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气
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王老师因炎症造成下肢静脉出现大量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后在血液流动中最有可能阻塞_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 )
A.脑 B.上肢
C.右心房 D.肺部
3.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下列哪条血管的血液中氧含量最高( )
A.肺静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4.血液经体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
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5.下图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若甲代表肺静脉,则乙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6.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物的部位是( )
A.左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室 D.右心房
7.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再由指端返回心脏时,将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再经怎样的途径才可能到达脚趾( )
A.右心房、肺循环与体循环 B.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
C.右心房、肺循环 D.右心房、体循环
8.把体循环和肺循环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肝脏 D.主动脉
9.此刻,冥思苦读的你,大脑思维高速运转,代谢旺盛,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可以不经过的结构是( )
A.肺动脉 B.上腔静脉 C.右心室 D.左心房
10.李明的父亲最近经常头昏,经医生检查得知他的血压是 19千帕/14千帕,根据这组数据可以诊断他可能患有( )
A.贫血 B.高血压 C.低血压 D.坏血病
11.下列关于心率和脉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B.一分钟内心率与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
C.测量心率用完整的陈述性语言记录更便于分析
D.正常情况下,运动越剧烈心率越快
1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A的名称是_________,它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
(2)血液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餐后两小时,A、B、C、D四处血液中血糖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填字母标号)。
13.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实线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气体运动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⑥代表__________,③代表__________。
(2)图中②指的是__________,⑧指的是__________。
(3)血液由⑥射出,流经①②至③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⑧至⑤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_。
(4)图中A处进行着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果血液由__________
____。B处进行着__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果血液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某红细胞随血液流动至A处时,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请你写出该氧分子到达B处组织细胞的途径(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6)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怎样的途径到达B处组织细胞?(用序号、字母、箭头、文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血液流经肺部血管时,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示O2含量变化的是( )
2.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3.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甲和乙中抽取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脉血
B.乙呈鲜红色
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4.小明得了慢性胃炎,医生从他的手背静脉处输入药液,则药液由手背到达胃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房 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 ⑥右心室 ⑦主动脉
A.③→④ →①→②→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⑤→⑥→①→②→③→④→⑦
5.从下列哪个器官流出的血液中的氧气减少、废物增多、养料增多( )
A.肺 B.心脏 C.小肠 D.肾
6.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
B.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拓展探究】
7.体育锻炼能使心肌发达,收缩有力,心脏工作潜力大。下表是安静状态时反映甲、乙两同学心脏工作能力的数值,根据下表探究以下问题。
(1)计算两位同学的每搏输出量并填入上表。
(2)根据两位同学的每搏输出量,判断甲、乙两同学哪位是运动员,写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剧烈运动时,甲、乙最高心率均相同,每分输出量越多,心脏工作潜力越大,试判断甲、乙两位同学心脏工作潜力的大小,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材料提示我们要积极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脏主要由_____组织构成,有四个腔,其中与肺静脉相连的腔是_______。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系统和血液的功能。人体的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肺循环过程中,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2.【解析】选D。下肢静脉的血液汇集到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经肺动脉入肺,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部毛细血管的管径小,因此肺部毛细血管最有可能被阻塞。
3.【解析】选A。血液循环时,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氧气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然后随血液流动进入肺静脉,因此肺静脉中流动脉血,氧含量最高;肺动脉、上下腔静脉中流静脉血,氧含量低。
4.【解析】选C。本题考查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流经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中,营养物质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废物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由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5.【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血液循环途径。肺静脉与人体的左心房相连,将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形成的动脉血送回到心脏,因此图中乙为左心房。
6.【解析】选D。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肌肉注射药物,被毛细血管吸收,由各级静脉进入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故首先在右心房发现这种药物。
7.【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上肢动脉、手指的毛细血管、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回到右心房完成一次体循环,然后进入右心室,再经肺循环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次经体循环到达脚趾。
8.【解析】选B。由血液循环图解可知,将体循环和肺循环连在一起的器官是心脏。
【类题小结】2、3、4、7题的解题重点是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线及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注:实线表示动脉血,虚线表示静脉血。
9.【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路径。脑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运输路线是:脑部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排出体外。由此可知,二氧化碳从产生到排出可不经过左心房。
10.【解析】选B。成年人安静状态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 (千帕)。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经常超过18.7 千帕或者舒张压经常超过12 千帕就认为是高血压;血压的表示方式是收缩压/舒张压。由此可见,李明的父亲患有高血压。
1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心率和脉搏的有关知识。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分钟内心率与脉搏的次数是一致的,测量心率时用完整的陈述性语言记录不如用表格记录更便于分析,正常情况下,运动越剧烈心率越快。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
(1)图中A为主动脉,内流动脉血,与左心室相通,将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2)血液流经肺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经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血液流经肠的毛细血管后,由于小肠的吸收作用,使得血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答案:(1)主动脉 (2)肺(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均可) (3)C
1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血液循环及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从图中看出,血液经④左心室流出进入⑧主动脉,然后进入各器官,由静脉流回⑤右心房的过程是体循环;血液经⑥右心室到①肺动脉,然后到达A,由②肺静脉流回③左心房的过程是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CO2进入肺泡,肺泡中的O2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O2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CO2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答案:(1)右心室 左心房
(2)肺静脉 主动脉 (3)肺循环 体循环
(4)肺泡与血液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血液与组织细胞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5)A→②→③→④→⑧→B
(6)小肠→肝脏→→⑩→⑤→⑥→①→A→②→③→④→⑧→B
【能力提升】
1.【解析】选A。本题考查肺循环中的血液成分变化。体循环完成后,血液回到心脏,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流入肺静脉,所以肺部毛细血管和肺静脉中的氧气含量一样多,但都比肺动脉中的氧气含量多。
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路线。头皮针刺输液时,药物首先进入头部的静脉血管,药物到达患病部位经过的路线为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患病部位。因此,血液没有流经下腔静脉。
3.【解析】选A。分析柱状图可知,甲血管中的血液含有的氧气比乙血管丰富,并且含有的二氧化碳比乙血管少。由此可知,甲血管内为动脉血,从手臂的动脉中抽取的,颜色鲜红,因此应选A。
4.【解析】选D。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从手背静脉输入药物,药物到达胃部的路线为药物→手背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胃部动脉→胃部毛细血管。
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流经小肠时血液的变化特点。血液流经小肠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于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血液流经小肠后,不仅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而且营养物质也明显增多。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知识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两点分析:
(1)基本知识点分析: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选项及图示分析: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拓展探究】
7.【解析】本题考查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心脏工作潜力与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的关系。当每分输出量一定时,心率越低,每搏输出量就越大,心脏工作潜力就越大,运动员就属于这种类型。当心率一定时,每搏输出量越大,每分输出量就越大,说明心脏工作潜力越大。所以,一个人每搏输出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心脏工作能力的强弱。
答案:(1)105 70
(2)甲是运动员 甲每搏输出量大,说明甲心肌发达,心脏收缩有力
(3)甲心脏工作潜力大 相同心率时,甲每搏输出量大,每分输出量就大,心脏供血能力就强
(4)体育锻炼
(5)肌肉 左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