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25 11:17:25

文档简介

《人类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运用比较法科学地阐释人类的起源,培养信息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类的起源,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地球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要用辩证眼光看待科学的进步。21cnjy.com
【教学重点】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展示“女娲造人”邮票图
我们从何而来?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我国就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起源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科学的阐释。21·世纪*教育网
这节课,我们就踏着前人探索的足迹,一起来追寻《人类的起源》吧!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人类起源于古猿
1.类人猿及其生活环境
(1)类人猿
课件展示几种类人猿图片
(2)观察思考:观察教材P27-28图5.2-2和图5.2-3,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①类人猿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尝试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式。
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归纳:
生活环境:类人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树栖生活。
运动方式:以摇荡的方式运动,善于臂行或半直立行走。
②为什么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加灵巧?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师生共同归纳:
a.人的拇指比任何猿类的都大,能与其他四指对握,掌部相对较短,从而增强了人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准确性;2·1·c·n·j·y
b.人的大脑皮层面积比黑猩猩的大,神经系统更发达;不断改变的环境迫使人类更加依赖工具,促使大脑更发达,双手更加灵巧。21*cnjy*com
③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课件展示:黑猩猩有丰富的表情、黑猩猩用“工具”喝水、模仿人类刷牙等。
能灵巧地“拿”东西,具有丰富的表情,还可以模仿人类的行为等,和人类极为相似。
讨论:类人猿与人类还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类人猿与人类骨骼结构基本相同;前肢的肢端都分叉为五指;二者大脑的外形及沟回的构造相似等;后肢可以暂时直立,脸部无毛或少毛,没有尾,五官与人极其相似。
结论:类人猿与人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小结: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2.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古猿
(1)“人猿同祖”理论的提出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课件展示)
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1871年,达尔文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论述了人类起源于动物,并明确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古猿。www.21-cn-jy.com
(2)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
①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课件展示:埃及古猿头骨化石、云南禄丰古猿牙齿化石
学生交流、比较,反馈:
从古猿化石来看,古猿的犬齿和臼齿发达,与猿类似;门齿小,与人相似。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距今年代越久远的,在形态上与类人猿越相似;距今年代越近的,在形态上与人越相似。这些都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②分子生物学证据
学生阅读教材P29内容,交流、反馈:
类人猿也有A、B、O、AB等与人类相同的血型;类人猿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极高。
③病理学证据
人类和类人猿都可患一些常见病,如天花、感冒、肺结核等。
结论: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
知识拓展:人类的近亲——黑猩猩
1961 年1 月31 日,黑猩猩宇航员汉姆参加了美国为首次载人宇宙飞行而进行的模拟飞行。在历时16 分29 秒的飞行过程中,科学家们对汉姆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来了解宇宙飞行对动物乃至人体的影响及反应。21·cn·jy·com
在飞行过程中,汉姆经受了极大的加速度和失重试验,它的表现极为出色。飞船落地后,只见它洋洋得意地从小舱内伸出头来,向人讨了一个苹果和半只桔子,若无其事地吃着。这标志着模拟飞行的成功!汉姆的成功,加快了美国进行载人宇宙飞行的研究进度。
(二)古猿到人的演化
1.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者,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适应生物圈中的环境并对其产生影响。那么,古猿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才进化成人类的呢?
课件展示:古猿生活复原图和稀树草原景观图
学生阅读课文P29,总结:
古猿的进化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气候的改变导致它们的生活环境由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古猿进化方向发生分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1教育网
拓展延伸:
在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古猿进化成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当时的地球环境变化引起的。现在地球上不会再出现古猿进化成人类时的环境,而且现代类人猿与古猿在结构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所以,现代类人猿已不可能再进化成人类了。www-2-1-cnjy-com
2.地面古猿的进化
播放视频:《人类的起源》
思考:古猿的身体是如何变得适应于直立行走而成为早期人类的?
学生阅读教材P30,讨论、反馈,师生明确:古猿的身体适应于直立行走的特点。
强调: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学以致用:
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那么,人类具体应该怎样做呢?2-1-c-n-j-y
人类应采取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行为等。
 三、总结收获,反思提升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把你学的知识梳理总结,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四、挑战自我
1.下列属于古猿的生存环境的是( B )
A、草原 B、热带丛林 C、草原 D、高山雪地
2.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D )
A、语言的产生 B、能够制造工具
C、脑容量发达 D、能够直立行走
3.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B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4.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证明( D )
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
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C、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D、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
【板书设计】
人类起源于古猿
人类的起源 一些灭绝
古猿到人的演变 继续树栖演化成类人猿
被迫下地,进化为人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但学生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沉浸在老师有意制造的氛围里,找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有所得,这是新课标要求下的最基本的知识素养。学生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老师细心的培养,比如搭建良好的学习探究平台,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课堂的整体学习效果较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激 趣 导 入
情境导入
我们从何而来?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我国就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起源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科学的阐释。
这节课,我们就踏着前人探索的足迹,一起来追寻《人类的起源》吧!
