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20 08:2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碘液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
(  )
A.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给叶片进行染色
C.检测是否有淀粉产生
D.给叶片提供营养
3.高姐的烤地瓜软香甜、口感好、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很受市民的欢迎,你可知道地瓜中的淀粉来自(  )
A.根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B.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C.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根部的
D.根细胞合成后并进一步转化而成
4.如图,将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光,再经光照、脱色及碘液处理,结果叶片边缘与遮光部分不变蓝。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淀粉
C.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片的绿色部分
D.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5.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C.水+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6.下列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利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适时播种
B.合理密植
C.合理施肥
D.合理灌溉
7.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刘银杏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1)为了把天竺葵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需把天竺葵放在    中一昼夜。
(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    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盖好不透光纸片的植物放在    
下几个小时。
(4)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
(5)这个实验的结论是 

9.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数越    ,这种气体是      。产生的气泡数越多,说明       作用越强。
(2)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     越强,      
作用越强。
(3)如果将这支试管放在黑暗中,实验结果可能会是怎样呢  

【能力提升】
1.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促进植物的呼吸
B.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加快蒸腾作用
D.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2.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3.右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产物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
B.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氧气
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的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5.“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方式(  )
A.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抑制杂草生长
B.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
C.通过调整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
D.通过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6.(拓展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自然界其他生物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中的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和    。
(2)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
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     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     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3)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     、     等。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C。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应该先暗处理,再选叶遮光,然后照光几小时,摘取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最后漂洗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2.【解析】选C。本题考查滴加碘液的目的。淀粉具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叶片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测叶片中是否有淀粉产生。
3.【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植物中淀粉的主要来源。植物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储存着能量;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而储存有机物的场所是植物的果实以及茎和变态的根等。
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在实验中,绿叶经过处理后,只有见光部分遇碘液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且有淀粉生成;银边天竺葵只有绿色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发生在叶片的绿色部分。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因为没有对照实验,所以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二氧化碳加水等于有机物和氧气”,在转化过程中必须有光能和叶绿体的参与,实际转化过程十分复杂,并不是物质的简单相加。只有D项符合。
6.【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适时播种,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合理密植,让植物的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是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合理施肥是利用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合理灌溉是为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
7.【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8.【解析】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的原理及结论。
(1)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一部分淀粉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其余的淀粉通过筛管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后,才能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否则,本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遇到碘液都会变蓝。
(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见光,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盖好不透光纸片的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4)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若变蓝,说明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5)分析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见光部分变蓝,产生了淀粉。所以,这个实验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答案:(1)黑暗
(2)对照 光
(3)阳光
(4)淀粉
(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9.【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实验验证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1)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越近,光照越强,产生的氧气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3)如果将这支试管放在黑暗中,因为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将没有气泡产生。
答案:(1)多 氧气 光合
(2)光照 光合
(3)没有气泡产生
【能力提升】
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通过增加植物光照面积,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使叶片可以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天竺葵的叶片中储存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会影响实验结果,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让叶片的一部分照光,另一部分不照光,形成对照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如果不去掉叶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由于酒精的沸点低,直接加热易沸腾,所以要隔水加热;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了蓝色,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
3.【解析】选C。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验证实验装置。仔细分析图示,水中的金鱼藻,用漏斗罩住,将一试管插在漏斗上,收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中,木条燃烧,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4.【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能量转化就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也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可以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光合作用的条件的认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单位土地的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6.【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在同样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光照强度的影响,A点和B点的比较是在同样光照强度的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
(3)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总结出: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能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答案:(1)叶绿体 有机物 氧气
(2)①光照强度 ②二氧化碳浓度
(3)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