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学案课件)(打包8套)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学案课件)(打包8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5-10 20:13:01

文档简介

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3.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知识梳理】
一、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____、政策、___________、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等。
3.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________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________获得_____________。?
4.分类: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特点
工业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______导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的费用较高
水产品加工、
、制糖厂等
接近

______导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印刷厂、
、石化厂、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面粉厂等。
接近
_______导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炼铝、炼铜等)、
、钢铁、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
厂或

_______导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纺织厂、
、制伞、制鞋厂等。
接近有大量
_______的地区
______导向型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
接近
校或
发达地区
【思考探究】
探究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阅读P59页案例1,
A.试着从图4.3找出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B.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C.从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上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继续思考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仔细读书中P60页的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看图4.5,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代
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举例
19世纪
20世纪初
二战后
【尝试训练】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回答1~2题。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家具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
A.原料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
3.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
A.炼铝工业、钢铁工业、制糖工业、精密仪器
B.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水产品加工
C.家具制造、印刷厂、瓶装饮料厂
D.普通服装加工、电视机装配、面包厂
4.右图是“工业区位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程度大小。下列排序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合的是(  )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5.宝钢与鞍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  )
A.信息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B.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C.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强
D.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一、1.水源、
2.科技、市场、动力、运输
3.优势条件;生产成本;最高利润
4.(横向)原料、水果罐头加工、原料产
市场、家具制造业、市场
动力、电解铝工业、火电厂、水电
劳动力、电子装配工业、廉价劳动力
技术、高等院、科技
探究点一:
A.鞍钢区位选择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
B.科技进步,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C.
2.仔细读书中P60页的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看图4.5,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代
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
导向类型
举例
19世纪
煤炭资源
靠近大煤田
动力导向型
德国鲁尔区
20世纪初
铁矿资源
靠近大铁矿
原料导向型
包钢、武钢、鞍钢
二战后
消费市场
沿海钢铁消费区
市场导向型
上海宝钢
训练:1-5:ADCBD
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弱,缩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
促进______________的扩大,对__________的需求减少,素质要求_____。
对_________________依赖加强。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工业生产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工业生产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对燃料和原料依赖减弱,降低了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区位选择灵活。
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工业集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素质要求提高。
对市场依赖加强。(共14张PPT)
第2课时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鞍钢的区位
宝钢的区位
项目
鞍钢
宝钢
时间
铁矿石来源
能源来源
消费市场
工业类型
当地供应


山西、黑龙江
安徽淮南、山西
沈阳、大连、长春等
上海、南京、杭州及国外市场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案例探究
建国前
70年代后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近煤型
近铁型
临海型
合作
科技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
原料、动力影响减弱,交通、市场影响增强
工厂对劳动力的数量、体力要求减弱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在增强
信息网络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工业产业对信息依赖程度提高
科学技
术的进

盛行风向
A
B
C
D
河流
如图,某城市计划在A、B、C、D四处兴建化工厂、
钢铁厂、电视机厂、自来水厂,请根据影响区位因素作出相应选择,并说明理由。
自来水厂
电视机厂
化工厂
钢铁厂
铁路
污染
空气
污染
水源
固体废弃
物污染
水泥厂
酿造厂
发电厂
钢铁厂
化工厂—炼油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设在盛行风的下风
向,冬夏季风的垂直
郊外,常年风向不定
的建在最小风频的上
风向
污水排放口远离
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②环境保护因素
提醒: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生产芯片、胶卷的工厂,蛋糕房、糖果厂。
A.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全年西风
上风向
下风向
工厂布局在下风向
B.季风区(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居民区
工厂区
工厂布局在与风向垂直的郊外
C.风向比较多变的地区
工厂区
工厂区
居民区
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成武县水泥厂的合理布局,正确的是


甲丁
材料1:20世纪50年代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材料2:20世纪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材料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在并不生产棉花的鞍山、
包头等重工业区布局一些棉纺织厂。
阅读课文P61及以下材料探究其工位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材料4:许多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回乡投资建厂。
材料5:喜欢大海风光的投资者将企业建在近海滩处。
材料6: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
国防需要
国家政策
平衡职工性别构成
乡土情感
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
五类导向型工业的选址
科技进步
环境因素
政策变化
企业决策者心理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1.鞍钢与宝钢在区位上最显著的不同(  )
  A.鞍钢接近消费市场
  B.鞍钢接近原料、燃料
  C.鞍钢水陆交通便利
  D.鞍钢技术力量雄厚
B
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收力,是因为(
  )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销售市场
  
