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浙江版)(下册):专题05 特殊平行四边形(A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浙江版)(下册):专题05 特殊平行四边形(A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28 14: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1.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而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矩形和菱形都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考点:矩形和菱形的性质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B.
【解析】
考点:命题与定理.
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边与两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该选项错误;
B.有一边与两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该选项错误;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该选项错误;
D.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该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1、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4.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
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12
B.24
C.
12
D.16
【答案】D.
【解析】
故选D.
考点:1.矩形的性质;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5.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以得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肯定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6.如图,把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EG折叠后,点A、B分别落在A′、B′的位置上,EA′与BC相交于点F,已知∠1=130°,则∠2的度数是(

A.40°
B.50°
C.65°
D.80°
【答案】D.
【解析】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7.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9cm与4cm,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cm2.
A.12
B.18
C.20
D.3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
根据S=ab=×4cm×9cm=18cm2,
故选B.
考点:菱形的性质.8.从菱形的钝角顶点向对角的两条边作垂线,垂足恰好是该边的中点,则菱形的内角中钝角
的度数是(
)。
A.150°
B.135°
C.120°
D.10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在菱形ABCD中,AE⊥CD,AF⊥BC,连接AC.因为DE=EC,所以AE是CD的中垂线,所以AB=AC,所以三角形AD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60°,从而∠DAB=120°,故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
9.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AC=6,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A.24
B.16
C.
D.
【答案】D.【解析】
故选D.
考点:菱形的性质.
10.如图,在△ABC中,AC=BC,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CFE,则四边形ADCF一定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梯形
【答案】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总计24分)
1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0,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的和为8cm,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

cm.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交角为60°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又因为两条对角线的和为8cm,故一条对角线为4cm,
又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
故矩形的一条较短边为2cm.
考点:矩形的性质.
12.如果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cm和8cm,则此菱形的边长是
cm,面积是
cm2.
【答案】5,24.
【解析】
试题分析:先由菱形的两对角线的一半,求得菱形的边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得菱形的面积.
试题解析:菱形的边长=,菱形的面积=6×8÷2=24cm2.XXX
考点:菱形的性质.
13.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交AD于点H,那么DH的长是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CH,可知△CFH≌△CDH(HL),故可求∠DCH的度数;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解.
试题解析:连接CH.
∴∠DCH=∠DCF=(90°-30°)=30°.
在Rt△CDH中,CD=3,
∴DH=tan∠DCH×CD=.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旋转的性质;3.解直角三角形.
14.如图,E是正方形ABCD边BC延长线上一点,CE=AC,AE交CD于F,则∠AF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5°
【解析】
15.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5,AD=12,则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

【答案】2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矩形可得:AB=CD=5,AD=BC=12,则AC=13,∵O为AC的中点
∴BO=13÷2=6.5
∵OM⊥AD,则M为AD的中点,则AM=12÷2=6,OM=5÷2=2.5
∴四边形的周长为:5+6.5+2.5+6=20.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16.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有下列条件:①AO=CO,BO=DO;②AO=BO=CO=DO.其中能判断ABCD是矩形的条件是        (填序号)
【答案】②.
【解析】
∴ ABCD是矩形.
考点:矩形的判定.
三、解答题(总计66分)
17.(4分)
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F.
求证:CE=CF.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得到从而的证.
试题解析:∵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又∵AE=AF,AC为公共边

∴CE=CF

考点:菱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
18.如图,点E、F、G、H分别为矩形ABCD四条边的中点,证明:四边形EFGH是菱形.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考点:1.菱形的判定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矩形的性质.
1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且BF=DE.
⑴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⑵若AB=2,BF=1,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4﹣2.
【解析】
AD=,
BC=AD=2,
EF=BC﹣BF﹣DE=2﹣1﹣1,
四边形AECF的面积=AD EF÷2=2×(2﹣2)÷2=4﹣2.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20.如图,在□ABCD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连接DE、BF、BD.
(1)求证:△ADE≌△CBF

(2)当AD⊥BD时,请你判断四边形BF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菱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不难得出,AD=BC,∠A=∠C,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那么AE=CF,这样就具备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SAS,由此可得出△AED≌△CFB.
(2)直角三角形ADB中,DE是斜边上的中线,因此DE=BE,又由DE=BF,FD∥BE那么可得出四边形BFDE
∴EB∥DF且EB=D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FDE是菱形.
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菱形的判定.
21.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BC=10厘米,AB=8厘米,求FC的长。
【答案】4cm.
【解析】
试题分析:想求得FC,EF长,那么就需求出BF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ABF,使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F长.
试题解析:折叠长方形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
所以AF=AD=BC=10厘米(2分)
在Rt△ABF中,AB=8厘米,AF=10厘米,
由勾股定理,得
AB2+BF2=AF2
∴82+BF2=102
∴BF=6(厘米)
∴FC=10-6=4(厘米).
答:FC长为4厘米.
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矩形的性质.
22.如图,△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为AC、ED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CE.
(1)求证:四边形AECD是矩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C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BAC=90°.
【解析】
∴AD⊥BC,
∴∠ADC=90°,
考点:1.正方形的判定;2.矩形的判定.
第7题
F
E
D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