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03 11:08:55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情境导入
陈道明主演的电影《我的1919》描写了
20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
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
种经历。顾维钧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巴
黎和会上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
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
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地
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在他的雄辩面前,日本代表完全
处于劣势。各国首脑纷纷向他表示祝贺,顾维钧在国内外
一举成名。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巴黎和会是一场什么性质的会议?
2.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有何特点?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课程标准
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力量对比
(1)“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 化,欧洲普遍衰落,美国力量壮大。
(2)摧毁四大帝国:沙皇俄国、_________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德意志(3)削弱三大帝国:_____、法、意。
2.战后大国的争霸计划
(1)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
(2)英国:维持传统“_________”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3)法国:力图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恢复在____________的霸权地位。
(4)意大利:企图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部分土地,称霸地中海区域。
(5)日本:攫取德国原来在中国_____的全部权益;分享战前德属太平洋岛屿,巩固其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大陆均势欧洲大陆山东英二、巴黎和会
1.召开: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开会,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________ “三巨头”操纵了会议。
2.性质: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1)战争责任问题:_______承担发动战争的罪责。
(2)德国的疆界问题:____________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地带为不设防地区。威尔逊德国阿尔萨斯(3)殖民地问题:剥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
(4)军事问题:德国不得实行普遍___________制,不得拥有重型武器,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5)赔款问题: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由专门赔偿委员会确定赔款数额和赔偿方式。
4.影响: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并最终为希特勒等法西斯分子所利用。义务兵役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背景:“一战”后期,饱经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平的途径。
2.建立: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_________。
3.性质: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________组织。
4.主要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5.主要机构:国际联盟大会、行政院、秘书厅,其中行政院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日内瓦政治6.美国与国联:美国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但由于国联的成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也未实现美国对战后世界的领导,加上美国国内____________势力的反对,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特别提醒 国联从一成立就被英法所控制,而美国却是为他人做嫁衣,这表明美国虽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在政治上,美国还不具备控制欧洲、主宰世界的能力。它同时还说明欧洲国家对美国充满着敌意,不愿意放弃对世界的领导权。
孤立主义四、华盛顿会议
1.背景:巴黎和会后,协约国各国在远东和________地区的矛盾日益激化。
2.召开:______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主要议题包括限制军备问题和处理有关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问题。
3.主要内容
(1)签订四国条约:拆散______同盟。
(2)签订《五国条约》:规定英、______、日、法、意主力舰的比例为5∶5∶3∶1.75∶1.75。
太平洋1921英日美(3)签订《九国公约》:主要确立了美国主张的“____________”、“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
(4)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中日两国在会外签订,规定日本将_________德国原租借地归还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4.评价
(1)华盛顿会议是继巴黎和会之后的另一次重要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它们在这一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门户开放胶州湾(2)_____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_______独霸中国的野心受到压制,而中国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
(3)华盛顿会议确立起来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特别提醒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巨大的矛盾,其中既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也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石是不稳固的,它只是暂时的安排。正如列宁所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又如法国福煦将军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美日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1.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新的统治秩序,这个体系的实质就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1)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定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2.影响
(1)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治格局,但美国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
(2)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在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列强激烈的争夺之后暂时妥协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从而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1.国际联盟是一战的产物,是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2.国际联盟是第一个政治性的世界组织。从本质来讲,国际联盟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它具有两大任务: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二是关注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3.国联倡导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民主化和一体化趋势,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4.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所作为,但成效不大,没有阻止或延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5.国联在促进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社会、经济和人道等问题方面,成效显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巴黎和会后亚太局势:美、英、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激烈,日美矛盾最为突出,中国则是它们争夺的关键。
材料2:
华盛顿会议会场材料3:《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
请回答:
(1)材料1中,“日美矛盾最为突出”这种局面是怎样出现的?为抑制日本在亚太的势力,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首先采取了什么举措?
