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2单元(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师用书:第2单元(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1 10:32:12

文档简介

1单元分层突破
A.四大发明
B.《诗经》
C.小说
D.书法
E.杂剧
F.京剧
主题一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1.长期领先的原因
(1)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古代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局面相对安定,这也有利于科技的繁荣与进步。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同时,封建政府为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长治久安,非常注重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中华文明同外来文明不断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2.走向衰落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3)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
(4)归根结底,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1.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解析】 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因此主要原因不是“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理思维)”,故B项错误;思想文化专制是统治者的一种政策,材料中没有谈到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刚好对应“四民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刚好对应科举,这些社会文化导致现代科技落后,故D项正确。
【答案】 D
主题二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1.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征
(1)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仅仅包含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之前还有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等。
(2)从先秦到清代,文学成就极为丰厚,各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都有大量文学作品问世,《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的阶段特色鲜明。
2.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的发展历程
萌芽
原始社会
出现以歌舞为主要形式的中国戏曲
春秋战国
出现一批专门从事乐舞戏谑的优怜
唐代
产生了“参军戏”
成熟
元杂剧
①宋金时期,成熟的杂剧形成②元杂剧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昆曲
①元朝末年,江浙一带流行南戏,到明代发展为传奇②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的鼎盛时期③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高峰
京剧
京剧成为“国粹”
3.魅力独特的书面
(1)汉字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是一种象形表意的文字,超越方言,超越古今,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具有独特的贡献。汉字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2)随着文字字形的变化,书法艺术兴起,形成一种表达心绪、美感的独特艺术。(3)中国绘画艺术数千年来百花争艳,涌现出各种流派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
(4)古代中国书画一体,其艺术独具东方神韵,书法艺术、文人画等水平高超,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2.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戏曲
B.小说C.说书
D.绘画
【解析】 戏曲是以舞台为依托的艺术形式,演员的活动空间只能是在舞台上,所以这也决定了戏曲的一些特点的出现,所以答案选A项。说书这种艺术形式是一个人的表演,并且演员的形象与穿着都是不变的,所以C项错误。B、D两项中的艺术形式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排除。
【答案】 A第4课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2.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材整理1 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2.外传及其影响
(1)造纸术
①传播: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②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
①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隋唐时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蔡伦也不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西汉时已出现纸,蔡伦是改进造纸术。
教材整理2 十进位值制和珠算
1.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1)关键:一是逢十进一,再是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的值。(2)特点:可以用有限的符号表示无穷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
(3)影响
①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它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2.珠算
(1)依据:十进位值制。
(2)发展历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
②至迟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③北宋时期,穿档定珠算盘普遍应用。
④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
(3)外传: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
教材整理3 简仪和《授时历》
1.特点
天文成为一门科学,建立起一套天文坐标体系。
2.成就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
(2)至迟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浑仪。
(3)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革浑仪,制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简仪”。
(4)以郭守敬为首的元代天文学家,编制出《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天文和历法有什么关系?
【提示】 天文和历法是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不能混淆。天文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及变化;历法则侧重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历法是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教材整理4 《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1.《齐民要术》
(1)作者:南北朝时的贾思勰。
(2)地位
①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全书。
②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的一部农学名著。
(3)内容
①涉及农作物的栽培、家畜的饲养、主副食的加工制造等。
②阐述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
2.《农政全书》
(1)作者:明朝的徐光启。
(2)内容
①全面总结了中国历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注意反映明代最新的技术成就。
②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2.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为四大发明。它们在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探究点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史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
解读表格类史料应注意不同类别的数量,如“天文历法气象”和“农学”数量最多,说明中国古代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发达。
史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史料的关键信息是“与西方相比”。把握史料中的转折句式,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提示】 特点: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
原因: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2.根据史料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提示】 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规律探究的特点。
【史论拓展】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主要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并满足巩固统治的需要。
(2)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数学等方面。
(5)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探究点二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转变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史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维克多·雨果
史料一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科技在应用上的“区别”,解读关键词是“马上……发展成为”和“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史料二 他们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注意对史料二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从中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受儒家思想影响,未能重视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与总结。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古代科技在中西发展的差异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提示】 差异性:古代科技在中国发展缓慢,未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而在西方被迅速应用,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原因:中国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科技发明的发展。
2.史料二中儒家的主张使中国古代科技呈现何种特点?
