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二) 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二) 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1 08: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二)
课时达标练习
1.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年人在听别人说话时,把手掌托在耳廓后边,这样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2.与形成听觉有关的结构中,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3.耳的结构中,能探测头部运动方向的结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4.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名联谈趣》中写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列哪项是听到声音的过程(
)
A.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耳蜗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B.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耳蜗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C.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
→耳蜗
→形成听觉
D.外界声波
→外耳道
→听小骨→鼓膜
→耳蜗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5.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
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B.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C.半规管
D.鼓膜
6.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保证声波传至内耳
B.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
7.
李爷爷小时候得病后,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耳聋,但经检查发现耳的结构都正常。其耳聋的原因可能是(
)
A.外界声音过小
B.鼓膜受损
C.咽鼓管堵塞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
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和听力的是(
)
A.为了锻炼听力,使用随身听时音量要大一些
B.放鞭炮时要用手捂住耳朵
C.耳内常有分泌物,要用尖锐的工具清理干净
D.耳内分泌物能够杀死小动物,因此如果昆虫钻进耳朵,不用管它
9.下列哪种不是舌能分辨的基本味觉(
)
A.甜
B.酸
C.咸
D.辣
10.盲人是通过哪种感觉来“阅读”盲文的(
)
A.触觉
B.压觉
C.痛觉
D.听觉
11.下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1]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3]是____________。
(2)按声波在耳内的传导,依次写出耳的结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造成[
]_________或[
]_______损伤。
【拓展探究】
12.日常生活中听到电话铃响,我们就会拿起电话接听。下图为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反射示意图。请回答: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它与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
(2)图中①位于耳的__________内,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形成听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反射。请写出完成这一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4)某人车祸中受伤导致耳聋,医生检查发现,其耳结构完好无损。造成他耳聋的原因可能是图中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受损。
(5)为保护耳和听觉,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耳廓的作用。把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增大了接收声波的面积,故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说明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2.【解析】选B。本题考查耳蜗的功能。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成机械性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给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的作用是把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从而形成听觉。
3.【解析】选D。本题是对耳的结构与功能的考查。鼓膜能把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4.【解析】选B。听觉形成过程为: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
5.【解析】选A。本题考查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的作用是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是一个椭圆形薄膜,受声波的刺激能产生振动。
6.【解析】选C。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口香糖可使咽鼓管张开,
气体进入鼓室,
使鼓膜内外的压强平衡,
保护鼓膜。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经鼓膜、听小骨传到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若耳的结构正常,声波传到耳蜗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耳聋问题可能出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上。
8.【解析】选B。本题考查耳和听力的保护。使用随身听如果音量太大,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用尖锐的工具挖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如果有昆虫钻入耳朵,要让耳对着光源,让昆虫循光爬出,必要时应求助于医生。
9.【解析】选D。本题考查舌分辨的味觉。舌的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辨别“酸、甜、苦、咸”。辣是痛觉,不是食物的味道,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为D。
10.【解析】选A。盲文是用专门的刻划笔写成的,用手摸上去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盲人就是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的。
11.【解析】本题考查耳的结构及功能。图中[1]为外耳道,属于外耳;[2]为鼓膜;[3]为听小骨,[4]为耳蜗,[5]为与听觉有关的神经,[6]为半规管。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不属于耳的结构。
答案:(1)引导声波传至鼓膜
听小骨
(2)1→2→3→4
(3)[1]外耳道
[2]鼓膜
【拓展探究】
12.【解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包括突起和胞体,它与口腔上皮细胞的最大区别是有突起。
(2)图中①耳内的感受器位于耳蜗,能够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3)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而条件反射是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活动。听到电话铃响接听电话,这是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的一种反射,属于条件发射。该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纤维→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纤维→⑤效应器。
(4)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可知,造成耳聋的部位可能有3方面:耳(包括鼓膜、听小骨、耳蜗等)、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和神经中枢,如果耳的结构完好无损,则耳聋的原因可能是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损也可能是听觉中枢受损。
(5)遇到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开口或者闭嘴、堵耳,是为了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以保护鼓膜。
答案:(1)神经元
有突起
(2)耳蜗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3)条件
①→②→③→④→⑤
(4)②、③
(5)保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