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6-2017八年级(下册)科学《步步提升》测试卷(十三)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喉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腔
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 )
3.如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4.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用于灭火 B.供给呼吸 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
5.我国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将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神舟十一号将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载人飞船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 )
A.作燃料 B.供给宇航员呼吸
C.保护发动机 D.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6.雾霾已成为我国城市标志性难题,许多城市空气中的PM2.5含量都严重超标,危害人类健康。PM2.5颗粒进入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7.如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成分1%
9.下列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0.如图中的①表示植物的哪一生理过程(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12.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21cnjy.com
A.N2O B.NO2 C.N2O5 D.NO
13.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加热后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你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见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B.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
C.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D.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6.下列四位同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气体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17.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18.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19.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21*cnjy*com
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更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2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该化学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21.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的氧化分解。
22.观察、归纳与比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氧气与硫、磷、铁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C.碳+氧气 二氧化碳;
(1)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写出其中两条:
① ;② 。
2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上述污染指数中的 造成的。下列措施可减缓雾霾天气的是 (多项选择);【出处:21教育名师】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
24.在4Al+3O22Al2O3反应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铝原子和氧分子以及生成的氧化铝分子的个数比为 ;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铝、氧气和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
25.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 ;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 的方法。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AC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CE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4)在曲线AC段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
27.去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版权所有:21教育】
(1)人们通常所说的温室气体指的是 。
(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
(3)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www.21-cn-jy.com
(4)污染物的过度排放造成“雾霾”,“雾霾”不仅降低空气质量,而且会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5)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请你写出一条关于“低碳”生活的建议: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8.现有两组实验小组的同学参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甲组同学采用课本实验装置(图2),他们先用图1的组合装置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然后慢慢地将燃烧匙从上到下插入广口瓶中,目的使上、下层空气中的氧气都能得到充分消耗,直到橡皮塞塞紧瓶口,红磷在瓶中继续燃烧直到熄灭,等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但这样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大于。请分析原因 。
(2)该装置本身在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请分析其中一种缺陷,说明这种缺陷造成误差的理由 。
(3)乙组同学先查阅资料(如下表),然后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3所示的改进,右端玻璃管上端开口(其它仪器忽略)。2-1-c-n-j-y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白色固体
44.1
40
1.82
①乙组同学红磷换成了白磷的优点是 。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一段距离,此时他们应该怎样操作之后,才能读取左管液面的刻度 。
2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光合作用释放出 。www-2-1-cnjy-com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填“左”或“右”)移动。
30.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 (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1·cn·jy·com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 。
四、解答题(第31-33题,每空3分,第34题6分,共27分)
31.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某种烟花爆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硝酸钾、硫磺、炭粉、镁粉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燃放爆竹时,硫粉燃烧会产生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燃放爆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写出1条即可)。
32.联欢会上,萌萌给同学们表演了魔术。她先向烧杯中倒入无水乙醇,将布手帕放入其中,完全浸透,取出手帕,轻轻挤干,用镊子夹住,从下方点燃,片刻后,手帕烧成灰烬(如图1所示)。之后,她向另一只烧杯中倒入白酒,取另一块材质、大小完全相同的手帕重复上述操作,火焰熄灭后,手帕依然完好如初(如图2所示)。已知:白酒由乙醇和水组成。2·1·c·n·j·y
(1)白酒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布手帕“烧不坏”的原因有 。
33.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1*cnjy*com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 。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A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34.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时间(分钟)
0
0.5
1.0
1.5
2.0
2.5
3.0
产生气体质量(克)
0
1.80
3.00
3.60
3.96
3.96
3.96
(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教版2016-2017八年级(下册)科学《步步提升》测试卷(十三)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综合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B
D
B
B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C
B
B
D
A
B
D
C
二、填空题
(3)CaCO3+2HCl═CaCl2+H2O+CO2↑; ;
(4)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
四、解答题
31、(1)S+O2SO2 (2)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32、(1)混合物;
(2)白酒中的水份蒸发带走乙醇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1)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
(2)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②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
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33、(1)依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96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3.96g
= x=9g
所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
答: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