【提示】 技术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与推广,中国古代科技应用性强但对规律探索不够,影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史论拓展】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转化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西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而中国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
(2)文化教育方面的差异。早在13世纪,西欧各国便产生了一些综合性大学;而中国的教育制度完全是为了培养皇权专制下的奴才,以儒学为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3)思想文化状况的差异。中国从秦汉时期就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明清时期更是登峰造极;而西方则经历了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运动。
(4)政治方面的差异。中国的封建专制势力限制和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西方的专制王权则是站在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一边,奉行重商主义,推动了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
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这句话中提到的技术是(  )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解题模板】
抓关键
题干关键信息:“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涉及书写材料
排易误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明显与“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无关系,印刷术也与“过去用羊皮纸制作《圣经》不符”,故可排除A、B、C三项
验结论
由题干中“羊皮纸被取代”和“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可知,这句话中提到的技术是造纸术
【答案】 D
1.(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在怛(dá)逻斯战役败于阿拉伯军,唐军的一些工匠被俘,他们将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传入阿拉伯。这项发明应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解析】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
【答案】 A
2.(2016·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蔡伦
B.祖冲之
C.毕昇
D.李时珍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蔡伦改进了我国的造纸术,A项不符合题意;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与活字印刷术无关,排除B项;李时珍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D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故选C项。
【答案】 C
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种位值制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这种位值制是(  )
A.二进位值制
B.五进位值制
C.八进位值制
D.十进位值制
【解析】 马克思称赞中国发明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答案】 D
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应该查阅的资料是(  )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授时历》
【解析】 题干要求是“宋元时期”,A项是明朝,B项是明代,C项是北魏,D项是元代。【答案】 D
5.北朝时期,总结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经验,并且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是(  )
A.《授时历》
B.《齐民要术》C.《农书》
D.《农政全书》
【解析】 《授时历》是历法方面的著作,排除A项;《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编写的,主要记录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B项符合题意;《农书》是元朝王祯编写的,《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编写的,排除C、D两项。
【答案】 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朝代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理论类
4
9
16
30
实验类
12
10
3
1
技术类
84
81
81
69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表格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可以得出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成果减少;明清时期科技理论成果比重上升。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可以得出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意思;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以及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基本史实,可以得出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等。
【答案】 (1)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成果减少;明清时期科技理论成果比重上升。
(2)特质: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意思。
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第5课 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时期的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材整理1 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古代诗歌,相传为孔子编定,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3)特点
①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②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4)影响: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楚辞
(1)特征
①句子长短相结合,形式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闪烁着奇异的浪漫色彩,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
(2)代表人物:屈原。
(3)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3.汉赋
(1)含义:在楚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文体。
(2)特点:辞藻华丽,讲究对仗。
(3)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和张衡。
(4)代表作
①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②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①唐代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隆。
②科举制刺激了诗歌的创作。
(2)杰出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称号
特点
李白
《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仙”
气势磅礴,激昂豪放,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
“三吏”“三别”
“诗圣”
反映现实,思想深刻
白居易
《卖炭翁》
针砭时弊,通俗易懂
教材整理2 宋词和元曲
1.宋词(1)词的概念:唐朝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可以配乐歌唱。
(2)繁荣的原因: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发展。
(3)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
①豪放派:北宋的苏轼,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婉约派:南宋的李清照,代表作《声声慢》。
2.元曲
(1)地位:是元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包括散曲和剧曲(杂剧)两大部分。
(2)代表作家及作品
代表作家
代表作
特点
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多描写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多写天涯沦落者的彷徨苦闷
贯云石
《清江引》
多描写宦途的风险
教材整理3 明清小

1.《三国演义》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成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2.《水浒传》
(1)元末明初施耐庵所作。
(2)以北宋末年宋江农民起义为题材,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农民的叛逆和斗争精神。
3.《西游记》
成书于明朝中期,作者吴承恩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虚幻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蕴涵着人生哲理。
4.《红楼梦》
(1)《红楼梦》是清朝伟大小说家曹雪芹写的长篇小说。
(2)主要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3)评价:《红楼梦》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一部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
5.清朝时期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和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也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怎样?
