白质
B.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只有③
C.①分泌的消化液参与脂肪的消化
D.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是为了避免对②的刺激
8.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脂肪酸和甘油
9.某同学正患肝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食用下列哪种美味(
)
A.香椿炒鸡蛋
B.海米油菜
C.白菜炖粉条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10.合理的饮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下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饮食方式
是(
)
A.不吃早餐
B.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
C.只吃鱼、肉,不吃蔬菜
D.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注意均衡营养
11.最近媒体接连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出“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C.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12.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是(
)
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无机盐含量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种类
⑥食物含能量高低
⑦食物的营养价值
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⑧
D.③⑤⑥⑦
13.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
)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呼吸系统的哪一个结构特点与进行气体交换无关(
)
A.肺泡壁很薄
B.毛细血管壁很薄
C.气管比较长
D.肺泡数量多
15.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6.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17.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
A.一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8.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19.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直接影响(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20.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指标之一,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C.诱发神经系统疾病
D.诱发循环系统疾病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60分)
21.(12分)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营养物质淀粉在[
]___________开始被消化。并最终在[
]_____________内被分解成__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
(2)小华得了胃炎,图中表示“胃”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可初步消化_____。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__,促进脂肪的消化。
(4)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
]________,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标号________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肠胃疾病。
22.(8分)如图为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在消化道A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脂肪食物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消化道A是__________。
(2)在小肠内,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3)水是生命的源泉。能吸收水的部位是(图中字母)__________。
(4)在消化道B内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下面是同学们喜爱喝的某种酸牛奶外包装盒上提供的产品说明及营养成分表。
产品类别:全脂调味加铁酸牛奶
本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配料:鲜牛奶≥85%、白砂糖、乳清蛋白、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增稠剂、食用香料
产品标准号:GB××××
食品生产许可证号:×××××
××××
贮存方法:2
℃~6
℃冷藏存放
生产日期:2016年6月26日
保质期:21天
消费者热线:800805××××
制造商:××市乳业有限公司
地址:××市××路××号
邮编:××××××
净含量:180克
根据上述说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购买带外包装的食品时,需关注外包装上提供的营养成分、生产厂家、厂家地址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答出两项即可)
(2)该酸奶中的钙、铁属于__________类营养物质,可促进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儿童时期体内缺钙,易患___________。
(3)酸奶中的蛋白质最早是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_处开始被消化的,其消化后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被吸收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4.(11分)下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入的气体,顺着呼吸道最终到达由______分支末端所形成的[
]_____。
(2)肺泡数量很________,外面包绕着______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是一层__________,这些特点都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B表示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含量增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含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5.(10分)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__________为主。
(2)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_____。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①应该为________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
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宝龙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图中表示出来。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
2.5的浓度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蛋白质和钙的作用。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的原料,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补钙时只补钙,往往因为吸收能力差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补钙的同时应该补充维生素D。
3.【解析】选C。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预防夜盲症,要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各种动物的肝脏、蛋黄、乳类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肝脏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维生素A。
4.【解析】选C。本题综合考查消化的概念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特点。消化是指食物中营养成分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食物营养成分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营养成分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各种消化液中消化酶的种类及功能的识记。正确识记消化液的有关知识是解题关键。唾液中只含淀粉酶,只能消化糖类物质中的淀粉。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的消化起促进作用。胃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麦芽糖等的酶,能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6.【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中有胃腺,可以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的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腺,可以分泌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小肠,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能够乳化脂肪,所以脂肪只能在小肠中消化分解。
7.【解析】选B。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功能及食物的消化。由图可知,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②是胃,分泌的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③是胰腺,④是小肠,胰腺和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胃不能消化淀粉,可用淀粉胶囊封装药物,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8.【解析】选C。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进入人体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被胃蛋白酶分解成中间产物,进入小肠后,在肠液、胰液中多种消化蛋白质的酶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供人体利用。