C.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D.利于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学习培训
c
例: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
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B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
在布局上最适宜的选择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D
A、B、C、D分别建有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和造纸厂,其布局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A钢铁厂,合理。靠近铁矿产地和铁路,原料充足,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B化工厂,不合理。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造成污染。
C水泥厂,不合理。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造成污染。
D造纸厂,合理。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不造成污染。
钢铁厂
化工厂
水泥厂
造纸厂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知识梳理】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污染类型
布局原则
大气污染型企业
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
地带或最小风频的
水源污染型企业
污水排放口远离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企业
远离
【答案】下风
上风向
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和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注意提示】
原料指数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消耗原料、燃料重量与产品重量的比值。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企业区位应接近原料产地;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企业区位应在产品消费地;如果原料指数等于1,则企业区位可在原料产地或产品消费地。
【归纳总结】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
【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工业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学情分析】
三亚市是一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工业分布较少,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但是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身边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文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判断不同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结合案例和阅读,分析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三次变化,从而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合具体地区和实例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2.工业的区位选择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
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⑨__________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环境保护因素
⑩__________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3)政策的变化
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 ________________,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
答案:⑨市场 ⑩环境质量 理念和心理因素 
让学生阅读课本60的阅读材料,并分析下面三幅图中工厂厂址变化的原因。
让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分析图4.6,并向同学和老师讲解。
3.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并展示)
(1)想一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为什么?
(2)思考: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带,试分析原因。
(3)讨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答案:(1)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3)该观点是错误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是由于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是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
4.总结(让学生做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并展示)
【课堂训练】
读“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如图所示,a、d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1~3题。
1.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2.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3.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  )
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
B.劳动力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
C.跨国公司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D.不同时期影响同一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可能不同
4.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图中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答案:1.B
2.C
3.D
4.B
【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选择完成)
材料一 近十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速发展,但在2008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的状况,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材料二 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
 
(1)试说出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攀钢、宝钢减产、限产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据图分析字母A、B、C所代表的产品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并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答案:(1)附近有铁矿、煤矿,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靠近水电站,满足企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劳动力成本低。(2)钢铁需求量减少;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3)利用攀钢的资源优势初炼钢,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深加工,再利用宝钢的品牌优势、接近海港的优势出口。(4)铁矿石 煤炭 钢铁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课后反馈】
小组的成员根据学习内容相互叙述学习目标,小组成员相互帮助,争取所有成员都能完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板书设计: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影响变化的因素
科技、环境、政策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
2.
案例
鞍钢:原料导向型
宝钢:市场导向型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3.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3.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知识梳理】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__________因素。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和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因素:对环境敏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政策: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华侨回国、回乡建厂。
【思考探究】
探究点二:实际应用——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1.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如何合理布置上述企业?
(1)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力发电厂应建在_______处,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染厂应建在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服装厂应建在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训练】
某企业打算在广东省开办一个生产工厂,他们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张各地区生产成本比较表,分析并完成6~7题。
成本构成(元/千克)
待选地点
电费
原材料运费
成品运费

6.5
1.5
1.5

5.4
2.5
2.2

1.8
3
2.5

4.5
2
2
6.该企业厂址应选择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7.该企业属于(  )
A.市场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8.从去年开始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
000~1
200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
A.劳动力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9.下列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
C.交通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
D.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
10.读右图,分析回答。
计划在①一⑥处,分别建化工厂、制碱厂、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分别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1)化工厂应建在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油输出港应建在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罐头加工厂应建在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碱厂应建在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1.科学技术、原料、动力
2.高技术产品、食品
探究点二: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1.(1)C;河流上游,水质好;
(2)D;火力发电厂污染空气,应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铁路运输便利。
(3)B;印染厂污染水源,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4)A;服装厂污染小,可以布局在劳动力密集的城区。
训练
6-9:CBAD
10.(1)化工厂建在:

接近原料地,位于郊外、利于保护城镇环境
(2)石油输出港建在:②
接近石油产地,临海且港口优良
(3)自来水厂建在:

位于居民区河流上游,水质好
(4)罐头厂建在:

靠近水果产区,接近市场
(5)制碱厂建在:

接近海盐产地,就近加工,也靠近消费市场(共16张PPT)
第1课时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
因素