(2)简要叙述材料1、2、3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英国海军地位的变化,指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要结合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意史实及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对美国利益的冲击分析。第(2)问从国家利益冲突角度分析美国召开会议的目的,从而得出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第(3)问要从经济基础是决定因素去分析总结。[答案] (1)出现: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太多利益,便把注意力集中于亚太地区,而日本已在一战期间扩张了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并且还要继续扩大,造成美日矛盾尖锐。举措:签订《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称霸亚太地区的一大障碍。
(2)面对亚太地区的重重矛盾,美国为得到更多的利益,称霸亚太地区,首倡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便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而《五国条约》即为解决此议题而签订的。
(3)变化:英国失去了世界第一海军大国的地位。
原因:一战沉重打击了英国,经济地位下降,而美国经济实力大大超过了英国,使得美国足以能与英国抗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 1921 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材料2:下面是巴黎和会上三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及德国的态度: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 你占的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儿吧。
[综合探究]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1的漫画中五头怪兽和猎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这幅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2)材料2中的前四句话依次反映哪四个国家的态度? 第五句话很可能发生在哪几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 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
[思路引领] 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和会的背景及实质。第(1)问需要从巴黎和会的实质上进行思考,巴黎和会是一场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据此判断漫画的寓意。第(2)问注意仔细辨别每句话的话外之音,然后结合主要战胜国的特点加以分析。[尝试答题] (1)五头怪兽指的是操纵巴黎和会的英、法、 美、意、日五巨头,猎物指的是“一战”的战败国——德国。表达了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强烈愤慨。
(2)前四句话依次反映美、英、法、德的态度。美、英、法三国代表之间的交谈中(回答美英之间、英法之间、美法之间亦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课件23张PPT。二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情境导入
《洛迦诺公约》是1925年10月16日
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
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通
过的最后议定书和六个附件的总称。
协议在该年10月5日至10月16日签署,并在12月1日于伦敦获
得确认。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
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
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这一公约对德国的重新崛起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标准
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一、欧洲安全与《洛加诺公约》
1.背景
(1)法国为确保自身安全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2)德国在________危机后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
(3)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主张促成法德和解鲁尔2.《洛迦诺公约》
(1)签订:______年,德、比、法、英、意、波、捷七国代表在洛迦诺会议上签订。
(2)内容
①德法、德比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
②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③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1925(3)影响
①改善了德国同法国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稳定______局势。
②德国成为最大受益者,为德国重新成为____________铺平了道路。
③《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暂时妥协的产物,不可能持久地维持欧洲的和平。
特别提醒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欧洲各国互相妥协的结果,英国和德国是这个公约的受益者。这个公约并没有彻底化解欧洲主要国家的矛盾,反而增加了新的矛盾,因此它并不能保证和平。欧洲政治大国二、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
1.各国在军备问题上的态度
(1)法国:为了保持自己庞大的陆军优势,加强在__________的霸权地位,在华盛顿会议上坚决反对讨论陆军问题。
(2)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__________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
(3)美国:对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抵制态度,并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以削弱法国陆军和英国海军的实力,力图加强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4)德、意、日:三国力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欧洲大陆扶德抑法2.裁军问题进展
(1)1920年:______组织非政府间的裁军临时委员会。
(2)1925年:国联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3)1927年:英、美、日三国在日内瓦召开新的裁减____________的会议,但没有达成一项协议。国联海军军备三、《非战公约》
1.背景:洛迦诺会议之后,法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
2.签订:1928年8月,美、英、法、德、意、日等十五国在巴黎签署《____________》。
3.内容
(1)各缔约国“斥责用______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及起因如何,只能用______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
(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公约并没有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非战公约战争和平4.评价
(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_____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2)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___________,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作了准备。
(3)《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包含有以_____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蓄意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美保留条件和平特别提醒 和20世纪20年代召开的一系列裁军会议一样, 《非战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相应义务。因此,《非战公约》对缔约国并无强制约束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它的签订在舆论上具有正面的导向意义,因此是历史的进步。《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大国的影响《洛迦诺公约》是在欧洲局势特别是德法关系趋于稳定后,主要欧洲国家签署的确保欧洲安全的文件,虽然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对欧洲各国都有重要影响。
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达到了在欧洲搞势力均衡的外交目的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洛迦诺公约》不能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同战败国间的根本矛盾。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妥协必将被新的争夺所代替。
正确评价《非战公约》1.进步性
(1)《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2)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3)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
(4)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2.局限性
(1)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2)它曾提出“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3)公约的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7年6月20日,法国外长白里安正式照会美国驻法大使,提议美法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彼此不向对方开战。
材料2:……相信坦白地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藉使现在各国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可以永垂久远。
深信各国彼此间的关系的一切改变只能通过和平方法并且作为和平及有秩序调查的结果实现,此后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作为手段来谋求增进其国家的利益,不得享受本条约给予的惠益。希望世界一切其他各国从它们的榜样得到鼓励,共同参加此种基于人道的努力,于本条约生效时立即加入,将各国人民纳入本条约的仁慈条款以内,由是联合世界文明各国共同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非战公约》(引言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的用意。
(2)材料2表达了怎样的意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签订的?
(3)应如何认识《非战公约》确立原则的积极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法国用意体现在加强自身地位,抗衡英德;第(2)问意愿从材料中总结即可,背景应从人们对战争的恐惧,避免战争努力效果不明显和德国地位提高角度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威望与地位,以便与英德抗衡。
(2)意愿:渴望和平,避免战争。背景:一战带来的严重破坏和灾难引起人民对战争的恐惧;欧洲各国力避战争的努力效果不明显;德国在《洛迦诺公约》中地位的提高带来新的威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 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观察下列图片:国际联盟开幕大会   洛迦诺会议签约现场《非战公约》签约仪式[综合探究] (1)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思路引领]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第(1)问需要从图片所代表的三个事件的共同特点来分析,这三个事件都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也就是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第(2)问考查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需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尝试答题] (1)图片反映了在战争的打击和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等因素推动下,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矛盾。
(2)评价:一方面一系列国际和平会议的召开,反映了各国趋向采用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并对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并不能彻底解决大国之间的矛盾,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大打折扣。课件6张PPT。专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背景一战结束列强处理战后遗留问题亚太地区列强矛盾尖锐、军备竞赛激烈内容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关系,共同策划反苏处理战胜国之间关系,共同支配中国影响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非洲的新秩序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目的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性质分赃会议过程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矛盾和斗争内容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结果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1.基本特点: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
2.原因
(1)从总体上说,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奠定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2)尽管各国对该体系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和平体系的基础上作某些调整,使之有利于本国。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
特点及原因和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3)意、日虽有不满,但尚无实力对它调整。
(4)德虽对此不满,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5)一战后,民心向往和平,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
3.相对稳定时期国际关系主要矛盾的表现
(1)围绕“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在欧洲范围内,英法争夺欧洲霸权是主要矛盾。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基本上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