9.【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肝脏的作用。肝脏的作用是分泌胆汁,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促进脂肪的消化,患肝炎的人胆汁分泌量减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中含有的脂肪成分较多,不适宜肝炎病人食用。
1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合理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我们应该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合理搭配各种食物,注意均衡营养。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食品安全和合理膳食的知识。添加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受污染的新鲜蔬菜是不能食用的,加工成火腿肠或腌制品并不能消除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合理膳食要求营养全面和合理搭配,食品种类太少不利于全面摄入营养物质。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食品安全的理解。食品安全要看其本身是否有毒;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已变质腐败;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而与食品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含量、能量高低和营养价值无关。
13.【解析】选B。本题考查鼻腔的结构及功能。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能够阻挡灰尘;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吸附灰尘、细菌,并湿润干燥的空气;鼻黏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寒冷的空气。这些结构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呼吸系统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在肺内进行,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肺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气管的长短与气体交换无关。
15.【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呼吸运动的意义。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肺泡内气体呼出体外。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6.【解析】选B。本题考查膈肌、肺的活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图B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过程。
17.【解析】选C。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人体的呼吸。人体吸气时,从外界获得了新鲜的空气,在肺泡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与肺泡中的氧气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具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18.【解析】选C。本题考查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任何气体都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两者达到平衡为止。由于肺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吸入了新鲜空气,肺泡中氧气浓度较高,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氧浓度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故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
19.【解析】选A。本题考查呼吸的过程。呼吸过程包括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回缩时有利于肺泡内的气体经呼吸道排出体外,所以肺泡的弹性回缩力的大小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0.【解析】选B。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入肺颗粒物主要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21.【解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食物的消化过程。由图可知,
①是唾液腺,②是口腔,③是食道,④是肝脏,⑤是胃,⑥是胰腺,⑦是小肠,⑧是大肠,⑨是肛门。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
(2)图中⑤是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
(4)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长约5~6米,盘曲在腹腔中,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等疾病。
答案:(1)[②]口腔
[⑦]小肠
葡萄糖
(2)⑤
蛋白质
(3)[④]肝脏
胆汁
(4)[⑦]小肠
(5)⑤、⑦
22.【解析】本题考查消化系统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
(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A内抽取的内容物有初步消化的蛋白质,说明A为胃,则B为小肠,C为大肠。
(2)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只能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食物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消化。
(3)消化道的各段吸收能力不同,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能吸收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因此吸收水的部位为胃、小肠、大肠,即A、B、C。
(4)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
答案:(1)胃
(2)物理消化
(3)A、B、C
(4)肠液、胰液、胆汁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消化及食品安全。(1)食品外包装上有很多信息,我们购买时应关注生产厂家、配料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其中应重点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保证购买的食品在保质期范围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食用,食用变质的食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2)钙和铁属于无机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成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3)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进入小肠后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答案:(1)生产日期
保质期
(2)无机盐
佝偻病
(3)胃
氨基酸
小肠
24.【解析】本题主要通过识图考查肺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中①是肺泡,②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③是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气体随支气管在肺叶里分支,在支气管最末端形成肺泡。肺泡数量很多,外面包绕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都有利于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使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1)支气管
[①]肺泡
(2)多
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肺泡和血液
(3)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4)氧气
二氧化碳
25.【解析】本题考查食物营养成分方面及实验设计的知识。(1)按平衡膳食的要求,我们每餐应该以谷类为主,四种食物中,应以食用大米为主。(2)根据实验可知,质量同样为20克的三种食物中,核桃仁使水温上升最高,所以核桃仁含能量最多。(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是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燃烧后剩下的白色灰烬是无机盐。(4)验证性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有时需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足够次数重复或设置若干重复组。(5)在对照实验中,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大米的质量应为20克。
答案:(1)大米
(2)核桃仁
(3)有机物(或糖类、脂肪、蛋白质)
无机盐
(4)重复实验(或重复组)
(5)20
在对照实验中,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6.【解析】本题通过探究空气中PM
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分析。(1)根据表格设计,可以看出同学们是把“采样时段”作为变量,以分析不同时段车流量对PM
2.5的影响。(2)为了减少对照实验中的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般要取各组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3)绘制柱状图时,首先要确定横坐标的位置,再确定该位点纵坐标的位置,下班时段的三组数据平均值是(97+98+99)/3=98。(4)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发现PM
2.5的浓度与车流量呈正相关的关系,即车流量越大,PM
2.5浓度越高。(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减少机动车数量可以减少PM
2.5的浓度,因此要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以减少上道的车辆数量。
答案:(1)变量
(2)求平均值
(3)
(4)越大
(5)合理即可,如少开私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