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4-20 14: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同步课时达标练习
【双基巩固】
1.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
A.鲸鱼    B.甲鱼    C.鲫鱼    D.章鱼
2.我们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它们在水中生活用什么呼吸(  )
A.皮肤    B.鳃    C.气管    D.肺
3.鲫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
A.尾鳍的摆动
B.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C.各种鳍的共同作用
D.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4.侧线是下列哪种动物的特有器官(  )
A.鱼类
B.环节动物
C.昆虫
D.鸟类
5.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青蛙、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6.两栖动物是指(  )
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7.爬行动物是指(  )
A.能在陆地上爬着行走的动物
B.体表有鳞片,用肺呼吸,心室有不完全隔膜的一类脊椎动物
C.体表有鳞片或甲的动物
D.四肢短小、行动缓慢的动物
8.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龟和蛇
B.鳄鱼和青蛙
C.蟾蜍和龟
D.避役和大鲵
9.与鸟类的飞行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前肢变成翼
B.身体呈流线型
C.心脏四腔,体温恒定
D.胸肌发达
10.鸟类消化系统中能磨碎食物的结构是(  )
A.喙    B.嗉囊    C.小肠    D.肌胃
11.家兔是植食性动物,与此习性相适应的牙齿特点是(  )
A.牙齿无分化
B.门齿、臼齿发达,犬齿退化
C.犬齿、臼齿发达,门齿退化
D.门齿、臼齿、犬齿都很发达
1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体温不恒定
13.如图是鲫鱼的形态图,请分析回答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1)鲫鱼的身体呈      ,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图中的[ ]     ,左右各有一条,起着感知水流      和水压的作用。
(3)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鳍是[ ] 
、[ ]     和[ ]     ,能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鳍是[ ]     。
(4)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其主要结构是    ,呈    色,因为其内含丰富的    。
14.兔比蚯蚓更复杂,更高等,主要表现在:
(1)体表    ,有利于         
  。
(2)体腔被    分为胸腔和腹腔,分别容纳着不同的器官。心脏和肺位于
      内,胃、肠、肝位于      内。
(3)大脑发达,能够对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    。
(4)体温      ,有利于适应多变的陆地环境。
(5)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子代的      ,增强了对       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能力提升】
1.鲫鱼不停地张口吞水,由鳃孔排出,其意义在于(  )
A.水里的食物随水流入口中,便于取食
B.使鱼的体温保持恒定
C.水流经鳃时,水中的氧气与鳃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D.保持鱼体内外水分的平衡
2.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较好地适应了陆地生活,你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
(  )
A.用肺呼吸
B.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C.皮肤较为干燥
D.产带卵壳的卵,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3.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细鳞,这有利于(  )
A.适应水中生活
B.利用皮肤呼吸
C.适应陆地生活
D.自由活动
4.“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体温恒定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5.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大鲵幼体用肺呼吸
C.丹顶鹤前肢变成翼
D.麋鹿胎生、哺乳
6.我国农历马年,下列对马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肺呼吸 
②胎生、哺乳 
③体表被毛
④变温动物 
⑤心脏四腔
⑥体内有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7.下图为鸟类体内气囊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2)图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 
,能贮存气体的部位是[ ]       。
(3)气囊一端与    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它可以减小鸟身体的        ,还能够贮存      ,散失剧烈运动产生的        。
8.(拓展探究)根据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鸟类的哪些结构特征让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仍能保持高而恒定的体温
(1)           
           ,
可保温。
(2)            
          ,
呼吸能力强,供氧足。
(3)             
         ,
产能多。
(4)假如你是鸟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候鸟不挨冻、不挨饿、不遭捕杀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鱼类与其他名字带“鱼”而非鱼类动物的区分。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甲鱼属于爬行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鱼类。只有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属于真正的鱼类。
2.【解析】选B。本题考查鱼类的呼吸器官。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结构适于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这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3.【解析】选D。本题考查鲫鱼游泳的特点。鲫鱼游泳时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腹鳍维持身体平衡,各鱼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游泳运动。
4.【解析】选A。本题考查鱼类的结构特点。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的作用。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两栖动物的认识。乌龟、鳄鱼属于爬行类;水獭属于哺乳类;只有C项的动物都属于两栖类。