思考:南京的雨花石厂为什么都集中在六合区布局呢?
六合区
南京市主要雨花石厂的分布
雨花石厂应接近原料地布局
雨花石主要出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为全国最大的雨花石产地,其品质尤以六合的横梁、东沟、八百等地为佳。
雨花石得一常品易,得一珍品难,得一精品、绝品,更是难上加难!“一吨黄砂四两石,百吨石中无一珍”,由此可见一斑。
不同的工业部门,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利用图文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判断以下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并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工业
部门
主导区位因素
布局
原则
加拿大炼铝业
接近(
)布局
江苏省高淳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接近(
)布局
中杰鞋业
接近(
)布局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公司
接近(
)布局
工业
部门
主导区位因素
布局
原则
加拿大炼铝业
接近(
)布局
(火电厂或水电站)
动力
能源供应地
工业
部门
主导区位因素
布局
原则
江苏省高淳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接近(
)布局
市场
市场
工业
部门
主导区位因素
布局
原则
中杰鞋业
接近(
)布局
劳动力
有大量廉价
劳动力的地方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公司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公司的分布
工业
部门
主导区位因素
布局
原则
江苏东大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公司
接近(
)布局
高等院校和
科技发达的地方
知识和技术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瓶装饮料厂
水产品加工业
电子装配工业
精密仪表工业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结合案例1和阅读,归纳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并分析原因
时间
主导区位因素
原因
典型工业区
19世纪
20世纪初期
二战以后
动力
消耗的煤炭多
每炼一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德国鲁尔区
原料
冶金技术的进步
包钢、武钢、鞍钢等
市场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
上海宝钢
鞍钢
煤炭来自黑龙江
煤炭来自山西等地
鞍钢的区位选择
临海型工业:
既便于产品销售,又便于原料和能源的运输
宝钢
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
煤炭来自安徽淮南、山西等地
宝钢的区位选择
图4.6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
污染空气
污染水源
固体废弃物
污染
水泥厂
酿造厂
火电厂
钢铁厂
化工厂
炼油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污水排放口
远离

2、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常年盛行风向
的下风地带
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水源地
河流上游
居民区及农田
下图表示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D.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2、乙图所示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啤酒厂
B.普通服装厂
C.精密仪表厂
D.水果罐头厂
C
A
3、
读图分析回答:
某城市拟新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及服装厂,请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各自合理的厂址,并简述理由。
在①处建
 
,理由是 

在②处建 
 ,理由是 

在③处建 
 ,理由是 

在④处建 
 ,理由是 

自来水厂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洁净
服装厂
需大量劳动力,建在市区
钢铁厂
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接近煤、铁资源,铁路运输便利
造纸厂
位于城市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市水体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
【教材分析】
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工业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学情分析】
三亚市是一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工业分布较少,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但是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身边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文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判断不同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结合案例和阅读,分析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主导因素的三次变化,从而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合具体地区和实例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情景案例的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2.工业的区位选择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作业)小组合作,作图分析你所在市区的工业布局情况。(学生展示,老师进行讲解并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新课讲授】
(上课之前,学生把学习目标展示到本组的黑板上面,在本节课结束后,小组的成员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去叙述学习目标的内容,成员有不会的小组长负责协调,进行课下辅导。)
1.学生预习课文,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完成学案
(学案模板,学案是提前发给学生去做的)
1.主要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①________、能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②________、政策、运输、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③________________获得最高 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④______产地。
(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⑤________。
(3)⑥________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⑦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5)⑧______导向型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答案:①原料 ②市场 ③生产成本 ④原料 ⑤市场 ⑥动力 ⑦大量廉价劳动力 ⑧技术
【教师讲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下预习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讲解,老师做补充)
让学生试着分析工厂选址的原则。
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学生小组讨论,水产品加工厂、啤酒厂、金属冶炼、服装厂、飞机制造等分别属于哪一种工业导向类型。
分析后再进行总结,依据几种不同的导向类型工业的分布特点,让学生分类总结自己所在城市周边的工厂分别是属于哪种工业导向类型,并阐述分布特点,分析形成原因。
板书设计: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
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原料、动力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
2.
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低成本高利润
3.
工业导向类型

原料导向型工业

市场导向型工业

动力导向型工业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技术导向型工业第1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知识梳理】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
、原料、
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政策、
、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
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
获得

【答案】水源
动力
市场
运输
优势条件
生产成本
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布局类型
工业布局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
原料导向型
接近
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
市场
市场导向型
接近
(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电能)
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冶炼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廉价)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
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
技术
技术导向型
接近

发达地区
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
【答案】原料产地
市场
动力
大量廉价劳动力
高等教育
科学技术
【注意提示】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
(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导向型。
(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4)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
【归纳总结】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