【提示】 从《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发展趋势。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2.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促使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社会的变迁对唐诗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宋词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元曲可雅可俗,生动活泼。从《诗经》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有着悠久光辉的历史。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探究点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




史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史料出自屈原《离骚》,注意史料一中“兮”字和句式变化。
史料二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宇,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
史料出自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意中心句“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从而体会赋的表现手法。
史料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抓住“大江”“千古”“豪杰”等词理解苏轼词的风格;注意“花”“梳头”“泪”“愁”等意象,感受多愁善感的特点。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楚辞的特点。
【提示】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汉赋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社会现实:汉朝政治统一,经济恢复发展。
3.根据史料三,分析两首词风格的不同。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不同风格:苏轼的词是豪放派风格,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风格。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史论拓展】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1)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特点
①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②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③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④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合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
⑤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
⑥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逐渐平民化等特征。
 (2015·重庆高考)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解题模板】
抓关键
从题干中“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等关键信息来判断诗的作者
排易误
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白居易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验结论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史实的真实反映,写出了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诗史”的特点
【答案】 C
1.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有一部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西周时期社会环境、世态人情。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  )
A.《老子》
B.《孟子》
C.《诗经》
D.《离骚》
【解析】 《老子》和《孟子》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主题无关,故排除A、B两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多方位反映了西周社会状况,故C项正确;《离骚》为楚辞,描述战国时期楚国相关内容,故排除D项。
【答案】 C
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解析】 楚辞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句式灵活,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故选A项。
【答案】 A
3.唐代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作者的诗风“壮浪纵恣”“一泻千里”“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这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符合该条件的是唐朝诗人李白。
【答案】 A
4.(2016·云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而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的作品。该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贵族家庭由盛而衰”。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的盛衰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答案】 C
5.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楚辞与汉赋
B.汉赋与唐诗
C.唐诗与宋词
D.宋词与明清小说
【解析】 宋词与明清小说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
【答案】 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硕鼠》
材料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屈原《离骚》
材料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请回答:
(1)请把材料所反映的诗歌按不同的风格归类,并说明各自的风格特点。
(2)材料二、四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四反映的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及其风格的掌握。第(1)问要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两种文学的风格特征。第(2)问中屈原与杜甫不属于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二者都对所处的时代寄予深深的忧虑,对劳苦百姓寄予深深的同情。第(3)问要注意从基础史实中概括其文学流派的阶段特征。
【答案】 (1)材料一、四: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现实社会为题材,深沉、悲壮、凝重。材料二、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夸张、想象丰富、个性张扬等。
(2)相同:忧国忧民的情怀。原因:屈原、杜甫所处时代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都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材料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奠基时期。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第6课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
学习目标: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重点:京剧等中国古代戏剧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国传统戏剧的艺术性和现实性。2.难点:影响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发展的因素。
教材整理1 从参军戏到元杂剧
1.原始歌舞
(1)产生:原始社会。
(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艺人,称为优伶。
2.参军戏
(1)产生时间:唐朝。
(2)特点: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3.元杂剧
(1)形成:宋金时期形成,是一种专为表演故事而服务的演出形式。
(2)特点: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严格体制和独特艺术风格。
(3)代表人物
作家
作品
评价“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郑光祖
《倩女离魂》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墙头马上》
王实甫
《西厢记》
教材整理2 “近代百戏之祖”——昆曲
1.兴起
(1)元朝末年,在江浙一带兴起了南戏。到明代发展为传奇。
(2)明中期,逐步形成地域色彩不同的各种声腔。其中,以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影响最大。
(3)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加以改革,形成新昆腔。
(4)传奇作家梁辰鱼利用改革后的新昆腔创作《浣纱记》,演出大获成功。
2.产生
清初,昆曲的名称正式产生。3.鼎盛
(1)时间: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