6.【解析】选D。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特征。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且湿润,能够辅助呼吸。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爬行动物的理解。爬行动物是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内受精,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只以“爬行”这一个特征来认定爬行动物是错误的。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常见爬行动物的认识。龟、蛇、鳄鱼、避役是爬行动物;青蛙、蟾蜍、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9.【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心脏四腔、体温恒定与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0.【解析】选D。肌胃又叫砂囊,肌肉发达,内有砂粒,适于磨碎食物。
11.【解析】选B。家兔是哺乳动物,牙齿有分化。门齿的功能是切断食物,臼齿的功能是磨碎食物;犬齿的功能是撕裂肉食。家兔是植食性动物,因此家兔牙齿特点是:门齿、臼齿发达,犬齿退化。
12.【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牙齿分化,大脑发达,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13.【解析】本题考查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由图可知,①是背鳍,②是鳃,③是尾鳍,④是臀鳍,⑤是胸鳍,⑥是腹鳍,⑦是侧线。
(1)鲫鱼的身体两头尖,中间宽大,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鲫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鲫鱼的感觉器官,能够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使鱼能够躲避水中的障碍物。
(3)背鳍、胸鳍和腹鳍能够维持鱼体的平衡,尾鳍能够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4)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其主要结构是鳃丝,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呈鲜红色,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1)梭形
(2)[⑦]侧线 方向
(3)[①]背鳍 [⑤]胸鳍 [⑥]腹鳍 [③]尾鳍
(4)[②]鳃 鳃丝 鲜红 毛细血管
14.【解析】本题考查对兔比蚯蚓高等、复杂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理解。
(1)兔的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
(2)体腔被特有的膈分成胸腔和腹腔,分别容纳着不同的内脏器官。肺、心脏位于胸腔,胃、肠、肝等器官位于腹腔。
(3)兔的大脑发达,能对外界不同的刺激及时做出反应。
(4)兔的体温能够保持恒定,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5)胎生、哺乳,大大地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答案:(1)被毛 保温
(2)膈 胸腔 腹腔
(3)反应
(4)恒定
(5)成活率 陆地
【能力提升】
1.【解析】选C。本题考查鱼的呼吸。鲫鱼口和鳃盖后缘不停交替张合,是鱼在进行呼吸,在鳃丝部位进行气体交换。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两栖动物是在水中受精的,爬行动物能产带卵壳的卵,因此爬行动物的生殖过程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蜥蜴的认识。鳞片的出现,使得动物体内的水分不易散失,减小了对水的依赖,可以更长时间地离开水,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角质细鳞还有保护作用。但鳞片的出现,使氧很难通过皮肤进入身体,因此,蜥蜴已不再依靠皮肤的辅助呼吸,而完全依靠肺呼吸。
4.【解析】选B。本题考查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鸟类的体重,胸肌发达有利于牵动两翼进行飞行,有气囊辅助呼吸,使鸟类能够获得更多的氧气,有利于产生大量的能量,故①②③⑤都是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体温恒定、繁殖行为与鸟类的飞行生活不是直接相关的,如哺乳动物的体温也恒定,繁殖行为也完善,但是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不会飞的。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鲫鱼属于鱼类,具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特征;丹顶鹤属于鸟类,前肢变为翼,善于飞行;麋鹿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所以,选项A、C、D是正确的。大鲵是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故选项B是错误的。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腔被膈分成胸腔和腹腔两部分,用肺呼吸,心脏四腔,左右不相通,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血液循环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7.【解析】本题考查家鸽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图示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气囊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可减小内脏器官间的摩擦,有的突入骨的空腔中。鸟类吸气时,一部分气体进入气囊,减小了身体比重,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气囊收缩,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囊有暂存气体、辅助呼吸的作用,同时随气体的排出,也带走了部分热量,因此还有散热降温的作用。
答案:(1)气管 气囊 肺 (2)[③]肺 [②]气囊
(3)肺 比重 空气 热量
【拓展延伸】鸟类气囊的作用
(1)协助完成双重呼吸: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部分空气由肺进入气囊暂时贮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协助完成双重呼吸。
(2)调节体温:内脏器官产生的热量可以传给气囊内的气体,呼气时部分热量随气体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体温。
(3)减小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气囊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可以减少鸟类飞翔时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
(4)调节身体比重:气囊内充满气体时,身体比重减小。
8.【解析】本题考查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体温恒定的原因及鸟类的保护。
(1)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可保持体温。
(2)用肺呼吸,有发达的气囊,能够贮存气体辅助呼吸,具备独特的双重呼吸方式,气体交换效率高,呼吸能力强。
(3)心脏四腔,静脉血和动脉血完全分开,血液循环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分解有机物,提供足够的能量。
(4)为保证鸟不被捕杀,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大家共同保护鸟类,同时严禁捕杀鸟类;为使鸟类不挨饿、不挨冻,应该为它们提供食物,增设人工鸟巢等。
答案:(1)体表被覆羽毛
(2)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3)心脏四腔,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4)搞好宣传,禁止捕杀;定时撒放食物;增设人工鸟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