“女娲造人”邮票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一、人类起源于古猿
1. 类人猿及其生活环境
(1)类人猿
黑猩猩
大猩猩
猩猩
长臂猿
生活环境:类人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
树栖生活。
运动方式:以摇荡的方式运动,善于臂行或半直立行走。
① 类人猿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尝试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式。
(2)
观察思考
人与黑猩猩某些特征的比较
② 为什么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加灵巧?
人的拇指比任何猿类的都大,能与其他四指对握,掌部相对较短,从而增强了人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人的大脑皮层面积比黑猩猩的大,神经系统更发达;不断改变的环境迫使人类更加依赖工具,促使大脑更发达,双手更加灵巧。
手指灵活、拇指对握方式抓握树干
③ 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
黑猩猩有丰富的表情
黑猩猩用“工具”喝水
能灵巧地“拿”东西,具有丰富的表情,还可以模仿人类的行为等,和人类极为相似。
模仿人类刷牙
类人猿与人类还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类人猿与人类骨骼结构基本相同;前肢的肢端都分叉为五指;二者大脑的外形及沟回的构造相似等;后肢可以暂时直立,脸部无毛或少毛,没有尾,五官与人极其相似。
结论:类人猿和人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讨 论
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外部形态
实例
项目
身体结构
面部表情
行为表现
手指灵活
骨骼相似等
表情丰富,如警戒、快乐等
使用工具、交流等
小 结
(1)“人猿同祖”理论的提出
2. 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古猿
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理论。
赫胥黎
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1871年,达尔文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论述了人类起源于动物,并明确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古猿。
(2)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
① 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埃及古猿头骨化石
古猿的犬齿和臼齿发达,与猿类似;门齿小,与人相似。
云南禄丰古猿牙齿化石
比 较
② 分子生物学证据
类人猿也有A、B、O、AB等与人类相同的血型;类人猿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极高。
③ 病理学证据
人类和类人猿都可患
一些常见病,如天花、感冒、肺结核等。
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
结 论
激 趣 导 入
知识拓展
1961 年1 月31 日,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黑猩猩宇航员汉姆参加了美国为首次载人宇宙飞行而进行的模拟飞行。在历时16 分29 秒的飞行过程中,科学家们对汉姆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了解宇宙飞行对动物乃至人体的影响及反应。
人类的近亲——黑猩猩
在飞行过程中,汉姆经受了极大的加速度和失重试验,它的表现极为出色。飞船落地后,只见它洋洋得意地从小舱内伸出头来,向人讨了一个苹果和半只桔子,若无其事地吃着。这标志着模拟飞行的成功!汉姆的成功,加快了美国进行载人宇宙飞行的研究进度。
激 趣 导 入
探究质疑
二、古猿到人的演化
1. 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者,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适应生物圈中的环境并对其产生影响。那么,古猿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才进化成人类的呢?
古猿生活复原图
稀树草原景观
森林减少
人类
树栖生活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环境变化
古猿
地面生活
进化
古猿的进化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气候的改变导致它们的生活环境由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古猿进化方向发生分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小 结
不适应者
灭绝
激 趣 导 入
拓展延伸
在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古猿进化成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当时的地球环境变化引起的。现在地球上不会再出现古猿进化成人类时的环境,而且现代类人猿与古猿在结构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所以,现代类人猿已不可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人类的起源
2.地面古猿的进化
古猿的身体是如何变得适应于直立行走而成为早期人类的?
思 考
古猿的身体适应于直立行走的特点:
身体结构 变化 最终结果
下肢骨
身体重心 骨盆 脊柱 前肢 增长
下移
变短增宽
从弓形变为“S”型
逐渐变为上肢,“手”逐渐形成
四足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了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强 调
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那么人类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人类应采取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行为等。
激 趣 导 入
学以致用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森林古猿
证据——化石、分子生物学等
森林古猿
气候变化
生活在草原
进化
人类
生活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森林减少
激 趣 导 入
课堂总结
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1.下列属于古猿的生存环境的是( )
A、草原 B、热带丛林
C、草原 D、高山雪地
2.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
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A、语言的产生 B、能够制造工具
C、脑容量发达 D、能够直立行走
激 趣 导 入
挑战自我
B
D
3.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
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
4.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证明( )
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
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C、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D、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