(2)代表作家及作品: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朱素臣的《十五贯》。
4.地位
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教材整理3 “国粹”京剧1.逐步形成
(1)乾隆年间:昆曲衰落,地方戏曲发展。
(2)乾隆末年:南方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二黄调风靡一时。
(3)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局面。后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2.走向成熟
清末,京剧走向成熟,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
3.表演特色
(1)继承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以唱、念、做、打为艺术手段。
(3)音乐以二黄和西皮为主,使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4)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5)多采取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4.影响
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中国古曲戏剧绚丽多彩,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2.从唐朝的参军戏到元杂剧、明传奇,再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千百年来在中国舞台上呈现出百花争艳、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
探究点 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




史料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史料分为三个层次: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代、唐代,指出了戏曲与歌舞的渊源关系。
史料二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抓关键信息“商贾云集”“每日演剧”,反映了戏曲发展与商业繁荣密切相关。
史料三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注意“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反映了戏曲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戏曲表演为什么具有强烈的舞蹈美感?发达的古代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中国的戏曲表演从艺术渊源来说,与舞蹈有紧密的文化联系。发达的古代宫廷乐舞和民间舞蹈,在戏曲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根据史料二,说明戏曲为什么能够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占据主流地位?
【提示】 戏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市民经济的发展;统治者个人喜好。3.根据史料二和史料三,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提示】 史料二反映戏曲具有娱乐功能,史料三反映戏曲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史论拓展】
影响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发展的因素
要点提纲
名师讲解
政治宗教因素
(1)原始社会戏曲的起源——傩,就带有巫术色彩。(2)政治黑暗成为元杂剧创作的素材。(3)京剧形成的关键是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祝寿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经济因素
宋代南戏和明清昆曲的产生和流行,都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扩大,对精神文化需求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因素
(1)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上层、中下层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典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逐步发展成熟。(2)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元杂剧也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3)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解题模板】
抓关键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其中“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人物都有固定的表现形式
排易误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A、C、D三项
验结论
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和谐统一,B项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正确
【答案】 B
1.中国古典戏剧绚丽多彩,下列选项反映了我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历程,其中在唐代产生的是(  )A.参军戏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解析】 依据所学基础史实知识可判断答案为A项。
【答案】 A
2.宋元时期,话本、杂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求(  )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解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队伍不断壮大;话本、杂剧适应了市民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
【答案】 B
3.中国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元杂剧推动我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下列有关元杂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杂剧一般有“参军”“苍鹘”两个角色
B.关汉卿、马致远、汤显祖、王实甫合称“元曲四大家”
C.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
D.元杂剧作家以关汉卿成就最高
【解析】 A项指唐代的“参军戏”,B项中汤显祖和王实甫都不是“元曲四大家”,C项中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的应是昆曲。
【答案】 D
4.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历史风尘,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活力,下列戏曲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①杂剧 ②昆曲 ③传奇 ④参军戏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解析】 杂剧宋金时期产生,昆曲清初产生,传奇明代产生,参军戏唐代产生,按时间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①③②。
【答案】 C5.(2016·江苏新丰中学高二期末)“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  )
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
【解析】 从材料
“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中“丑角”这一关键词中可以推知,这种艺术形式是京剧,京剧的人物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时多采取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选C项。
【答案】 C
6.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反映京剧角色行当划分的相关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生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旦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等分支;净俗称花脸,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以表现其粗犷豪迈或阴险毒辣等不同性格;丑一般在鼻梁、两眼之间画一块白粉,属喜剧角色。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二判断,材料一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京剧中的什么行当?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京剧艺术的主要特点。
(3)当今时代,京剧的发展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解析】 第(1)问可采用材料一与材料二相互印证的方式进行判断。第(2)问需要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音乐特色、角色划分等角度进行归纳。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从社会环境、京剧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1)图一:是生,图二:是净,图三:是丑,图四:是旦。
(2)以板腔体音乐为主;角色行当的划分极为严格。
(3)国家大力保护和倡导;注意吸收传统京剧艺术的精华;注意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