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1.数据5,3,-1,0,9的极差是
(
)
A.-7
B.5
C.
7
D.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极差=最大数据-最小数据=9—(-1)=10,故选:D.
考点:极差.
2.为支援贫困地区学生,学校开展捐书活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5名学生捐书的册数:3,9,3,7,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3
B.7
C.8
D.9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位数.
3.数据1、2、4、4、3的众数是(
)
A.1
B.2
C.3
D.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2,4,4,3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4,故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4.故选D.
考点:众数.
4.在﹣2,1,2,1,4,6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3
B.众数是﹣2
C.中位数是1
D.极差为8
【答案】D.
【解析】
故选D.
考点:1.平均数;2.众数;3.中位数;4.极差.
5.体育课上,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立定跳远测试,要判断这5次测试中谁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稳定程度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反之也成立.故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故选D.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
6.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射击训练,每人各射击20次,他们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1环,各自的方差见如下表格:
甲
乙
丙
丁
方差
0.293
0.375
0.362
0.398
由上可知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越稳定.
因此,
∵0.293<0.362<0.375<0.398,∴甲的射击成绩最稳定.
故选A.
考点:方差.
7.要了解八年级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内学生所占比例,需知道相应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频数
【答案】D
【解析】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
8.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
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C.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
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甲、乙运动员第一场比赛得分相同,第十二场比赛得分甲运动员比乙运动员得分高,所以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故A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始终大于乙运动员得分,所以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故B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始终大于乙运动员得分,所以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故C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数据波动性较大,乙运动员得分数据波动性较小,乙运动员的成绩比甲运动员的成绩稳定,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考点:1、方差;2、折线统计图;3、平均数;4、中位数
9.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在某场测试中各射击10次,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则甲、乙、丙3名运动员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3人成绩稳定情况相同
【答案】C
【解析】
考点:方差的应用.
10.如图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那么该班40名同学一周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16、10.5
B.8、9
C.16、8.5
D.8、8.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8;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
故选B.
考点:1.众数;2.条形统计图;3.中位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总计24分)
11.一组数据1,3,2,5,x的平均数为3,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答案】3.
【解析】
考点:1.中位数;2.算术平均数.
12.某校对初三(1)班50名学生进行了“一周(按7天计算)做家务所用时间(单位:小时)”的调查如下表:
一周做家务所用时间(单位:小时)
0.5
1
1.2
1.5
2
2.5
3
4
学生人数
8
12
9
7
6
5
2
1
则该校这50个学生一周做家务所用时间的众数为________小时。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这组数据中1出现了1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该校这50个学生一周做家务所用时间的众数为1
考点:众数
13.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的条形统计图,则这些足球队员的年龄的中位数是
岁.
【答案】1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得,共有:8+10+4+2=24(人),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因此这些足球队员的年龄的中位数是第12名和第13名的平均年龄,为:15.
考点:1.条形统计图;2.中位数.
14.甲和乙一起练习射击,第一轮10枪打完后两人的成绩如图所示,通常新手的成绩不太稳定,那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估计甲和乙两人中的新手是
.他们成绩的方差大小关系是s2甲
s2乙(填“∠”、“>”或”“=”).
【答案】乙;<【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图形,成绩波动比较大的就是新手.波动大的方差就大.
考点:1.方差;2.折线统计图.
15.小明等五位同学的年龄分别为:14、14、15、13、14,计算出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4,则20年后小明等五位同学年龄的方差为
.
【答案】0.4.
【解析】
考点:方差.16.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度的有3户,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2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
.
【答案】20.5度.
【解析】
试题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求出所有用户的总用电量,然后除以总户数即可:
平均每户用电:.
考点:加权平均数.
三、解答题(总计66分)
17.(本题满分8分)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 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平均数;
(2)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答案】(1)初中部平均数为:85,高中部平均数为:85;(2)初中代表队手成绩较为稳定.
【解析】
考点:1.条形统计图;2.算术平均数;3.方差.
18.(7分)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10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如下4个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确定每个演讲者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分):
方案1:所有评委所给分的平均数,
方案2:在所有评委所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其余给分的l平均数.
方案3: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中位效.
方案4:所有评委所给分的众数.
为了探究上述方案的合理性.先对某个同学的演讲成绩进行了统计实验.下面是这个同学的得分统计图:
(1)分别按上述4个方案计算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
(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台作为这个同学演讲的最后得分,并给出该同学的最后得分.
