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 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气管、肺 B.呼吸道、肺
C.鼻腔、气管、肺 D.鼻腔、喉、肺
2.呼吸系统的哪一部位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呼吸的通道( )
A.口腔 B.咽 C.气管 D.支气管
3.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⑦
4.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结构是( )
A.鼻黏膜能分泌黏液 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
C.鼻腔内有鼻毛 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5.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
A.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C.肺泡数目极多 D.A、B、C都是
6.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吸气过程,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
A.膈肌收缩,胸廓扩大 B.膈肌收缩,胸廓缩小
C.膈肌舒张,胸廓缩小 D.膈肌舒张,胸廓扩大
7.右图中甲乙两条曲线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膈肌从甲变化到乙时,呼气
B.膈肌从甲变化到乙时,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8.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
A.气体的压力 B.气体的扩散作用
C.呼吸运动 D.气体的过滤作用
9.森林浴之所以成为备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新宠,其魅力在于森林浴可以使人调节精神、消除疲劳、抗病强身。漫步在空气新鲜的林间小道上,当我们吸气时,肺容积及气压的变化是( )
A.肺容积增大,气压升高 B.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C.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 D.肺容积缩小,气压下降
10.下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依据此图来回答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2)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____]_________,其前部生有_________;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_________,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
(4)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的场所。
11.右图是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是______,B表示的是_________,C表示的是____。D表示的是______,E表示的是______。
(2)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________(“吸气”还是“呼气”)。
(3)用手下拉E,小气球________,表示________。
(4)用手上推E,小气球________,表示________。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____________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能力提升】
1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呼吸 B.肺 C.气管 D.支气管
2.当人体处于如图B所示状态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
A.收缩、外界气体→气管→肺
B.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C.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
D.舒张、肺→气管→鼻腔→外界
3.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a>b B.a>b>c
C.a>c>b D.b>c>a
4.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
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
是( )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
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
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
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
5.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
A.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拓展探究】
6.如图曲线表示某人在休息状态中进行一次呼吸时,肺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当时大气压力为
760 mmHg。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此人在_______时间段内进行吸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处于_______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
(4)休息时,此人的呼吸频率为_______次/分钟。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B。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空气起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气体交换在肺内完成。
2.【解析】选B。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由此看来,咽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呼吸的通道。
【规律方法】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依次又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气体交换最终在肺内进行,呼吸道只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3)呼吸道的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能够吸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物质,对吸入的空气起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
3.【解析】选D。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口腔属于消化道,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4.【解析】选B。本题考查鼻腔的结构及功能。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能分泌黏液,且鼻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使鼻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可减少不清洁空气和寒冷空气对肺的不良刺激;而嗅细胞与辨别气味产生嗅觉有关系,与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无关。
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肺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吸气过程时膈肌和胸廓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
7.【解析】选B。本题考查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扩张,肺内压减小(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当吸气过程完成的瞬间,胸廓容积最大,即膈肌收缩到极点,即乙状态。反之是呼气。
8.【解析】选C。胸廓有规律地扩张和回缩改变了胸腔的容积,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肺内气压发生变化,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9.【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吸气时肺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扩大,胸腔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呼吸系统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理解。图中[A]为鼻腔,[E]为咽,[B]为喉,[F]为气管,[C]为支气管,[D]为肺。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2)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外界气体依次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3)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4)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在肺内完成。
答案:(1)呼吸道 肺
(2)[A]鼻腔 [E]咽 [B]喉 [F]气管 [C]支气管
(3)[A]鼻腔 鼻毛 黏液 毛细血管
(4)[D]肺 气体交换
11.【解析】本题考查膈肌的舒缩与呼吸的关系。
(1)图中的橡皮膜E模拟的是膈肌,两个小气球C模拟的是肺,塑料管A模拟的是气管,B模拟的是支气管,广口瓶D模拟的是胸廓。
(2)图中的橡皮膜向下拉动,表示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
(3)当橡皮膜被向下拉时,其内容积变大,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内,故小气球变大。
(4)当橡皮膜被向上推时,其内容积变小,压强变大,气体被呼出,此时小气球变小。
(5)此模型只能演示胸廓的上下径变化,不能演示前后径的变化,故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答案:(1)气管 支气管 肺 胸廓 膈肌
(2)吸气
(3)变大 吸气
(4)变小 呼气 (5)前后
【能力提升】
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呼气的判断及其特点。由图可知B状态为呼气状态,此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由肺经呼吸道呼出。
3.【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的体积扩大,气压下降,因此b>c;肺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因此a>b。
4.【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吸气时胸骨、肋骨的运动过程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当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骨上提,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图中Ⅰ表示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和胸骨上提的过程。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呼吸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胸骨和肋骨向外、向上运动,胸腔的容积增大,肺扩张,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正好相反。当水超过胸部时,由于水的阻力限制了胸廓的运动不能扩张,使得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气体不易进入肺,呼吸困难。
【拓展探究】
6.【解析】人在平静状态下,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时,表现为呼气;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时,表现为吸气。由曲线可知,0~2.0秒内进行吸气,2.0~4.0秒内进行呼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收缩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扩大;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缩小。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从图示看,此人完成一次呼吸的时间为4秒,可推算出1分钟呼吸次数为60÷4=15,即呼吸频率为15次/分钟。
答案:(1)0~2.0秒 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2)收缩 扩大 (3)相等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