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水螅体内的空腔被称为( )
A.体腔
B.消化道
C.消化腔
D.空腔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身体( )
A.有口无肛门
B.有口有肛门
C.无口无肛门
D.无口有肛门
3.水螅是怎样在水中运动的( )
A.用触手游泳
B.翻筋斗
C.旋转式运动
D.涡流状运动
4.海葵的身体( )
A.上下对称
B.两侧对称
C.辐射对称
D.不对称
5.下列哪种动物与血吸虫的生活方式相同( )
A.海葵 B.涡虫 C.绦虫 D.蚯蚓
6.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蚯蚓在纸板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这主要与蚯蚓的哪一结构有关( )
A.肌肉 B.刚毛 C.黏液 D.体节
8.我们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依据是( )
A.体节的形状
B.环带的位置
C.刚毛的长短
D.口和肛门的区别
9.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表的贝壳通常不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B.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
C.章鱼是软体动物,贝壳退化
D.蜗牛吃植物的茎、叶、果实
10.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11.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 部、[ ] 部、[ ] 部。
(2)用手触摸蝗虫和蚯蚓的身体分别有什么感觉
。
原因是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韧的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蝗虫共有 对足、 对翅,着生在[ ] 部,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
【能力提升】
1.在水螅的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是如何被水螅作为食物捕捉的( )
A.水螅快速游动捕获食物
B.水螅悄无声息地接近活水蚤,用口迅速咬住
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D.以上三种方式都有可能
2.下列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 )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B.腔肠动物和线形动物
C.线形动物和腔肠动物
D.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4.“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某种动物的特征,下列哪种动物具备这些特征( )
A.蜘蛛 B.蝗虫 C.蜈蚣 D.虾
5.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6.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气囊
7.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然后据图回答问题。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
(2)图中A所示的结构为蚯蚓的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蚯蚓的体表有 ,有利于蚯蚓 。
(4)用手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身体的腹面长有许多 ,蚯蚓依靠 使身体蠕动。
8.(拓展探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入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分别标号为A、B,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只露出头部(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相关问题。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 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气体进出的门户—— 位于 部。
(2)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一条是具备了坚韧的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地防止 。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螅体内空腔的名称。水螅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中间的空腔起消化功能,叫消化腔。消化腔底部无肛门。
2.【解析】选A。本题考查腔肠动物的特征。腔肠动物的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3.【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螅的运动方式。水螅一般固着在水草上,运动时会翻筋斗。
4.【解析】选C。本题考查海葵的体形。腔肠动物如海葵的身体呈圆筒状,中心辐射对称。
5.【解析】选C。本题考查上述几种生物的生活方式。海葵、涡虫是自由生活的种类,蚯蚓营腐生生活,血吸虫和绦虫营寄生生活。
6.【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环节动物的常见种类。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③海马属于鱼类。
7.【解析】选B。本题考查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运动。蚯蚓的运动由肌肉收缩提供动力,刚毛固定、支撑身体协助完成运动。由于光滑的玻璃板摩擦力小,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运动较慢。
8.【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蚯蚓身体的外形。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口与肛门的区别不明显。蚯蚓的身体上有一个宽大的颜色较浅的体节,叫环带,环带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
9.【解析】选A。软体动物的贝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
10.【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节肢动物种类的识别。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常见的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种类。蚯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裸露,无外骨骼,没有足和触角,属于环节动物。
11.【解析】本题考查对蝗虫形态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蚯蚓的身体柔软。
(3)蝗虫共有三对足、两对翅,均着生在胸部。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答案:(1)[一]头 [二]胸 [三]腹
(2)蝗虫身体坚硬,蚯蚓身体柔软 外骨骼
保护、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三 两 [二]胸 [3]后足
【能力提升】
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水螅捕捉食物的方式。水螅口的周围有6~10条触手,触手上有刺细胞,刺细胞能放出刺丝和毒液,用于捕捉食物。
2.【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无脊椎动物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是有口有肛门的动物。
3.【解析】选B。本题考查蚯蚓的呼吸。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为体壁内分布着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氧气,大气中的氧气通过体壁黏液进入毛细血管,从而进行气体交换。
4.【解析】选B。本题考查蝗虫的特征。蝗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头部有两根分节的触角,体表有外骨骼。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判断。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如家鸽、鲫鱼、鲨鱼、家兔等;蜜蜂、蝗虫、蚯蚓、蜈蚣、蚂蚁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蝗虫呼吸器官的理解。蝗虫生活在陆地上,没有鳃,无法用鳃呼吸。蝗虫胸、腹部两侧有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与气管相连。其体内含气囊,能贮存气体,气管越分越细,最后的微气管直接与细胞相连,进行气体交换。
【拓展延伸】关于蝗虫的呼吸归纳
蝗虫的呼吸是通过气管进行的。它体内有气囊与气管相通,气管与胸、腹部的气门相通,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管,经气管进入气囊,这是它适应陆地飞行的特点。用凡士林涂满它的胸、腹部,堵塞气门,蝗虫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其呼吸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7.【解析】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靠有黏液的湿润体壁呼吸,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运动。
答案:(1)环状体节
(2)环带
(3)黏液 呼吸
(4)刚毛 刚毛和肌肉的配合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蝗虫的主要结构特征和蝗虫的呼吸部位。蝗虫用气管呼吸,气管在体表的开口是气门,位于中胸到腹部第8节,因此把头浸没在水中的蝗虫不会死亡,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的会死亡。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答案:(1)B 气门 胸腹
(2)外骨骼 体内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