【答案】(1)方案1:7.7分,方案2:8分,方案3:中位数8,方案4:8和8.4;(2)方案1和方案4,8分.
【解析】
最后得分为8分.
考点:1.中位数;2.条形统计图;3.算术平均数;4.众数;5.阅读型;6.图表型.
19.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麦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
12
13
14
13
10
16
13
13
15
11
乙:
6
9
7
12
11
16
14
16
20
19
(1)将数据整理,并通过计算后把下表填全:
小麦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方差
甲
13
13
乙
16
21
(2)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说明哪一种小麦长势较好
【答案】(1)表格见解析;
(2)甲种小麦长势较好.
【解析】
试题解析:(1)将数据整理如下,
甲
10
11
12
13
13
13
13
14
15
16
乙
6
7
9
11
12
14
16
16
19
19
所以
小麦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方差
甲
13
13
13
2.8
乙
13
16
13
21
(2)因为甲种小麦苗高的方差远小于乙种小麦苗高的方差,故甲种小麦苗高整齐,而两种小麦苗高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同,故甲种小麦长势较好.
考点:1.方差2.算术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
20.希望中学八年级学生开展踢毽子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较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成绩(单位:个)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总数
甲班
100
98
110
89
103
500
乙班
89
100
95
119
97
500
经统计发现两班5名学生踢毽子的总个数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它信息作为参考.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
(2)计算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并比较哪一个小;
(3)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简述理由.
【答案】(1)甲班的中位数为100,乙班为97;(2)甲班的方差为,乙班为;;(3)冠军应发给甲,理由见解析.
【解析】
∵;∴.
(3)∵甲班的中位数比乙班高;甲班的方差比乙班低,比较稳定,综合评定甲班比较好,
∴冠军应发给甲.
考点:1.中位数;2.方差.21.(7分)某省现在正处于50年不遇的干旱.某中学八年级(2班)共50名同学,开展了“献爱心”捐款活动,活动结束后,班长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求50名同学的捐款平均数.
(2)该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请根据该班的捐款情况,估计这所中学的捐款数.
【答案】(1)50名同学的捐款平均数是34元。
(2)根据该班的捐款情况估计这所中学的捐款数是68000元
答:根据该班的捐款情况估计这所中学的捐款数是68000元
考点:条形统计图
22.甲、乙两位同学本学年每个单元的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98,100,100,90,96,91,89,99,100,100,93
乙:98,99,96,94,95,92,92,98,96,99,97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的11次单元测验成绩的标准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位同学的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希望杯”竞赛,历届比赛成绩表明,平时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可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项竞赛,为什么?
【答案】(1)、甲:96
乙:96
(2)、甲:4.221
乙:2.412
(3)、略
(4)、选甲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根据平均数与标准差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试题解析:(1)、甲=×(98+100+100+90+96+91+89+99+100+100+93)=96
乙=×(98+99+96+94+95+92+92+98+96+99+97)=96
(2)、s2甲=×[(98-96)2+(100-96)2+…+(93-96)2]=17.82
∴s甲=4.221
s2乙=×[(98-96)2+(99-96)2+…+(97-96)2]=5.817
∴s乙=2.412
(3)、乙较甲稳定,甲虽然状态不稳定,但发挥好时成绩比乙优秀.
(4)、选甲去,甲比乙更有可能达到98分.
考点:数据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计算
23.(8分)一次学科测验,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分,成绩达到6分以上(包括6分)为合格,成绩达到9分为优秀.这次测验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条形统计图如图.
(1)请补充完成下面的成绩统计分析表:
平均分
方差
中位数
合格率
优秀率
甲组
6.9
2.4
91.7%
16.7%
乙组
1.3
83.3%
8.3%
(2)甲组学生说他们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学生不同意甲组学生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高于甲组.请你给出三条支持乙组学生观点的理由.
【答案】(1)甲组:中位数7;乙组:平均数7,中位数7.(2)①因为乙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甲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
②因为甲、乙两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相差不大,而乙组学生的方差低于甲组学生的方差,说明乙组学生成绩的波动性比甲组小,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
③因为乙组学生成绩的最低分高于甲组学生的最低分,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
【解析】
绩的波动性比甲组小,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
③因为乙组学生成绩的最低分高于甲组学生的最低分,所以乙组学生的成绩好于甲组.
考点:平均数、中位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