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件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课件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25 18: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
南宋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便开始在群众中流传。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时代背景文学常识 施耐庵, 时期的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 体小说。 元末明初 农民起义章回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故事背景  不久陆虞侯又贿买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林冲被逼无路可走,终于走上了杀人报仇的道路,这便是节选部分的情节。后来林冲辗转到柴进家,躲避官府的追捕。由于官兵追杀很紧,柴进就把他介绍到梁山泊王伦那里去。从此以后林冲才加入到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去。赍发 迤逦 玷辱    酒馔 胳察 彤云      不省得 央浼 仓廒      拽上锁 搠倒 恶了高太尉   jīyǐlǐzhuànxǐngwùshuòtóngcāng áoměiɡē chádiàn rǔzhuài词语注音1. 划分故事情节的每一阶段。
2. 试给每一段取一小标题。
3. 理清全文的线索。速读全文 了解情节 第一部分 (1节 ) (开端)

第二部分(2-5节)(发展)

第三部分(6-9节)(发展)

第四部分(10-12节)
(高潮和结局)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情节结构 本文情节发展属双线并进型,清理线索可采取“由显及隐法”,先理出正面详写的一条线索,再探讨侧面略写的另一条线索。 理清线索主线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
副线是由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双线是矛盾斗争关系,副线推动主线发展,鲜明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官逼民反。
两条线索通过茶酒店、点视厅、草料场、山神庙等几个场景,由连接到交织,最后汇合到一起。 研读赏析第一部分(1)沧州遇旧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一是插叙
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不思反抗的软弱性格扶危济困、侠肝义胆、心地善良、有正义感,反映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二是对话△重点分析
对自己遭受高俅陷害的冤情虽含有怨气,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可见林冲此时还有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一面。他心中还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
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心地善良,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1)“我因恶了高太尉……”:
(2)“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第二部分(2—5):买刀寻敌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识破仇人阴谋,激起复仇的怒火,说明当迫害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复仇怒火慢慢熄灭,说明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第三部分(6—9):到草料场 △ 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1)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2)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3)神明庇佑
——心有疑虑,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
——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
——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好言劝教头草场交接出门沽酒刺杀仇敌情节复述第四部分(10—12):雪夜报仇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有人说,林冲的性格是“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课文哪些情节体现出他性格的发展变化?问题1:讨 论善良安分委曲求全正直刚烈随遇而安忍辱求生奋起反抗陆谦到来亲闻阴谋不见消耗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问题2:
“逼”。
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善良安分
委曲求全
随遇而安 奋起反抗 逼问题3: 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80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我们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官逼民反
本文有几处描写风雪?
提示:1.直接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3)那雪正下得紧。
(4)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动摇得很。
(5)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6)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风雪(环境描写)
(1)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
(2)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 本文中风雪描写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风雪大,林冲住的地方又特别的简陋,所以他出去买酒来取暖,才没有被草料场压死,因为风雪大压倒了房子,所以林冲才到山神庙,因为风雪大,林冲在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靠住门,才使得陆虞侯他们进不来,进而林冲偷听到他们的谈话,才激怒林冲杀人,才有上梁山的结果。在推动情节方面基本这样,风雪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渲染气氛。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随着情节达到高潮,这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朔风卷着鹅毛般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天地茫茫一片,雪越下越大,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在这样的氛围下,林冲走向了反抗的道路,的确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3)烘托人物形象。在推动情节,渲染气氛的同时,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了性格上质的变化。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身 寒 沽 酒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1.文章中两次偷听的细节描写。
2.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
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明确:小二店中,有意偷听而不得;
山神庙无意偷听而句句真。前者密谋害人
处处谨慎,后者认为目的达到无所顾忌。2.明确: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
谨慎的性格,也点明了草料场起火的原因
并非因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3.明确:为下文林冲躲在庙内把陆虞候
等人的毒计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事情的真
相埋下伏笔。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探讨细节描写的作用4.对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林冲性格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这表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课堂小结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烈火熊熊,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写一篇文学评论,参考题目:
①林冲思想性格变化浅谈。
②“逼上梁山” ——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
③小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作 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