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生物单元综合检测(一)(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上生物单元综合检测(一)(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14 06:1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名词:(A)狗
(B)山羊
(C)死猪
(D)钟乳石
(E)生物标本
(F)水笔(G)杂草,属于生物的有(  )
A.(A)(B)(E)(F)(G)
B.(C)(D)(E)
C.(A)(B)(G)
D.(A)(B)(C)(E)(F)(G)
2.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4.下列有关生物圈范围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
A.整个大气圈
B.水圈的上层
C.岩石圈的一部分
D.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到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的薄层
5.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6.下列各种动物中,不生活在我国云南省热带雨林的是(  )
A.云南兔
B.穿山甲
C.白臀叶猴
D.大熊猫
7.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与湿度
C.20℃和40℃
D.有光和无光
8.济南军区总医院专家组为了解肺气肿在沂蒙老区的发病情况,深入山区走访了当地卫生防疫站和多家医院。医学专家所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9.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符合观察要求顺序的是(  )
A.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B.放大镜→肉眼→显微镜
C.放大镜→显微镜→肉眼
D.显微镜→放大镜→肉眼
10.下图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操作图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11.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且偏右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12.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取材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解剖刀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B.用消毒牙签刮取牙垢
C.用消毒牙签扁平的一端轻刮口腔侧壁
D.用消毒牙签尖的一端轻刮口腔侧壁
13.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14.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肝脏细胞
B.血液
C.心脏
D.消化道
15.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蚕豆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16.为了使临时装片内不产生气泡或少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应(  )
A.把盖玻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B.事先多滴几滴清水
C.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重重地压下
D.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平
17.下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
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③表示细胞癌变
18.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
19.细胞分裂能够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
B.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再进行分裂
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
D.所有细胞都能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分裂、分化
20.橘子的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A.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60分)
21.(12分)仔细观察图示,思考图中所表示的含义,说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1)上面四幅图所描述的生命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A          ,B          ,
C          ,D          。
(2)分析图A所描述的生命特征,试说明其中植物的此项生命特征的特点是
       
    。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
         
  。
22.(10分)已知有下列四组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
目镜
物镜

15×
40×

10×
40×

10×
10×

10×
15×
(1)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组。
(2)如果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写着“P”的玻片,视野内看到的是:     。
(3)当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时,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物像才会移到视野的中央。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应用    眼注视目镜内,    眼睁开,便于绘图。
23.(6分)下图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图中④和⑥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  
       。
(3)③中滴的液体是    
  ,目的是        
     ,便于观察。
(4)小明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此时他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            。要使看到的细胞更大,应该转动转换器 

24.(10分)下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代码①所表示的结构对细胞能起到          的作用。
(2)若将细胞乙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 ]    ,它的主要作用是  

(3)图乙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4)若图中细胞能够分裂,则先经过复制的是[ ]      内的遗传物质,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5.(12分)下图所示的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细胞的        过程,判断依据是细胞          的增多;图中的②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判断依据是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 

