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课件+练习(无答案,2份打包)(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课件+练习(无答案,2份打包)(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5-18 21:57:56

文档简介

6.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当堂检测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植物油

D.酒精
2.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3.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汽油
B.面粉
C.氯化钠
D.高锰酸钾
4.下面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5.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6.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冰加到水中
B.植物油加到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面粉加到水中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8.洗涤剂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


A.可溶解于水
B.
可以溶解油污
C.有乳化功能
D.
可以稀释油污
9.日常生活中腌制咸蛋时常用大颗粒的粗盐,欲使其快速溶解,经常采用下列方法:



10.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请回答: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共26张PPT)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能分散在水中?
事例
应用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
探究: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高锰酸钾加入水中
食盐加入水中
蔗糖加入水中
泥土加入水中
植物油加入水中
固体消失,液体变成紫红色
固体消失,液体为无色
固体消失,液体为无色
固体不消失,液体变成黄色
植物油不消失,液体变成乳白色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上节内容回顾
问题1:哪种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
泥土
问题2:哪种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植物油
问题3: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
高锰酸钾、食盐、蔗糖
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
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不均
(固体沉积)
(液体分层)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物质中的过程。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问题1:
问题2:
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问题3:
溶液一定是液体吗?
不一定。水、酒精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而是纯净物。
不一定。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
不一定。只要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是溶液。如:合金、空气等。
试管内加
入物质
现象
把液体倒掉
后的试管是
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植物油
水、植物油、
洗洁精






分层
油水
混合
分层
不干净
分层
油水
混合
不分层
干净
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
乳化现象
乳化剂
乳化液
乳化作用示意
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日用洗涤剂,农药、医药的合成以及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
采用乳化剂加工不锈钢螺纹
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吗?
测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

溶解硝酸铵
溶解氯化钠
溶解氢氧化钠
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温度变化:
1、溶解时放热(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2、溶解时吸热(温度降低)
硝酸铵、氯化钠
3、溶解时温度无明显变化:如蔗糖
怎样才能较快地溶解某固体
物质?
建议1:

建议2:

建议3:

溶解时不断搅拌
用热水溶解
碾成粉末状再溶解
1.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冰加到水中
B.植物油加到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面粉加到水中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C
A
3.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D
4.将少量①味精
②酒精
③面粉
④食用油分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固体沉积的是
,液体出现分层的是
,均一、稳定的是

5.FeCl3溶液是
色的,FeCl2溶液是
色的,CuSO4溶液是
色的,KMnO4溶液是
色的,NaCl溶液是
色的。






紫红
浅绿

样品
蒸馏水
蔗糖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氯化钠固体
现象
结论
微粒
灯泡不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灯泡亮
灯泡亮
灯泡不亮
H2O分子
H2O分子
蔗糖分子
H2O分子Na+,OH-
H2O分子Na+
,Cl-
H2O分子H+,SO42-
Na+
,Cl-
不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导电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离子能自由移动
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增强水的导电性
1、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
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
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1)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
(2)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馏水。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
(3)蒸发: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
(4)测导电性: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
(5)测凝固点: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水;
(6)测沸点: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