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检测:八下科学专题、单元测试6《空气与生命》

文档属性

名称 重点检测:八下科学专题、单元测试6《空气与生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20 22:07:44

文档简介

重点检测:八下科学专题、单元测试6《第三章1~4节》
说明: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g=10N/Kg。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人养成了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下列锻炼方式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www.21-cn-jy.com
A.清晨在氧气充足的森林里打拳 B.早晨在操场上跑步
C.傍晚在空气清新的林荫小道上散步 D.黄昏在大树下练太极拳
3.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4.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B.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
C.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5.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6.交警通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R+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R,则R的化学式应为(  )21*cnjy*com
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S
7.合理密植有利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光能 B.充分利用土壤肥力
C.增加了植株的数量 D.充分利用土壤的水分
8.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B.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NO2
C.加热15.8gKMnO4,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变为14.2g,则生成氧气1.6g
D.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CO2、CO和SO2,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硫、氧元素
9.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⑥ C.①⑤⑥ D.①②③④
10.以下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醛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11.以下四幅图,能表示剧烈运动时的图是(  )

A.膈肌舒张位置上升 B.膈肌收缩位置下降 C D
1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③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当前正是枇杷、草莓等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如图),我市很多果农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使枇杷、草莓丰收的物质主要来自( )21·cn·jy·com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B.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 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13:6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纯净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燃烧只有二氧化碳产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新疆生产的水果又大又甜,以甜瓜为例,新疆与某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温度条件却差别较大,致使新疆产的同品种甜瓜更甜。以下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其推理过程应该是 。2·1·c·n·j·y
①新疆夜间的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某地夜间的温度高,呼吸作用强,分解的有机物多
②新疆产的甜瓜含糖量高,因此更甜
③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
④两地白天温度、光照和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甜瓜制造的有机物基本相同
19.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c-n-j-y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出处:21教育名师】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交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8.一定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X的化学式为   ;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19.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
(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X═CO2+2NH3,则 X 的化学式为   。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   等。21cnjy.com
(3)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各项活动中不能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   。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发展摩托车等小排量交通工具
C.大力植树造林 D.公交车改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20.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R↑,则R的化学式为   ,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   (填写“升高”或“降低”)。
(2)生产高纯硅可用三氯硅烷(SiHCl3),三氯硅烷在空气中极易燃烧,燃烧时可观察到有红色火焰和白色烟,生成物为二氧化硅、氯化氢和氯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某同学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右图一、二所示的实验。由漏斗向种子瓶内加入少量水(对应图三中的a点)后,测定的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右图三所示)。在图三中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在cd段上升的原因是


22.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
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3)若在注入CO2气体后的试剂瓶中滴加石蕊试液,瓶内液体将呈 色。
三、实验探究题(第2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6分)
23.兴趣小组同学用绿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一系列实验。
(1)先把绿豆种子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芽,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会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请写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21教育网

(2)同学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步骤为: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室内“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内储藏的有机物,再转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在烧杯中水煮脱色,再将叶片漂洗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请指出该实验步骤中不合理的地方:

(3)如果利用该实验装置来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需要(2)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是分别装有水和 的烧杯(不考虑实验器材的数量)。
24.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放大镜聚焦使燃烧匙中过量的白磷燃烧,当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反应完毕后,U形管右侧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4)为什么不能用木炭取代白磷做这个实验:
25.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Ⅰ: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Ⅱ: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如表:
编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4
118.4
(1)在实验Ⅰ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Ⅲ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
(3)实验Ⅰ、Ⅱ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   。
26.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和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如图E所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现象为   ,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   (填“氧化性”或“可燃性”)。21·世纪*教育网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的   性质。
四、解答题(第27题4分,28题8分,29题7分,30题8分,共27分)
27.鸡蛋壳的成分之一是碳酸钙,将一只生鸡蛋放入密度略大于鸡蛋的稀盐酸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版权所有:21教育】
28.右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
A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此实验说明植物具有 。
29.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x的高锰酸钾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cnj*y.co*m】
(1)t0-t1和t4-t5时段固体质量都不变,为什么? (2)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高锰酸钾的质量x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请求出高锰酸钾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并在图2坐标中,画出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变化示意图。
30.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仪器的名称
(2)装入药品前应先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www-2-1-cnjy-com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如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从 (填“c”或“d”)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