(2)日常生活中所食用苹果的果肉属于    组织。苹果最外面的表皮属于
    组织。
26.(4分)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适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轴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数量   
 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处的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7.(6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生物现象,你注意观察了吗 在炎热的夏季,西瓜被人们作为解渴、消暑的首选水果。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夏天吃西瓜时,看到沙瓤中一个个亮晶晶的小颗粒,这实际是一个个的细胞,要想清楚地观察到它的结构必须制作成     ,借助       才能完成。
(2)种下西瓜的种子,最后又结出了西瓜,那么决定这种现象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
(3)吃西瓜时,吃进去的瓜瓤属于营养组织,吃剩下的瓜皮属于     组织;西瓜瓤内的“筋络”属于     组织。
(4)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西瓜就是一个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的判断。狗、山羊和杂草,都具有生命,具备生物的特征,故属于生物;死猪、生物标本已经死亡,故不再是生物;钟乳石和水笔都没有生命,故不属于生物。
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特征的判断。A项是鸟对弓所作出的反应,C项是人对弓映在杯中的影子作出的反应,D项是人对语言文字作出的反应,B项属于蜻蜓的繁殖行为。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A项炎热夏天的树荫下特别凉爽,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B项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能促进地球上土壤层的形成,D项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这些都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生物圈的含义和范围。(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适于生物生存的一个“薄层”。(2)范围: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至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处,其中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因此整个大气圈和水圈上部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岩石圈的一部分也不准确。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判断。爬山虎的叶子均匀铺在墙上,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反映了叶子具有向光的特性,这种叶子的镶嵌式排列有利于叶子接受阳光的照射。
6.【解析】选D。我国云南省的热带雨林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在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寄生植物和云南兔、钝头蛇、白臀叶猴、穿山甲等动物。大熊猫生活在高山竹林中。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要求保持唯一变量,即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温度和湿度是两个不同的条件,无法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
8.【解析】选B。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有观察、调查、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专家组深入山区有明确的走访目的和调查对象,此方式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法。
9.【解析】选A。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肉眼观察的是不需要放大的物体;放大镜是简单的放大仪器,普通的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3~5倍;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用来观察更加微小的生物体。
10.【解析】选A。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防止物镜降得过低压碎玻片标本,污染损坏镜头,B、D两图中镜筒都是上升的,不符合题意;C图中注视目镜,容易造成物镜镜头的损坏,属于不正确的操作。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光圈是调节视野明亮程度的,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光线亮时用小光圈;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向右上方,应该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此时物像向左下方移动,正好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故正确的选项是D。解答此题时要掌握两个知识点:即显微镜光线的调节和显微镜成像特点。
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取材方法。为避免损伤口腔侧壁,应该用消毒牙签扁平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取。
13.【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生理盐水而非清水;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与像的移动方向刚好相反,观察物像时物像偏在视野的左上方,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应该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应该向其相反方向移动,即向左上方移动;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器官的概念及识别。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肝脏细胞属于细胞层次;血液是结缔组织,属于组织层次;心脏则是由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器官;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多个器官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与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
15.【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中有线粒体;蚕豆的叶肉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质中有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结构。故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蚕豆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16.【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盖盖玻片的方法。为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应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平,将水滴中的空气从一边慢慢赶出去,放得过快,空气来不及赶出会产生许多气泡。
17.【解析】选D。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活动。由图可知,①表示细胞的体积由小到大的过程,属于细胞的生长;②表示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分裂;③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不同变化的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是指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能够不停地进行分裂,与图示不吻合。
18.【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组织。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将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将植物枝条插入红墨水中,导管运输变红的水分使花瓣变成红色。
19.【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知识。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0.【解析】选A。橘子的果肉起营养功能,属于营养组织,其中的“筋络”起输导功能,属于输导组织。
21.【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特征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各图示的含义,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生命特征。图示A是丹顶鹤在捕鱼,体现了生物能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植物这个特征的特点是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图B是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规律性反应,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图C是母猪和出生的小猪,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生命特征。图D是人排汗,体现了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除了以上特征外,生物还具有生长发育的特征;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特征。
答案:(1)新陈代谢 具有应激性 繁殖 新陈代谢
(2)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
(3)生长发育;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回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22.【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越多。
(2)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为倒像,即所观察物体的上下颠倒和左右颠倒。
(3)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和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要睁开,便于用右手绘图。
答案:(1)丙
(2)P
(3)D
(4)左 右
23.【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过程及观察。
(1)由图可知,①是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入生理盐水中,②是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③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盖盖玻片,
⑤是染色,⑥是盖盖玻片,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⑥⑤。
(2)图中④和⑥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③中滴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是为了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有的形态,便于观察。
(4)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要想使看到的细胞更大应该换用高倍物镜,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1)③②①④⑥⑤
(2)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生理盐水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有的形态
(4)细准焦螺旋 换用高倍物镜
24.【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区别。由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⑥是叶绿体。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
(1)植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2)由于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很薄并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到,但它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且有保护作用。
(3)植物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⑥叶绿体。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答案:(1)支持和保护
(2)[②]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⑥]叶绿体
(4)[③]细胞核
25.【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图中的①表示细胞的数目增多,是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中的②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不同的变化,属于细胞的分化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2)苹果的果肉细胞,细胞壁薄,液泡大,储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苹果最外面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答案:(1)分裂 数目 分化 组织
(2)营养 保护
26.【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土壤的潮湿程度是影响鼠妇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只允许有一个变量不同,其他变量均相同,所以鼠妇的数目要相等。
答案:(3)②湿土 ③相等 形成对照
(4)湿土一侧的鼠妇较多
27.【解析】此题可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进行分析:
(1)西瓜的果肉细胞较大,用肉眼可观察到,但要观察清楚其结构,必须制成装片,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2)种下西瓜种子,会结出西瓜,是由西瓜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它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
(3)吃剩下的瓜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西瓜瓤内的“筋络”起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4)一个西瓜就是一个果实,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果实属于器官。
答案:(1)装片 显微镜
(2)细胞核
(3)保护 输导
(4)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