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计30分)
1.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考点:1.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已知二次根式,那么的值是(
)
A.3
B.9
C.-3
D.3或-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故选D.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
3.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0)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同类二次根式是指二次根式经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C选项化简后为,D选项化简后为;A、B无法化简.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原式=18;B、C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无法进行加减法计算;D正确.
考点:二次根式的计算.
5.
下列计算①=;②;③=;④=4.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故选C.
6.如图,数轴上A
,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是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
故应选C.
考点:数轴、轴对称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点A、B表示的数求出线段AB的长度,再根据对称的性质求出线段BC的长度,根据点B表示的数与线段BC的长度求出点C表示的数.
7.已知:a、b、c是△ABC的三边,化简=(
)
A.2a﹣2b
B.2b﹣2a
C.2c
D.﹣2c
【答案】C
【解析】
故选C.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二次根式的化简:=|a|,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8.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化简a+|a+b|﹣的值是(
)
.
A.﹣b﹣c
B.c﹣b
C.2(a﹣b+c)
D.2a+b+c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a|=,,由数轴可知b<c<0<a,|a|<|b|,所以|a+b|=﹣a﹣b,=﹣c.
解:a+|a+b|﹣=a﹣a﹣b+c=c﹣b.
故选B.
点评:根据数轴判断a+b,c的符号是一个难点,解题时要细心,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9.设为实数,且,则的值是
(
)
(A)1
(B)9
(C)4
(D)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可得到5-x=0,确定x的值为5,进而求出y的值为0,代入原式即可得出|x-y|的值为1.故选A.
考点:二次根式的意义,绝对值
10.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2,AB⊥OA于A,且AB=1,以OB为半径画圆,交数轴于点C,则OC的长为(
)
A.3
B.
C.
D.
【答案】D.
【解析】
考点:1.实数与数轴;2.勾股定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合计24分)
11.16的平方根为________
;(-4)3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_.
【答案】±4,-4
【解析】
试题分析:16的平方根为±4;(-4)3的立方根是-4;
考点:1、平方根;2、立方根.
12.比较大小:__________2.(填“>”、“=”、“<”)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故答案为:>.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13.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是和,则这个数为
【答案】8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可列方程得到a的值,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得这个数.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a+6+(2a-15)=0,
解得:a=3.
则这个数是(a+6)2=(3+6)2=81.
考点:平方根.
14.当时,二次根式的值为
【答案】5.
【解析】
试题分析:当时,.
考点:二次根式求值.
15.使等式成立的条件是__
___。
【答案】-4≤x≤4.
【解析】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6.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为:,则。
【答案】6
【解析】
试题分析:,所以
考点:二次根式,规律应用.
解答题(合计66分)
17、计算:
(1).;
(2).
(3)
(4)
【答案】
(2)、原式=…..2分
==(3)
(4)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涉及的知识有:二次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熟练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已知满足,求的平方根.
【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
2x-3y-1=0
x-2y+2=0
解这个方程组得:x=5,y=5
则=12
所以的平方根是±
19.已知长方形的长是cm,宽是cm,求与此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圆的半径.
【答案】r=.
【解析】利用面积公式列出方程·=πr2,解得r=.
2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1)求它的周长(要求结果化简);
(2)请你给出一个适当的的值,使它的周长为整数,并求出此时三角形周长的值.
【答案】(1)
(2)
【解析】解:(1)周长
=.
(2)当时,周长.(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1.已知:如图,Rt△ABC中,∠C=90°,AC=,BC=,
求:
(1)Rt△ABC的面积;
(2)斜边AB的长.
【答案】
【解析】
(2)斜边AB的长=.
答:斜边AB的长为.
考点:
1.二次根式的应用;2.勾股定理.
22.已知,求的值.
【答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